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吧唧嘴”政府也要管?

07.06.2015  04:22

    有报道说,近日江苏宿迁召开《宿迁文明20条》新闻发布会,共提出了20条文明建议,其中多数都是诸如不说脏话、不过分劝酒、吃饭不“吧唧嘴”等日常生活中的细节问题。记者走访发现,大部分市民对这20条表示支持,并明确表示希望长期执行下去。但是当说起自己能否坚持时,其中许多人都坦言:“会努力尝试,但没底气保证!”部分市民则认为这样太过小题大做。

    那么宿迁为什么要出台这样的规定呢?原因很简单,今年是宿迁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启航之年。如果要违反了规定,后果可能会很严重——被电视台曝光。你想想,你抱着一碗面呼呼大吃时,得,被人拍下来,“光辉”形象上了电视,你是啥心情?但你不能骂人,否则弄不好还得上回电视。对此,《南方都市报》的评论如是说:从实践层面讲,有些菜颇有嚼头,很难完全阻止发出声响。以吃面为例,吸溜乃常情,倘若一屋子吃客都默不作声,看着热汤碗小心翼翼,我会怀疑是否误入了非法组织。

    小马飞刀以为,文明是文化与道德的社会化表现,随着社会的进步而进步,不是什么条条框框所能规范得了的。而且文明的内涵实在太丰富,如此细节何止成百上千。若是都要列入规定,大概要比举世公认的最为繁琐的十六世纪西班牙《安特卫普法令》的条例还要多出好几倍。文明属于社会和公众评价,文明与否属于公众和社会评价的标尺,而不是政府行政行为可以制定和衡量的标尺。政府行政力量如果介入了不应该介入的领域,一些原本应该社会和公众评价的事物和标准,却由行政力量来支配和评价,出现“标准不科学”、“操作性不强”和后继的负面问题将是必然。

    创建文明城市本是一件好事,但是近年来与创建有关的争论和质疑也时有所闻。从申报、备战到迎检,有些城市搞会战式创建、弄形象工程、对测评组搞盯防战术……舆论指出,这一系列非常规举动,渐使“创城”工作发生异化。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的态度更能说明问题,在他看来,在取消GDP与官员政绩的挂钩后,“文明城市”某种程度上也成为考核官员政绩的重要指标之一,“因为利于官员升迁,所以有的城市才不遗余力地搞‘花架子’工程。

    创建文明城市,归根结底是要提升政府服务质量,提高市民文明素质,改善城市环境面貌。文明高地固然不能曲高和寡,需要广大民众不断提升自身素养,但以文明高地之美名来整治不符合文明指标但在法律保护范围内的行为,这样的举措本身有辱文明的美名,该举措是否文明也值得怀疑。小马飞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