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建设新型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的主要做法

20.06.2014  14:35

      近年来,吉林省以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培育壮大具有吉林特色和高技术特征的支柱产业、增强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为总目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强化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聚焦大院大所、聚焦重点产业、聚焦园区基地,加快建设新型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一、建设新型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的主要做法

      (一)加大科技攻关和创新平台建设力度,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组织实施了第五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以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为重要目标,对产业有巨大引领带动作用的技术实施集中攻关,确定“微小零件调整精密微加工关键技术及系统研制”等10个项目为“双十工程”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投入总经费300亿元。通过项目实施,将形成一大批专利、技术标准、生产批号等自主知识产权。

      组织实施基础研究、科技攻关、科技创新人才培育和科技条件与平台建设计划。仅2013年就支持各类计划项目1721项,投入经费总额6.1亿元。重点支持了一大批对吉林省科技发展有重要影响的自然科学前沿学科领域创新性研究和应用技术领域的基础性研究,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关键共性技术。有力推动了数理科学、化学科学、信息科学、工程与材料科学、农业与生物技术、资源环境、医药科学等具有一定优势的学科发展,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前期技术储备。

      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积极推动院士工作站建设工作,共组建了吉林吉春制药股份公司院士工作站、通化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院士工作站、吉林省四平市巨元瀚洋板式换热器有限公司院士工作站、吉林医药学院院士工作站、吉林省前郭灌区国营红光农场院士工作站等5个工作站。截止到目前,已组建院士工作站14 个。通化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院士工作站是吉林省创新院士工作站建站模式,围绕吉林省优势产业、重点领域和区域特点建立的首个高新区院士工作站。新建了吉林省火电机组节能减排科技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18个科技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东北区域人工影响天气重点实验室等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截止到目前,已组建完成省级科技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7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省级重点实验48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14个。       

      (二)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

    组织实施了以企业为主体的重大和重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组织实施第五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跟踪落实前四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对已完成中试,转化后可产生较大效益的成果进行转化和产业化,有针对性地解决企业生产与产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确定“汽车新型全电子组合仪表产业化”等12个项目为“双十工程”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投入总经费1.2亿元,每个项目投入经费1000万元。投资方式为有偿与无偿相结合,确定债权投入11项、股权投入1项。有偿投入总额占投入总额比例为43%。组织实施重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确定110个项目列入2013年吉林省科技成果转化计划,投入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专项资金中的重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资金5000万元。

      加快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积极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首次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列入省科技发展计划,重点支持光电子、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现代农业和医药等领域组建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员单位为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重大或共性关键技术问题,推动相关产业发展的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联合申报的重点科技攻关和重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13年,吉林省在工业高新技术领域、现代农业领域、社会发展领域、中药与生物制药领域新建16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了光电子、汽车电子、生物医药、现代农业等17个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园区)。构建了以长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长春净月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建设主体的国家级科技与文化融合示范基地。启动省级中试中心建设。认定吉林省合成橡胶中试中心等8个中试中心为省级中试中心,省级中试中心要向社会开放运行,建立市场化的中试技术服务机制,面向吉林省经济发展的需要,将科技成果进行工程化研究开发,为企业规模生产提供成熟的工艺和技术,有效发挥中试中心在科研、生产之间的桥梁作用,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重点建设科技部和教育部批准认定的长春理工大学国家科技园和东北电力大学国家科技园。吉林省大学科技园目前已达6家,其中国家级大学科技园3家。

      加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构建了“孵化器+战略联盟+产业技术创新基地+县域综合科技服务平台”四位一体的综合服务模式。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2013年,吉林省新认定“吉林省高新创业孵化产业园有限公司”等9家单位为吉林省科技企业孵化器(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截至目前,吉林省共有科技企业孵化器28家,其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7家。加强县域综合科技服务平台建设。2013年,在长岭县、德惠市、集安市新建了县域综合科技服务平台。目前,已在全省28个县(市)建立了县域综合科技服务平台,在全省8个地区建立了区域科技服务网络系统,综合科技服务平台已辐射到全省城乡30%~40%。
以支持“两校两所”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为试点,探索建立激励高校院所加速实施科技成果产业化、地方政府协同推进、共同带动和支持产业升级、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模式。制定了《支持“两校两所”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实施方案。政府出资,利用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中科院长春光机物理所、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简称两校两所)的技术及人才优势,支持并加速“两校两所”的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提升“两校两所”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三)扩大对外科技交流 深化协同创新发展。

      以省部会商合作为契机,积极争取国家资源向吉林省倾斜。长客公司的“双动力动车组关键技术研究及样车研制”等一大批项目获得科技部等部委支持,获得资金支持8亿多元。长春理工大学科技园、东北电力大学科技园被科技部和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集安市、龙井市两市农业科技园区被科技部批准为全国第五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吉林省东北亚文化创意科技园”被科技部火炬中心认定为国家第二批孵化器从业人员培训机构。九台市被正式批准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复吉林省在吉林大学设立“国家知识产权培训(吉林)基地”。吉林大学入选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于吉红等5人入选2012年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新兴有机平板显示材料与器件创新团队入选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吉林省推荐蔡莉等5人全部获得中国火炬创业导师资格。

      建设吉林省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认定长春工业大学、东北电力大学和吉林化工学院为吉林省首批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试点单位,探索高校院所服务地方经济的新模式和专利成果转化的新机制。认定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和吉林动画学院为第二批吉林省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进一步探索中直院所和民办高校围绕市场、地区、产业和企业需求开展科研活动,帮助地区和企业培养技术人才,主动开放研发平台,融入地区、产业和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实现服务地方经济、集群经济、提升传统产业的新模式。

      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实现项目、基地、人才三位一体发展。2013年新获批3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截至目前吉林省共获批13家。在长春举办了“2013中国吉林省、韩国江原道科技企业创业项目对接洽谈会”,参加了在韩国江原道春川市举办的“第四届东北亚(韩·中·日)产业技术论坛”。分别与澳大利亚、日本、朝鲜、俄罗斯、白俄罗斯开展了科技人才交流与技术合作,引进独联体国家专家14名,引进俄罗斯农业科学院、白俄罗斯科学院等单位食品安全、牧草、动物营养、农业微生物技术等领域的技术专家14名。

      (四)营造科技发展良好环境,为科技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加强科技政策法规体系建设。围绕“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的实施,从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出发,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制定实施了《吉林省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园区)建设实施方案》、《吉林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实施方案》。起草了《吉林省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实施方案》、《吉林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实施方案》、《关于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若干优惠政策实施细则》、《吉林省科技成果转化贡献奖实施方案》、《东北地区知识产权系统专利行政执法协作工作方案》等政策文件。为更加广泛宣传科技政策,使公众进一步掌握和用好政策,破除政策实施过程中盲区,编印了《科技创新政策应知应会》,对150个国家和吉林省促进自主创新的政策进行解读。完成了《吉林省科技进步条例》的修订工作。完成了《吉林省重点科技创新政策落实情况报告》、《吉林省科技厅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贯彻实施情况的报告》、《集聚资源,为特色城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的报告。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在吉林大学设立“国家知识产权培训(吉林)基地”。通过推动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建设促进当地县域经济的发展。长春市高新区被国家知识产权局确定为国家专利导航产业发展生物医药实验区。通化县、东辽县成为吉林省首批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认定的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九台市、大安市成为吉林省首批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认定的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县级城市。吉林省被纳入《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GB/T 29490-2013)首批贯标省份,将重点指导30家企业,提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能力。指导完成了四平市换热器产业专利联盟信息平台建设工作,信息平台数据量达到8.2万条,基本囊括了目前国内所有的换热器专利信息。承担了国家知识产权局保护协调司《专业市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项目,以全国承担该项目工作验收最高分的好成绩通过验收。在吉林省维权援助中心的基础上设立了吉林省专利侵权判定咨询中心,为广大专利权人提供侵权判定咨询服务工作。

      推进科技与金融结合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同交通银行吉林省分行签订了科技金融战略性合作框架协议,筛选了一批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亟需资金扶持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省分行3000万元科技扶持贷款落户吉瑞莱股份有限公司,以吉林中盛联盟通汇资产评估有限公司评估无形资产-专利权的形式质押贷款1000万元跟进落户企业。落户科技型企业新获得8项国家专利,其中1项发明,7项实用新型;9条生产线全面启动运行,销售收入近1亿元,比去年同期间增长30%。

      二、今后的工作思路

    一是抓好政策的完善和落实。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强政府的激励和引导,发挥财政科技资金的“四两拨千金”作用,突出催化、引导、杠杆、激励和护航作用,激发各类主体的创新活力和动力。

      二是抓好科技项目的谋划。鼓励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内部的团队之间协同作战、集合创新,大力支持团队与团队之间开展跨行业、跨领域集成创新。突出企业的主体和支撑作用,紧贴市场和产业需求,广泛征集和深入调研有效结合,政产学研用多方联动,切实加强项目主动设计,围绕全面促进产业升级,提升农业、现代服务业、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充分发挥省内外专家作用,切实抓好科技项目的谋划。

      三是抓好基地(园区)的建设。建设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园区)。以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示范企业为创新主体,组织谋划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化工新材料、现代农业等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形成区域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国际科技合作产业化基地。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增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创新基地。利用长春光机所、长春应化所的技术优势,建设成为光电子和新材料领域的国家重大科技创新基地。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加快长春、吉林、延吉、长春净月、通化医药5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培育特色产业集群。

      四是抓好科技服务建设。重点抓好技术市场、产权交易、技术经纪人、咨询服务、信息平台、专利服务、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转移机构等建设,有效降低创新创业风险,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把形成体系和提高质量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建立起符合吉林省省情的科技服务体系。

        五是抓好科技成果就地转化。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的产业化导向,加快完善工作机制。把创新成果的研发、中试、转化、推广、应用等环节,通过“舟桥”机制有效衔接起来,真正做到科研单位在谋划项目时就与本地产业发展相衔接,提高科技成果就地转化水平。

(来源:吉林省科技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