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陇倾听】名医王道坤:妙术济苍生 竭诚育英才
从医58年来,他治愈的病患不计其数
他是病人眼里德医双馨的“救命恩人”
他是学生眼里知识渊博的“良师益友”
他也是热心公益的“大众专家”
《小陇倾听》访谈▼
王道坤 (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普内科主任医师、甘肃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导师、甘肃省名中医)
问:您是什么时候开始学习中医?什么机缘让您学医?
答:我是1961年开始考入北京中医学院(现在的北京中医药大学)开始学医,到现在是58年。
当初学医的主要原因是我的家人,我的母亲、姐姐,还有一些亲朋好友因为病后没有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造成早逝。当时我非常痛苦,所以决定要去学医,掌握医学知识,尽可能的挽救这样的患者,让他们幸福的生活下去。
问:从业这么多年,您有哪些印象深刻的救治经历或者病人?
答:1974年,金塔县地区发生流脑,当时在公社卫生院来了一个叫李毅的人,发着高烧昏迷不醒,被拖拉机拉来之后,没有病房,我们就把戏台当作病房,经过三天三夜的抢救,这位患者清醒了。2017年,我去金塔县时遇到他,他已经86岁高龄,身体非常硬朗,看到我以后,握着我的双手含泪说:“是您把我救活的。”我觉得做医生是非常有意义的。
问:听说2005年您拿出自己的10万元积蓄设立“王道坤英才奖学金”,您的初衷是什么?
答:当时我是看到我们的老院长用自己的积蓄设立奖学金,受他的影响,我就用自己的积蓄设立了 “王道坤英才奖学金”,这些资金是为了奖励成绩各方面都特别优秀的学生,不是困难救济金,目的是鼓励学生们能够认真学习中医理论和基本技能,将来出去为社会服务,为母校争光。
问:您觉得目前中医发展现状如何?存在哪些困境?
答:中国医药学发展到现在应该说是形势最好的时期之一。近两年,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发展,陆续出台了多项配套政策,大大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助推健康中国建设效应凸显。而随着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未来中医药产业也将迎来更为巨大的市场空间。
问:甘肃中药村产业跟种植面积居全国首位,如何让甘肃的中药材更好地走出去?
答:甘肃一直是中药材种植资源大省,但是在全国打响的龙头产品或者新产品并不多,所以还需要政府和各级领导以及中医药人才共同努力,让我们的产品走向全国。前些年产的大量的当归,党参、黄芪、甘草、都是以“大麻袋”的形式销往到其他省市和国外。直到近几年我们省上不断采取措施,积极创新,比如在中医药大学或者医院,推进中医药科研,制定方针政策,发动群众创建龙头产品,我想甘肃的中药材走出去是指日可待的。
问:对于“健康扶贫”,从中医药角度您有什么想法?
答:中医药的市场很大,不仅是中国人民要用它,世界人民也在用中药,所以从发展前途来看非常好。如果把种植中药材和开发新产品紧密的结合起来,再投入高科技,将产品升级换代,这样可以借助种植中药材走上脱贫致富之路。从前几年的市场看,中药材销量很好,一些药材种植户家庭的经济条件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很多都已经过上了小康生活。
问:您在这个行业这么多年,如何理解“择一业而终一生”?
答:我经常跟我的学生讲“诚信又勤快,成才是真金,不能成大器,贪婪是祸根,目标要选定,心态更要紧”。这里边有一个“目标要选定”,就是说如果说你学中医,就下定决心在这个行当里奋斗一生做出成绩,为他人服务也好,为自己也好,对后人也好。如果蜻蜓点水、急于求成,心情浮躁,那不会有成果。
问: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您想对祖国说些什么?
答:经过这70年的发展,祖国越来越好,越来越强大,人民越来越团结。我希望中医药事业在党的领导下发展越来越好,不仅为全中国人民做好服务,也要让中医药走向全世界,为全人类的健康做出贡献。
本期【小陇倾听】:
记者 靳佩佩 彭晓姣 实习生 伊尼提扎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