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悔曾加入高校学生社团?什么改变了当初期望?

03.06.2014  11:55

  学生社团是大学校园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如今许多人觉得,有些社团管理混乱,名不副实。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手机腾讯网发起的一项调查显示(16256人参与),53.2%的受访者直言当下高校学生社团有些太多了,54.7%的受访者直言后悔曾经加入高校学生社团。

  调查发现,50.5%的受访者在校时都报过社团。但很多社团成员并未坚持下来,究其原因有“社团活动缺乏吸引力”(47.3%)、“了解后不感兴趣了”(25.1%)、“社团活动受到学校限制”(23.2%)、 “课程多,没有过多时间”(16.1%)、“在社团得不到锻炼机会”(11.1%)等。

  现在就读于安徽农业大学的大一新生范一凡,不到一年时间,刚入学时参加的3个社团,已经退出两个。“刚入学对社团的期望值太高了,后来接触之后,和想象之中的并不一样,感觉参加这些活动还没有自己看书、自己学习带来的收获多。

  “一般社团只要二三十元社费就可以加入,加入2~3个是很正常的事,等学业压力以及其他工作一多,精力不够,就会退社。”厦门大学社团联合会主席何令蔚告诉记者,很多人加入社团是急于拓展社交圈子,但沉淀一段时间后,一直互动的也就那么几个。

  调查进一步显示,对于46.1%的受访者来说,校园社团活动对在充实自己上并无帮助。而且在他们看来,“社团干部官僚化”(59.3%)、“社团活动数量少、质量低”(34.1%)、“活动经费匮乏”(14.3%)、“管理层水平有限”(13.4%)、“学校限制太多”(10.8%)和“社会不重视校园社团”(10.7%)等一系列问题日渐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