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水县扶贫开发工作措施得力成效显著

29.05.2014  18:07

合水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是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县。全县辖8乡4镇,80个村,5个社区,498个村民小组。2013年底,全县人口17.7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5.3万人,贫困人口4.96万人,贫困面为32.42%。近年来,在中央、省委省政府的关怀支持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始终把扶贫攻坚作为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把特困片带、特困村作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牢固树立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理念。全力实施“产业开发、基础建设、农民素质、转移就业、社会事业”五大工程,3年来,共争取到位中央财政扶贫资金8629万元,实施整村推进24个,特困片带4个,整乡推进3个,注册贫困村互助资金协会20个,其他扶贫项目61个,稳定脱贫1.8万人,贫困面下降了12个百分点,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

 

一是抓基础建设,改善生产条件。 先后开通通村砂石道路29条174公里、修涵洞21处,架设桥梁11座,使我县贫困乡村通路率达到99%;实施各类小型水利工程21处,压设引水管道106公里。共解决饮水困难群众2.63万人,饮水困难大家畜3.98万头。通过把扶贫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实施项目整合,集中开发,加快田、水、电、路、房等基础建设,贫困乡村农业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 二是抓产业培育,增加经济收入。 按照“塬区苹果化、山区森林化、川区蔬菜化、养畜舍饲化”的总体思路。两川蔬菜年稳定到3.5万亩,建成2个万亩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农民收入85%以上来自于蔬菜产业。形成了“冬有日光温室,春有早春大棚,夏有地膜覆盖,秋有露地菜”的生产模式。在山区乡村共扶持贫困户建猪棚784座,购进良种猪3920口,购进良种羊11720只,畜牧业收入占到农民收入的27.5%。在塬面充分利用无公害苹果生产基地资源优势,扩大面积,提升质量。新栽苹果树2.36万亩,目前全县果树留存面积达到28万亩,果农户均苹果收入2.5万元以上。 三是抓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素质。 围绕主导产业增收项目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年举办培训班10期(次),受训人1.5万人(次),贫困村85%以上的农户掌握了l?2门先进农业实用技术,提高了贫困群众整体素质,增强了劳动力的市场竞争力。 四是抓转移培训、拓宽增收渠道。 按照“多层次、宽领域”的工作思路,积极整合各类培训机构、培训资金和培训对象,采取企校联办、农民创业、省外转移和省内安置的方式,加大培训转移力度,年培训输转劳动力1500人(次),贫困户“两后生”140人(次),创收入1300多万元。 五是抓社会事业,增强服务功能。 加大教育、文化、广电、培训设施建设,健全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新建村科技文化卫生培训中心28处,配备课桌凳870套,广播电视入户率达到了98.1%,“村村通”覆盖率达到了100%,新增电话用户15000多户,农村低保户、五保户供养率、农村医疗参合率均达到了100%,贫困村社会文化落后状况得到了根本改观扶贫开发工作成效显著。

 

(供稿:合水县扶贫办 李云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