向“慢作为”说“拜拜”

03.09.2014  20:20

  近日,省审计厅印发了《甘肃省审计厅开展不作为慢作为问题专项整治活动工作方案》,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大整治活动在全厅如火如荼地展开,党员干部“不作为”、“慢作为”的现象成为监督治理的重点,由此,党员干部中长期存在而有长期被忽视的一种行为--“慢作为”被日益重视提上案头并整治问症。

  “慢作为”在日常工作中主要表现为:办事拖拉,效率低下。有人对“慢作为”解释为习惯于按部就班,不论问题的难易缓急,都要考虑考虑研究研究,结果使一些当天可以处理的事宜不能迅速处理,或者对固定的工作任务能一天完成的,非拖上两三天甚至更长时间来完成。有的为了推卸责任,故意放慢办事节奏,一拖再拖。有的觉得不是自己份内的工作,领导安排下来或一口回绝或找各种理由推脱,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种行为比较隐蔽,难以被察觉,即使被发现了,也难以定罪,顶多被掩饰为“慢性子”了事。你要催他快办速办,他会委屈诉苦各种理由一大堆,甚至撂担子怠工,弄得领导无计可施。当然,工作中,真正的“不作为”、“慢作为”或者“乱作为”只是少数现象,但办事推托、效率低下却成为了不少部门和个人的通病。究其原因,不外乎是一些党员干部服务意识、责任意识不强,存在慵、懒、散、慢、浮等不良意识所致。体现在工作中,就是有制度不遵,有规定不循,个人意识严重,作风拖沓,工作不主动、不积极、不作为。“慢作为”已经成了一些部门和个人的顽症,“慢作为”和“不作为”、“乱作为”在本质上并没什么不同,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慢作为”的实质就是一种慢性病,不被人们重视,但比“不作为”、“乱作为”更可怕。不少党员干部遇事能推就推,能拖就拖,只要不是主要领导交办的,不管事有多急,一概是只打官腔应酬,不尽快解决实际问题。这是因为公仆意识淡薄,责任意识不强。

  “慢作为”这种看似不重要的一些细节上的行为,它可能会危及到我们政府机关的勃勃生机,使政府机关在“慢作为”中失去效能,失去民众的信赖。

  有句话说,细节决定成败。一些工作中细枝末节的“慢作为”,形成习惯同样会导致政府机关信誉度下跌,形象受损。中国道家创始人老子有句名言:“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意思是作大事必须从小事开始,作难事必定从容易的作起。把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伟大来自于平凡,往往一个人每天需要做的事,就是每天重复着所谓平凡的小事。一个人有了再宏伟、英明的战略,没有严格、认真的细节执行,再英明的决策,也是难以成为现实。“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所以,大礼不辞小让,细节决定成败。细节是一种精神,一种用专业去敬业的精神。

  当前,我厅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效能风暴活动等都是在采取相应措施来整治“慢作为”。作为党员干部,必须从自身作起,在工作中生活中,根除“慢作为”。而彻底根除这种行为,必须双管齐下:一是要根除思想上懈怠情绪,充分调动干事创业的激情和热情。二是要针对具体工作细节,制定具体的计划和完成标准,实施限时办结。所以,注重细节是一种态度,一种在工作中有责任心和积极性的态度。有人说:“态度决定一切。一个工作很认真的人一定是非常注重细节的人,因此,一个不注重细节的人,一定是一个专业不合格,敬业精神不足的人。每个人不可能将所承担的工作做得尽善尽美,但却可以坚持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兢兢业业完成本职工作。

  “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论做人、做事都应当踏踏实实,从实际出发,从大处着眼,从小事做起,拒绝浮躁。提倡对事多一点理性理智、少一点困惑任性,对人与人之间多一点理解支持、少一点议论责备,对己多一点自省自警、少一点妄自尊大,坚持讲政治比执行、讲大局比品行、讲奉献比创先、讲创新比理念、讲实干比效果、讲廉洁比作风,坚决改正效率不高,各自为政、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崇尚空谈、办事拖沓,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形式主义、作风漂浮,贪图享乐等作风。同时,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增强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在工作中,要说干就干、马上就办,不断自我加压,不怕累不怕苦,在岗位上兢兢业业,实现自我,让时代因细节而精彩。

  “不作为”、“乱作为”要不得,“慢作为”我们同样要和它说“拜拜”。

  

供稿:科培中心 蒋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