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南开放,借势扬帆快行船

14.04.2015  11:17

      编者按:陇南是古老的,触摸千年的印记,“白马人的图腾在燃烧,六出祁山旌旗在飘摇”,她醇厚得像一缸老酒;陇南又是如此的年轻,建市只有短短十年,“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处处生机勃发。

      十年来,陇南人从来没有片刻停留。两年前,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胸怀发展大局,顺应时代要求,结合陇南发展实际提出“433”发展战略。紧紧围绕这一发展“航标”,陇南处处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局面。

      今日起,本报推出“以‘四个全面’为引领 深度落实‘433’发展战略”专栏,系列报道全市各行各业在“433”发展战略落实中的新措施、新成效,敬请关注。

      加快建设甘肃向南开放的桥头堡,是陇南潜力与希望所在,魅力无穷,活力无限——

 

向南开放,借势扬帆快行船

 

◎本报记者 杨丽君

 

      顺应时代要求,思想凝聚发展共识。

      立足陇南实际,精神汇聚前进力量。

      近两年来,在“433”发展战略引领下,我市充分依托武罐高速等“黄金通道”,以文化旅游等为突破口,举全市之力奏响向南开放的最强音。

      放眼长远,后劲十足。

      如今的陇南,强力推进向南开放,如同健壮青年,浑身是劲。这是我们所期待的,也正是陇南向世人呈现的。

      胸怀发展大局,决胜千里之外——

      科学定位,凝聚共识,全市上下不断激发内力,借助外力,向南开放的思路越来越清晰

      大地如琴,江水如弦。

      陇南市区白龙江水一路浩荡,最终在四川广元市境内汇聚于嘉陵江。这一路,并不远。

      的确,从区域位置看,陇南地处甘陕川三省接合部,市区到兰州、西安、成都、重庆的直线距离均在400公里左右,东南部县区与陕西汉中,四川广元、阿坝等市州相连。

      作为甘陕川三省的“金三角”,推动向南开放,陇南一直蓄势待发。

      几年来,市委书记孙雪涛跑遍了全市各县区,通过调研,了解市情,向群众学习,向专家问计,他深知这一“金三角”淌金流银的价值所在。

      山水相依、人文相通、产业相近……陇南与川渝地区、陕南地区同处秦巴山区,“三江一水”向南流,经济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追溯历史,陇南自古以来就是中原和西北入蜀的军事要道,也是西南通往西北的茶马古道,还是西北药材、皮毛等特产运往长江流域交换物资的主要通道。

      决胜千里之外,需要运筹帷幄。

      2013年12月16日,市委三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召开。会议第一次系统提出“433”发展战略,指明了今后工作的方向,其中便提到“把陇南建成甘肃向南开放的桥头堡”。

      向南开放,号角由此吹响。

    “向南开放,不仅是陇南全方位开放的战略布局,更是一个战术重点的调整,是在不减弱向其他方向开放力度的基础上,开启一扇新的窗口。”孙雪涛说。

      一年后,在康县阳坝召开研讨会,市四大班子在家领导和市直单位负责人参加。时值五阳公路正式通车,聚焦向南开放,与会人员有了更深的感触。

      “向南开放,入‘渝’得水,利用重庆港做好水运文章,打造兰渝铁路经济带。”市委副书记、市长陈青说。

      会议从地理区位、发展历史、区域发展、全省定位、现有基础等方面再次探讨,得出“加快建设甘肃向南开放的桥头堡,既有现实基础,也是客观选择”的结论。

      把握新布局、推动新发展。

      这次会议还提出向南开放的总要求,即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围绕融入成渝经济区和长江经济带,以路网互通为基础、经济合作为依托、产业开发为抓手、人文交流为纽带,加强与川渝、陕南地区政治、经济、生态、商贸、旅游、文化、信息等各个领域的务实合作,努力建设“金三角”地区开放开发共同体。

        有了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就能披荆斩棘、攻坚克难。多次的探求,让全市上下在思想上得到解放,在力量上得到凝聚,向南开放的思路越来越清晰。

        打造立体交通,破除开放“瓶颈”——

      抢抓机遇,立足实际,交通运输发展框架日益完善,向南开放的路基越铺越宽广

    山连山、山对山、山环山。

      置身陇南,山是绕不开的话题——

      大山,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拦路虎”,也成为向南开放的“瓶颈”。

      历史上所说的“蜀道难”,实质上是指陇南境内道路曲折难行。无论是西狭颂,还是新修白水路记和白龙江沿岸的古栈道都记录和见证了历史上陇南人民打通秦陇南下巴蜀道路的壮举。

      武罐高速没通之前,因为交通条件制约,陇南一直努力接轨北部市场,在向南开放上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

      面对开放“瓶颈”,该如何突破?

      历史却正在悄然改变之中——千年天堑正在因公路、铁路、机场的快速建设变为通途。

      历时5年多的建设,武罐高速建成通车,昔日被困在大山之中的陇南开始显现出她连通西北和西南的交通枢纽地位——

      武都城西的两水镇,是武罐高速公路的起点,往宕昌方向,将建设渭源——武都高速公路;往文县方向,将规划建设武都——九寨沟高速公路;成县——武都高速公路也在这里汇聚通车。在陇南北部,十堰——天水高速公路陇南段今年通车。

      预计“十二五”末,全市高速公路里程将达600公里,境内9县区之间将实现高速联接,对外可快速入川、通陕,北上兰州。

      东江新区,兰渝铁路从这里穿过,陇南火车客运站正在加紧建设,期待着今年年底,火车第一次驶进武都。

      3月20日,两当火车站新增五趟快速列车停靠,两当人也可以早上出发,晚上到成都吃个火锅。

      在成县,陇南成州民用机场试验段工程正式开工建设,2016年建成后将结束陇南没有航空运输业的历史。

      预计到“十二五”末,全市高速公路、铁路、航空三位一体的立体交通格局将初步形成,制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将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同时乡村公路通畅通达工程以每年3000公里的速度在强力推进,外联大市场、内接千家万户的交通运输网络正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