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中,我们同在同行 赣州市抗击特大暴雨灾害纪实
题记
特大洪水突如其来,部分地区洪水甚至三百年一遇,12个县(市)110个乡(镇)89.28万人遭遇洪灾,赣南危情四伏,赣南协力克“难”!
风雨中,我们同在同行
——赣州市抗击特大暴雨灾害纪实
□记者刘润发 杨晓安 吴迪
5月21日,救援人员在于都县车溪乡洪灾区域转移一名受困老人。记者郭芷汇 摄
遭遇重灾
暴雨、暴雨、暴雨,暴雨瓢泼、倾盆而下。
从5月18日起,赣州普降大到暴雨,局部特大暴雨,至21日12时,赣州市平均降雨量126.8毫米,其中平均降雨居前三位的石城县达302.1毫米,兴国县241.0毫米,宁都县208.1毫米。暴雨中心区24小时降雨量最大点瑞金市瑞林镇木子排高达388毫米。经水文部门专家论证,瑞金市木子排、宁都县里迳村、石城县大由三站,最大24小时雨量为三百年一遇;暴雨中心区琴江流域宁都固村河段洪水达三百年一遇。
暴雨袭击,绵水告急、琴江告急、梅江告急、潋江告急、贡江告急……兴国、石城、宁都、于都……洪水肆虐,所到之处一片汪洋。受灾严重乡镇交通受阻、电力中断、房屋倒塌、农田被淹、群众被困,一时危情四伏。
截至21日12时,兴国、石城、瑞金、宁都、于都等12个县(市)110个乡镇受灾,受灾人口89.28万人。紧急转移人口11万人,倒塌房屋1829户4477间,严重损房2292户4767间,一般损坏房屋3517户5766间。洪灾造成农作物受灾面积2.81万公顷,其中绝收面积6536公顷,道路损毁1925公里……此次灾害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12亿元。
“一定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风雨飘摇中,赣南听到了最温暖的声音,心间顿觉云清天霁。
省委书记强卫情牵灾区,5月20日19时,他亲自打电话询问赣州抗洪救灾情况,电话中,强卫千叮万咛,要在转移群众中确保干群人身安全;要想尽办法找到失踪人员;对被洪水浸泡过的房屋,要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要细化措施,科学调度,妥善做好抗洪救灾各项工作。
省长鹿心社心系灾民,他在相关信息专报上批示:要全力搜救失联人员,妥善安置好被转移和受灾群众;若有任何困难和需要,省政府将全力支持;妥善安排好受灾群众生活,尽快恢复电力、通讯、交通……
省委副书记、常务副省长莫建成,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周泽民,副省长李炳军、郑为文也分别打来电话,询问、关心、指导赣州抗洪救灾工作。
与时间赛跑,与洪魔抗争。赣州市在第一时间启动了防汛四级应急响应;市四套班子领导马不停蹄,迅疾赶往灾区一线指导防汛救灾;全市各地各有关部门按照相关要求严格履行职责,全力投身防汛抗洪工作。连日来,坐落在中心城区章江南岸的市防汛指挥部,灯火通明,指挥部成员通宵达旦坚守工作岗位,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积极投身防汛抗洪第一线。气象、水文、矿管、安监、水利等单位负责人和专家加密会商,加密预警,提前研判防汛态势,及时通过报纸、广播、电视、手机短信、微信等媒体,发布气象和地质灾害风险预警信息1000万条次。全市各级应急部门日夜值班,加强应急调度。各县(市、区)实行“县领导包乡、乡领导包村、村干部包组”的应急机制,将基层防御责任层层分解到村、到组,落实到户、到人。从18日开始,副市长、市防汛指挥部总指挥刘建平连续四昼夜坐镇市防汛指挥部,指挥调度全市抗洪抢险救灾工作。
哪里有灾情,哪里就有救援人员。“我来了”、“跟我走”、“别害怕”,一句句安慰,抚平了被洪水搅乱的心绪,平平常常的一句招呼,此时成为最暖人的话语。
市领导来了,受灾地的各级党员干部来了,驻点的“三送”干部来了,解放军来了,武警官兵、公安民警来了,大批自愿加入抗洪抢险的普通群众也来了。全市上下联动、争分夺秒、连续作战,在洪峰浪尖上搭起生命的桥梁。赣州军分区和各地人武部前后出动冲锋舟110艘次,车辆36台次,人员6521人次,参加抢险救灾行动,共救出涉险人员46人,解救被困人员1105人,转移安置受灾群众25436人,转运物资52吨。市财政局会同市民政局紧急下拨2000万元的救灾资金,石城、宁都、于都、兴国、瑞金等县(市)也紧急下拨救灾资金。市民政局及时派出多个工作组赶赴受灾镇村,为受灾群众发放大米、食用油、棉被、矿泉水、方便面等救灾物资,并对倒房户和困难户发放金额不等的救助资金,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不挨饿、不受冻。供电部门陆续派出120支队伍、4290人次参与抢修线路 ……救援工作在洪水肆虐的土地上有条不紊地展开。
洪水过处,险象环生。在灾情最严重的几个县(市),我们目睹了洪水肆虐,也见证了温情四溢。
于都无“虞”
如脱缰之马,梅江、琴江洪水一路狂野,汇入贡江、直奔于都。加上本身受强降雨影响,于都县江河水位暴涨,8个乡(镇)不同程度受灾。
于都情急!
在灾情尤为严重的车溪乡坝脑村,河堤出现了决口,河水漫过堤坝,倒灌良田,民房被淹,洪水瞬间漫过地势较低的圩镇街道,坝脑村、车胜村顿时一片汪洋,数百群众被困。
灾难面前,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高于一切。
冒着大雨,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赣州市委书记史文清第一时间赶到了车溪乡受灾一线,指挥抗洪救灾。他踩着泥泞小路,涉水来到决堤口附近察看险情。
洪水滚滚、浊浪滔滔。站在江边,史文清详细询问水位、洪水流量等情况。得知超警戒水位的洪峰即将来临,史文清忧心忡忡、神色凝重。
“要尽快摸清情况,挨家挨户做好排查工作,争分夺秒将被困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确保他们有饭吃、有地方住、有干净水喝。”史文清交代当地干部。
车溪乡政府门口,洪水及膝,许多已经上岸的居民在警戒线外踮着脚向车胜村张望。
史文清沿着被淹的道路深一脚浅一脚向前走,不时停下脚步,询问被救群众家里有没有人受伤,有没有地方住。“放心吧,你们家里遭灾,亲人受苦,党和政府一定会帮助大家解决困难。”他温言宽慰被救群众。
一艘又一艘冲锋舟载着老人和小孩安全靠岸,预备役、武警、公安民警、志愿者等组成的救援队,或背或抱或搀扶,把他们安全护送上岸,截至5月20日17时,当地已救出群众230余人。
看到救援人员背着老人,史文清停下来主动让道。一位被救的老人感慨地说,多亏了土坯房改造政策,家里的新房子泡了一夜都没事。要是还住在土坯房,不要说房子,恐怕连命都没有了。当地乡干部补充说,正是得益于土坯房改造政策,以及科学应对防汛,积极转移安置,目前村里无一人员伤亡。
得知坝脑村、车胜村27个村民小组1625户人家,被淹23个组,还有110人受困,史文清心急如焚,当即拨通车胜村村委会主任王金元的电话,了解村中受困群众的情况,现场调度解决冲锋舟、夜间照明、急需救灾物资等问题,要求在天黑之前将被困群众全部安全转移。
踩着泥泞、冒着风雨,市委副书记、市长冷新生,市委副书记王林云也分别来到车溪乡坝脑村,指导防汛抗灾工作,看望慰问受灾群众。冷新生进村入户,安抚灾民,耐心劝说不愿转移的群众尽快撤离,勉励受灾群众,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克服眼前困难,早日重建家园。
在这次洪灾中,于都县各乡镇迅速组织起多支应急抢险队伍,党员干部、人民子弟兵合力救援。尽管山洪肆虐,不少村庄、农户,与外界隔绝,成为“孤岛”,但救援得力,数千受困群众被安全转移,无一伤亡。
宁都有“宁”
“低洼处还有数百名群众需要紧急转移!”连日的特大暴雨,让宁都县固村镇陷入一片汪洋之中。19日20时,固村三门滩水库洪峰流量每秒达3956立方米。顷刻之间,固村大桥只剩桥面,固村村、下河村、流坊村等多个村庄被洪水围困,交通中断。
肆虐的洪水将村庄围成“孤岛”。从19日下午开始,当地政府组织救援力量转移群众,仅下河村就有近5000人需要紧急撤离。19日傍晚,几座“孤岛”上仍有数百名群众等待救援,其中多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和小孩。
一方有难,牵动八方人心。与宁都县相邻的瑞金市、石城县也在此次特大暴雨中受灾严重,但得知固村镇发生险情后,立即调集救援人员带着冲锋舟赶到固村镇。赣州军分区、赣州市公安局特警支队派出救援队伍迅疾向宁都进发。
暴雨越下越大,洪水越涌越急。滞留在“孤岛”上的群众惊慌失措,不知如何是好。河岸上,一些群众集聚在一起,焦急地打探消息,朝“孤岛”翘首张望,有人嘴里不停地念叨:“怎么办,怎么办?”他们十分担心亲友的安危。焦虑万分之际,几艘冲锋舟出现在大家的眼前,人群中顿时一阵欢呼。
“5个,10个……”湍急的洪水中,消防官兵驾驶着冲锋舟往来穿梭,越来越多的群众从“孤岛”上被解救出来。
看似平淡无奇,实则险象环生。救援中,突然一个大浪打来,一艘冲锋舟被掀翻,舟上7人全部落水。情急之中,7人全部攀爬到树上,牢牢抱住大树,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脚下是湍急的洪水,树上几条毒蛇吐着信子,大家苦苦支撑。几个小时后,赣州军分区、赣州市公安局特警支队的增援部队赶到,落水的7人全部获救。类似的险情多次发生。
干群齐心协力,经过一昼夜的救援,被洪水围困的“孤岛”化险为夷,群众也被及时转移。
5月20日,刚刚在于都指导救灾工作,史文清马不停蹄赶往宁都,徒步走进固村镇中心小学安置点,察看救灾帐篷和救灾物资准备情况,并来到固村镇供电所,看望抢险人员。电力、电信、移动公司等多家单位立即组建抢险小分队,分赴受灾地,加班加点抢通水毁公路、电力、通信等重要基础设施。
受灾群众积极开展自救,村里大部分房屋依然潮湿不堪,村民忙着清扫淤泥,整理家具设施。固村镇下河村村民邱建生说,还好全家人都住进了新建房,不然命都会没了。
据不完全统计,固村村和下河村倒塌房屋200多间。固村镇纪检书记王小东说,2012年以来,赣南实施了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很多群众住进了砖混结构的楼房。“要是群众还像以前一样住在土坯房里,灾情肯定要严重得多!”
同一天,冷新生、王林云冒雨深入宁都县固村镇、黄石镇抗洪救灾第一线,察看群众转移、受损房屋等情况,现场调度抗洪救灾工作,指导灾后生产自救。
洪水暴涨,下河村杨梅树下小组瞬间变成汪洋中的“孤岛”。冒着夜色、趟着泥水,冷新生来到下河村,详细询问被困群众的转移安置情况,当了解到仍有少部分被困群众没有转移时,冷新生立即现场调度救援工作。
干群齐心,其利断金。洪水慢慢退去,救援仍在进行。暴雨洪灾中,宁都经受住了最严峻的考验。
瑞金祥“瑞”
暴雨不断,河水猛涨,部分山塘水库出现险情,塌方、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频发……瑞金市遭遇有气象历史记录以来最大最强降雨,全市17个乡(镇)不同程度受灾,瑞林、丁陂、大柏地、日东等9个乡(镇)受灾特别严重。在瑞林镇,水位从漫进室内到淹没一层,仅仅用了两个小时,乡村土房基本倒塌,道路中断,停电停水。
抢险救灾,刻不容缓。瑞金迅速启动救灾应急响应,主要领导深入防汛救灾一线调度指挥,市四套班子领导深入挂点乡镇,靠前指挥,广大干部与群众一起积极做好防汛抢险救灾工作,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各级各部门以及驻村“三送”干部各司其职,利用电话、短信、广播、铜锣等多种方式,通知危险区群众,并积极转移安置受灾群众,加大对山塘水库、地质灾害隐患等的巡查密度,全力确保安全度汛。
突如其来的暴雨,牵动着市领导的心。19日中午,全市防汛视频会议刚刚结束,史文清就冒着如泻如注的暴雨,心急火燎地赶往瑞金灾区一线,察看灾情,指导防汛抗灾工作。
大柏地乡,暴涨的洪水淹没319国道部分路段,放眼望去,汪洋一片,分不清哪里是路、哪里是河。一些群众被洪水围困。看着眼前的景象,史文清当即要求乡村干部及时疏通交通,不惜一切代价,安全转移群众。
洪水挟裹着枯枝败叶,涌进大柏地院溪村,一些村民家中洪水已漫过小腿肚。村民陈德均正把杂货铺的货物往二楼搬。冒着大雨、趟着深水,史文清来到他家中察看灾情。“受灾情况如何?”“损失多大?”“目前还有什么困难?”史文清详细地询问,鼓励陈德均一家振作精神、坚定信心、战胜困难。陈德均眼含热泪,感激地说:“有党委和政府的关心帮助,相信我们一定能很快渡过难关。”
黄柏乡上塅村官路小组,是受灾较严重的村庄之一。史文清挨家挨户了解群众转移、受淹农田和受损房屋等情况。村民刘家科房屋进水,危险一步步靠近,可老人依然不愿离开。史文清走上前,耐心劝说老人加紧转移到安全住所。史文清反复叮嘱身边的各级干部,尽快摸清灾情,做好转移受灾群众各项工作,安顿好他们的生活。
洪灾无情,应对有方。本次持续强降雨过程中,瑞金启动预警7次,启动全市一级应急响应,发送预警信息1487条;民政、交通、电力等部门组织工作队深入各受灾乡(镇),对道路、水利、输电线路、通信线路等展开抢修,迅速将第一批下拨的大米、棉被、食品等救灾物资发放到受灾群众手里。科学及时的应对,使本次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5月23日,江西省红十字会赈灾处工作人员在瑞金市瑞林镇了解受灾群众的当前困难,并送去部分救灾物资。连日来,瑞金市发生的洪水灾害牵动着社会各界的心,大家纷纷通过捐款捐物及现场慰问等方式,帮助受灾群众战胜困难,鼓励他们重建美好家园。 特约记者杨友明 摄兴国多“幸”
暴雨倾盆而下,打得土墙啪啪作响。5月18日至19日,兴国县普降大雨,部分地区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导致潋江水位迅猛上涨。
一幢两层的土坯房被暴雨冲刷后倒塌,屋内5名小孩躲避不及,全部遭埋压。
“孩子,我的孩子,快救救我的孩子!”在家人焦急万分的呼救声中,兴国县消防大队12名战士迅即赶到现场。
“别怕,有我们,孩子一定会没事的。”消防战士的话,让家长顿时安心。
木板和土砖混杂,救援器材无法使用,消防官兵用双手将土块刨开,争分夺秒,挖开一条生命的通道,5名被困小孩全部获救。
古龙岗镇江湖村山洪暴发,6名60岁以上的老人和1名8岁小孩被困。
老人们被围困在房子里,距离安全地带少说也有150米。水位已经到了成人脖子位置,而且还在继续上涨。
紧急关头,3名消防官兵挺身而出。他们身上绑着安全绳,牢牢抱在一起,在深水中一步一步挪动。
150米,100米,50米,10米……每靠近一步,都是如此艰辛。
一趟、两趟、三趟……老人和孩子一个不落地被送到安全地带,战士们却累得瘫倒在地上,久久爬不起来。衣服湿透,橄榄绿却更添神韵。
洪灾中,兴国县消防大队共出动官兵67人次,营救遇险人员14人,疏散被困群众267人,抢救财产价值300多万元。
有一支来自民间的救援队伍,他们血管里一样流淌着无私与奉献。
兴国县首支民间救援队,由10名热心公益的年轻人组成。无论是救援涉险车辆,还是转移群众,他们冲锋在一线,从无退缩。
5月19日上午,队长钟建武接到潋江镇村民求援:洪水中,一艘捞沙大铁船的固定绳索几近断裂,危及下游桥梁安全。
钟建武迅即带领6名队员赶到现场。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角力。捞沙船仿佛是一件玩具,被汹涌的河水肆意推拉打转。固定在河岸大树上的钢索,已经裂成细丝,发出阵阵令人胆寒的声音,随时可能断裂。一旦钢索断裂,下游桥梁不堪设想。
毫不犹豫,钟建武和另外一名队员脱掉衣服,带上钢索,跳进湍急的河流,绑定大铁船。
齐胸口深的河水,钟建武和队员的身影沉浮不定。消失,出现,又消失……每次浮出水面,他们离目标必然更近。
经过近两小时的奋战,大铁船被一根根钢索牢牢固定。肆虐的洪水,再也推不动大铁船分毫。围观的人群不由自主地发出阵阵欢呼声。短短3天时间,这支队伍出动救灾20多次,救出近百名被洪水围困的群众,拖出20多辆小车、1艘大铁船。
哪里有灾害,哪里就有温暖。5月19日,兴国县青年志愿者协会自筹资金,筹备大米、食用油、牛奶等价值2.2万元的救灾物资,走访慰问受灾村民。
“洪水可以摧毁我们的家园,但是摧不垮我们过上美好生活的决心。有我们在,灾民的心就不会冷。”一名志愿者,脚踏在泥泞中,脸上写满自信。
截至21日,兴国县9.5万群众受灾,转移4550人,被转移的群众全部得到妥善安置。
兴国多“幸”,干部群众万众一心,用忠诚与奉献,再现人间温情,筑起永远不垮的大堤。
石城如“磐”
暴雨如注,河水猛涨!18日至19日,石城县连降大到暴雨,局部地区特大暴雨,平均降雨量达302.1毫米,为全市最大,全县最大降雨量400.9毫米。
暴雨造成全县江河暴涨,琴江河上游水位达225.06米,涨幅3.66米;下游水位达201.40米,涨幅6.20米,高出1994年历史最高水位0.60米。洪水从起涨到洪峰再到回落历时20余个小时。大由乡、横江镇、屏山镇、珠坑乡等乡镇受灾严重,部分街道过水深度有5米多。
灾情就是命令。石城县立即启动Ⅳ级救灾应急响应,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抢险救灾活动迅即拉开。第一时间下拨首批救灾应急资金50万元,采购大米、方便面、面包、矿泉水、蜡烛、棉被等生活必需品送往灾区;该县四套班子领导和该县2000多名“三送”干部、乡镇干部及时深入受灾地区,指导、参与抢险救灾;赣州军分区应急分队、该县人武部和武警消防官兵等携7艘冲锋舟等救援设备参与救灾;县气象、水文、矿管、水利、防汛等部门防汛人员迅速到岗到位,24小时值班,确保通信畅通,并根据气象和灾情做好信息推送和预警。
“不好了,坳背村有人被洪水困住!快来救人啊!”5月19日12时许,刚从救援现场返回的珠坑乡派出所教导员温志荣听到呼喊,二话没说,带上两名协警,转身就朝坳背村走去。由于山体滑坡,车辆无法通行,温志荣等人卷起裤腿,连奔带跑来到事发地坳背村墙背组。
眼前一片汪洋,几处房屋已经坍塌,一栋进水的土坯房摇摇欲坠,不时有大片泥土往下掉。年过六旬的村民赖寿兰及其孙女还在屋内,情况危急。
“这里很危险,快走!”温志荣等人冲进屋内,拉着赖寿兰离开。
“不行,我的菜籽和化肥还没有搬出去。”赖寿兰坚持要先搬东西。
僵持间,房屋一侧开始出现裂缝。时间已不容多想,温志荣果断将赖寿兰和其孙女拉出屋外。就在大家走出的一瞬间,房屋轰然倒下,淹没在洪水中。
危难时刻见真情。洪灾中,冲锋陷阵在前面的大多是党员干部、村组干部、人民子弟兵。
“多亏了乡、村干部的救援,才把我这条老命捡回来了!”珠坑乡良溪村分散五保户黄凤莲说。原来,19日清晨,眼见着雨更小了,原本被转移到村委会的黄凤莲,惦记着家里的东西,再次偷偷溜回家里。没有想到,水位突然间猛涨起来,眨眼工夫,第一层楼已经全部被水淹没,附近一些土坯房开始坍塌。黄凤莲吓得不轻,心想这下完了,恐怕再也没有机会走出这房子了。正当她绝望之时,乡干部和消防战士驾驶冲锋舟来了。大家刚转移出危险地段,身后的房屋就被汹涌而来的洪水淹没。
横江镇烟坊村村主任刘小院,在街上有一间店面,经营烟花爆竹,19日凌晨,洪水涌上街道时,他在离自家店面不远的地方展开救援。等他回到店里时,价值20多万元的商品被洪水浸泡,损失殆尽。
接到石城县委、县政府的派兵请求后,武警赣州支队启动应急预案、调整勤务部署,抽调官兵赶赴受灾严重的横江镇,进行灾后清淤和道路疏通工作。为使受灾严重的横江镇中心小学能尽快恢复上课,参与救援重建的武警官兵连续奋战10多个小时,双手磨出了血泡,全身沾满了淤泥,但无一人叫苦叫累,确保了学校师生按时走进课堂。
……
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当灾难来临时,党员干部舍小家、顾大家,把群众的利益摆在第一位,留下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
市领导的心始终和灾民紧紧连在一起。19日至20日,市政协主席曾新方冒雨来到珠坑乡珠坑村、良溪村和大由乡濯龙村、河斜村等受灾严重的地方,了解灾情,指导抗洪救灾。他要求,各级各部门要迅速、周密、科学安排救灾工作,组织干部到村、小组摸排情况,妥善安置灾民,确保灾区安全稳定;要动员并帮助群众开展自救,尽量减少群众损失。
洪灾中,石城县累计受灾人口138168人,紧急转移安置15927人,由于救援及时,未出现死亡、失踪人口。
赣南克“难”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洪水袭击,考验着党员干部、“三送”干部、人民子弟兵、普通群众……危难时刻,他们与受灾群众甘苦与共、风雨同行。
背着老人、拉着小孩、抱着婴儿……一幅幅画面、一个个场景,演绎着洪水面前的勇毅担当、大爱真情。
山体滑坡、公路堵塞、救援受阻。20日凌晨3时,宁都县对坊乡东风村上珠小组路段发生山体滑坡的消息传来,该村党支部书记廖小明丝毫没有犹豫,立即带领全村党员,冒着倾盆大雨赶到现场,维持交通秩序,疏通路面车流,一连几个昼夜,直到险情解除。
来不及撤离,宁都县长胜镇旱脑村一个黄鸡养殖场便陷入一片汪洋中,场主邓桃秀被突然倒塌的鸡棚砸晕。洪水不断上涨,危险步步逼近。火速赶来的消防官兵、党员干部齐心协力,及时将邓桃秀救出并送往医院。
暴雨加剧,水位急涨,电力中断。固村镇下河村一片漆黑。村党支部书记刘河发组织16名党员,冒着瓢泼大雨,敲响应急铜锣,分头转移群众,为抗洪救灾赢得宝贵时间。对坊乡至里迳村的通村公路塌方受阻,乡、村50多名党员干部,在大型机械无法进入的地段,手提肩挑,清泥土、搬石块,仅一天时间,清理土石方300多立方米。
又是一夜暴雨,兴国县龙口镇圩镇老街,洪水汹涌而至,迅速漫过台阶,灌进屋内,眼看就要漫到床上。因中风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的73岁老人刘兰英心急如焚,连喊“救命、救命”。千钧一发之际,龙口镇派出所副所长杨彩钱带着一名民警撞开了门,杨彩钱抱起刘兰英,走向屋外。此时,街上的洪水已经漫至民警胸前。“好在有他,不然我的命就没了。”被安置在镇敬老院里的刘兰英呜咽着,哭声里涌动着感激。
于都县银坑镇周庆村年近70、下身瘫痪的管永财夫妇被洪水困在家中,该县人武部副部长朱显华带领6名人武干部,驾驶冲锋舟,顶着瓢泼大雨,冒着生命危险,渡过水流湍急的梅江,历时2个小时,最终成功将管永财夫妇救出。
“暴雨倾泻,极易发生地质灾害。”接到县地矿局的信息提醒,石城县珠坑乡高玑村党支部书记赖国华把老母亲转移到二楼后,便“狠心”扔下老母亲,带上手电筒,忙着转移村里土坯房中的孤寡、留守老人,一直忙到第二天凌晨。家人和巡查干部多次打来电话,告诉他自家房后出现山体滑坡,泥水涌进楼房,部分家具被水冲走。考虑到还有许多群众需要帮助,赖国华咬咬牙,心想,家人都在楼上,应该没有生命危险,于是继续挨家挨户排查隐患,帮助转移物资,直到36户山体滑坡受灾群众全部脱险他才回家,此时已是第二天晚上8时。
“快,抓紧时间营救!”5月20日,于都县车溪乡坝脑村一片汪洋。救灾现场,赣州预备役三营营长林宗健跳上冲锋舟,冒雨与官兵一起营救被困群众。“我们被困群众有了‘救星’。”看着飞驰而来的冲锋舟,一名受困群众高兴地说。当晚8时,该乡受灾群众1.2万人,群众自行转移3958人,动员转移7901人,救援队解救230人。
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党员干部和“三送”干部的身影。
20日凌晨时分,信丰县大阿镇阿南村暴雨已经淹过小腿,部分群众还未撤离,“三送”干部龚利军,连夜敲开了群众郭俊权的家门。水位还在不断上涨。郭俊权的母亲何三妹腿脚不便,不愿离开。龚利军俯下身子,把何三妹抱上肩头,“来,我背您走。”何三妹禁不住眼泪直流:“你们真是好心人啊!”
连续的强降雨,使河水暴涨。会昌县西江镇火星村下屋小组,洪水倒灌进几十户地势低洼的住房。眼看着河水慢慢上涨,若不及时处理,附近的几十户民房将全部被淹没。
西江镇镇村干部赶到现场,大家观察后认定,只有把村边的小桥挖掉,让洪水及时排泄出去,才能阻止水位进一步抬高,排除险情。可该桥是隔壁大田村王中坝小组60多户人进出村里的唯一通行道路,怎么办?
情急之下,镇村干部当机立断,立即叫来挖掘机,把堵塞行洪的小桥挖掉。经过近2个小时的紧张作业,险情被及时排除,洪水慢慢消退。他们又立即组织人力,架起临时便桥,周边搭起防护篱笆,插上警示旗帜,树好警示告示,并协助群众清理屋内积水。
5月21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晓春先后深入会昌县庄口镇禾坑口水电站、县水利局防汛办,实地察看了解水电站运行情况,指导防汛抗洪工作。他要求防患于未然,要严格落实好责任,真正做到防汛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坚持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负责,尽最大努力把群众损失降到最低。
……
强降雨席卷赣南,各地供电设备不同程度受损。国网赣州供电公司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主要领导坚守抢修一线,统一调度,因地制宜开展抢修工作,先后出动抢修队伍120支、抢修人员4290人次,仅用1天多时间就让具备抢修条件的灾区恢复供电。目前,所有受灾乡(镇)均已通电,246123户用户恢复正常供电,占停电总户数的91%。
……
赣南的罕见暴雨洪灾,也牵动了省内一些民间救援队伍的心。5月20日下午3时,于都县段屋乡枫树村大屋圩组,一群手握对讲机、身穿红马甲的忙碌身影出现在救援队伍中,格外引人注目。
“从昨天晚上到现在,他们一直在救人,眼都没合一下。”“他们真好,大老远跑来抗洪救灾,真是辛苦他们了!”刚从救援艇上被解救下来的村民王地发依然心有余悸,“我家房子进水,已经淹到膝盖处了,现在水势还在上涨,如果不是他们,现在还不知道会怎么样。”
村民口中的他们,是来自上饶市万年县的绿舟救援队,一行9人。目前,该志愿组织已有50多名队员,开展各类紧急救援20多次。
19日上午9时左右,壹基金江西片负责人之一的彭海惠,建立“赣州5·19联合救灾小组”微信群,绿舟救援队、蓝天救援队、蓝豹救援队等民间义工组织的60多名志愿者加入微信群。当天下午开始,这些民间救援队从南昌、赣州、上饶等地出发,纷纷驰援受灾严重的石城县、宁都县和于都县。晚11时左右,70后邓骏带领由90后队员董国荣、江明松组成的志愿救援队到达于都县段屋乡枫树村,成为第一支到达灾区的专业救援队。
奋战数十个小时,绿舟救援队转战多个村庄,救出三四百名被困群众。
……
遭百年一遇的极端天气灾害袭击,给赣南灾区群众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国家减灾委由此启动了自然灾害救助四级响应,这次响应也是今年国家启动的洪涝灾害第一次救助响应。
尽管水情、雨情和灾情空前,但赣州市把灾害降到了最低。对此,近日在赣州指导工作的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副主任范一大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深刻指出,持续几年的土坯房改造,是一件了不起的事,为抵御自然灾害打下了坚实基础;在这次抗灾过程中,“三送”工作发挥了重大作用,灾情发生后,各级干部尤其是“三送”干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与当地干部群众融为一个互相支持配合的战斗集体,积极做好救灾应急救援工作;赣州县、乡、村的干部队伍很能干,当自然灾害来临时,快速反应、高效运转,各种救灾任务完成得很好;赣南老区群众的思想觉悟令人感动,在灾难面前,他们保持了昂扬的精神面貌,很多地方群众自发组织起来,开展邻里互助、生产自救活动,这一点令人欣慰。
是啊,有这样的工作机制、这样的干部队伍、这样的精神状态,有这样识大体、顾大局的老表,我们还有什么困难不能战胜?!
一场罕见洪水,倒塌的是土墙,树立的是形象!
一场世纪风雨,考验的是干部,赢得的是民心!
无论阳光,无论风雨,我们同在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