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和运气

19.11.2014  14:20

    我们豫东平原有一风俗:逢年过节,必吃饺子。冬至也好,春节也好,中秋也好,重阳也好,都要吃饺子。包括端午节,别的地方包粽子,我们那儿包饺子,每年如是,定不例外。

    包一大锅饺子,其中某个饺子里面一准要包上一枚铜钱。如果没有铜钱,至少也要包一枚硬币。OK,饺子煮熟,盛到碗里,每人一碗,大家开吃。吃着吃着,必定有人中彩:“哎呦,我吃到钱了!”一边说,一边把那枚铜钱或者硬币吐出来,吐到手上,向大伙展示。这时候,所有人都会向他恭喜:“中!你交好运啦!”意思是别人都没吃到钱,就你吃到了,你的运气一定不错,你的前途一定光明。

    很明显,这是陋俗———万一是小孩吃到了,万一这小孩狼吞虎咽,万一他(她)把铜钱或者硬币咽了下去,后果绝对不堪设想。所以在我们家,在我十一岁那年吃饺子被一枚面值一角的硬币硌了后槽牙以后,我爸我妈再也不往饺子里面包乱七八糟的东西了。

    今天读宋人笔记,发现上述陋俗由来已久。南宋前期,金盈之写《醉翁谈录》,写到北宋末年风俗,有这么一段话:“人日,正月初七也,造面茧,以肉或素馅,馅中置纸签,或削作木,书官品,人自采取,以卜异时官之高下。”每年正月初七,宋朝人加工长包子(面茧),不管肉馅还是素馅,馅儿里一定要裹一个纸团或者一块木头,上面写着各种各样的官衔儿,看你能不能吃到。你拿起一个包子,一口咬下去,硌了后槽牙,吐出来一瞧,“参知政事”,相当于国务院副总理,妈呀,我这是要发啊!兴高采烈,人人羡慕。假如只吃到“主簿”,那说明将来最多只能做到县长秘书,彩头就不那么好了。

    我们现代人往饺子里面包铜钱包硬币,图的是一个好彩头。更准确地说,可能只是为了热闹,为了好玩。宋朝人往包子里面包纸团包木头,未必就是为了好玩了,他们可能真的相信这个。换句话说,他们比我们更迷信。

    南宋嘉熙年间,江苏吴兴农民为了预测来年粮价,冬天会用竹篓捕虾,一个竹篓里能捕多少虾,就预示来年大米能涨到多少钱。比如说,今天晚上往村头河沟里下一竹篓,第二天早上捞出来,里面有二十只虾,说明过了春节一石大米能卖二十贯;如果有十五只虾,说明一石大米就只能卖十五贯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