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水县开创水土保持工作服务“三农”新局面

17.07.2014  13:15

   

本站讯       自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合水县水保局干部职工深入基层一线进行调查研究,积极寻找水土保持促进“三农”工作切入点,开创了水土保持工作“以治理带动开发,以开发促进治理”服务“三农”的新局面。

 

合水县通过实地考察、走访群众,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倾听群众的呼声,汲取民智,对水保项目实施的可行性进行科学合理的论证。把项目规划同群众脱贫致富紧密结合起来,依托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坚持“塬面高效农业,缓坡水平梯田、陡坡生态林草、沟道坝库拦蓄、川台优质瓜菜”的综合治理、整流域推进的路子,把小流域治理打造成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示范区;坚持走苗林结合培育、水面综合开发的路子,把小流域治理打造成项目区群众脱贫致富的经济特区;坚持依托区域内良好的植被和坝系水面,走生态旅游开发的路子,把小流域治理打造成全县生态旅游的景区。实行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和种、养、加、销一体化开发,建成了康家沟小流域的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区、北沟小流域的苗林结合示范点、玉皇沟坝系养殖、垂钓、休闲等为一体的综合开发示范点。这些项目群众反映良好,既发挥了水保项目的生态效益,又增加了项目区群众的收益,充分显现出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在项目实施的同时,注重向项目区的群众大力宣传推广果树病虫害防治、土壤培肥、作物施肥、苗木培育、经果林种植、双垄沟玉米播种、水产养殖等高效农业资源开发实用性技术,帮助项目区群众走上了“实体+农户”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水保项目的实施,使当地水土资源得到合理利用,生物资源得到积蓄培育,土地生产率和产出率得到明显提高,同时,随着项目建设的持续深入,合水人民群众从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实现了水土资源由防护性治理向开发性治理的转变,进一步理清了水保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思路,找出了水保事业和群众致富产业、民生诉求的契合点,有效地推进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庆阳市合水县水土保持局高淑芬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