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们”相中的外国物种
核心提示:鲤鱼、牛蛙在美国泛滥;大闸蟹入侵德国河流。近日,国外物种蔓延成灾威胁生态系统的新闻不断被曝出。中国吃货们纷纷献招:“上淘宝吧,便宜点呦,亲!”“组团到美国‘帮吃’”,还有边流口水边推荐各种烹饪方法的。反正一有鲜活的“食材”泛滥,中国吃货们就想到了“口腹之欲”的解决之道。且听本报记者讲讲中国吃货们惦记的那点儿事吧。
美国人:忌口源于卫生和法律问题
一大波牛蛙来袭!一大波鲤鱼来袭!这不是电子游戏。
在美国一些地区,听取蛙声一片恐怕不是件浪漫的事。美国媒体日前报道,美洲牛蛙蔓延成灾,正沿西北部蒙大拿州境内的黄石河顺流而下,对土生蛙类构成威胁。据美国地质勘探局生物学家亚当·塞普尔所说,美洲牛蛙几乎无所不吃,甚至包括同类。蒙大拿州和联邦机构一开始曾试图通过把牛蛙全部杀光并实施原地清除,但数量太多致使他们难以招架,只得放弃。美国人苦思冥想解决之法之际,中国网民中的吃货们按捺不住了,纷纷献策:干锅、泡椒、蒜烧,酱爆……尽展牛蛙作为“中国好食材”的魅力。那美国人为何拒绝“美味”呢?
先举个例子吧,2012年,弗吉尼亚州北部一家华资超市因为销售包括牛蛙、小龙虾、泥鳅等违禁海鲜被起诉,超市两名华裔经理遭到重罪指控。因为弗吉尼亚州禁止出售某些野生动物,虽然不包括小龙虾和牛蛙,但出售这两者也需要得到许可。同时,有专家指出,与其营养价值比起来,牛蛙存在严重的卫生问题。由于生长环境的原因,其体内可能存有霍乱弧菌等寄生病菌。
其实,美国人也不是不吃牛蛙。美国南部和中西部地区的农场一直养殖可食用的美洲牛蛙。不过美国人只吃蛙腿,还是被当作鸡腿肉来吃,烹调手法也类似。
亚洲鲤鱼可不是刚刚困扰美国人的问题。还是在2009年,美国就闹了“鱼灾”。这里的鲤鱼是指原产地亚洲的鲤鱼,但美国人也把青鱼、草鱼、鳙鱼、鲤鱼、鲢鱼等8种鱼统称为“亚洲鲤鱼”。不过这事儿还得赖美国自己。上世纪70年代,为了清洁河流水体、改善生态,美国从中国等亚洲国家进口“亚洲鲤鱼”。作用是起了,副作用也随之降临。随着数量的增加,亚洲鲤鱼向美国五大湖繁殖,危害到当地的生态环境。于是美国政府自2009年底开始大规模捕杀亚洲鲤鱼。2012年3月,奥巴马政府还斥巨资7850万美元用于研究详尽的围堵计划,以防止五大湖遭到亚洲鲤鱼入侵,包括利用电网、加大人工捕捞与毒杀等方式。这一防就防到了现在。
美国东西海岸漫长的海岸线和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哺育了美国的各种鱼虾等海味。然而,同样是水生的,河里的鲜货们却并不受欢迎,反而变成了美国人眼中的可怖的“灾难”。随便问个美国人“吃过鲤鱼吗”,5人中有4个都会摇头。原因很简单,美国人不怎么吃淡水鱼。
理由和牛蛙类似。美国一些州对食用一些淡水鱼是有警告或是禁令的。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从1993年开始,每年都在其官网上发布各地淡水鱼食用提示和安全建议,以防止因为食用淡水产品而受到河流中的化工污染。刚提到美国进口亚洲鲤鱼的原因就是看重其很快“吃掉被污染的藻类”的特点。所以很多美国人认为这种鱼的肉不干净。
记者在美国论坛上曾看到一位中国留学生发帖子说,一次和一群美国孩子一起玩游戏,每个人说出他们吃过的最奇怪的东西,美国孩子们说的无外乎是什么和麦片一起吃花生酱之类,而中国留学生则婉拒了这个游戏,只能回答说:“你们不想知道的……”
德国人:香肠土豆更有吸引力
“中华绒螯蟹”,俗名“大闸蟹”。最近几年,这个“外来物种”在德国泛滥成灾的新闻总能轻而易举占据头条。广大中国网友纷纷献策:快到我们的碗里来!
如果你真的怀揣着一颗吃货的心为了“泛滥”的大闸蟹来到德国,恐怕要失望了。此泛滥,非彼泛滥。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来自中国的“移民”大闸蟹就已横行欧洲河流,一度让欧洲人头疼不已。一方面,大闸蟹善挖洞,这种习性致使河道及堤坝出现过多螃蟹洞,严重影响到这些基础设施的稳固性和安全性;另一方面,大闸蟹作为外来物种出现在欧洲水域中,致使固有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淡水水产产量缩减给渔民带来不小影响。所以,德国人眼中的“泛滥”更多意味着:大闸蟹们是“不速之客”。
“那时候,我真是恨透了这些很多腿的家伙!因为它们的出现,我的渔网再也不能捕到鱼。修补渔网成了每天必须做的事情。”德国渔民沃尔夫冈·施罗德回忆起20多年以前初次与“大闸蟹”过招的场景,仍是一阵唏嘘。
施罗德生活在德国北部哈弗尔河边的一个小渔村,渔村距离首都柏林约100公里。上世纪90年代初,他开始向当地华人出售大闸蟹。如今,“不速之客”每年秋天都能给他带来一笔不菲的收入。“现在生意不错。不过,买大闸蟹的大部分是亚洲人,有散客,也有中餐馆、越南餐馆。相对来说,德国人并不怎么买。”施罗德说。
深受国人喜爱的大闸蟹为何漂洋过海,到了德国食客眼里就变得一文不值?原因其实很简单,“八脚猛兽”这种食材对德国人来说,不会吃,不“能”吃,也不想吃。
不会吃。吃螃蟹绝对是个技术活。鲜嫩的蟹肉和香醇的蟹黄入口前要经过数道工序:调制蘸料,给螃蟹去壳、去腿、去钳子。且不说完整剥出蟹肉的难度,单是处理8条腿、2只大钳子就颇费一番功夫。这对习惯“大块吃肉,大口喝酒”的德国人来说,无异于天方夜谭。“不,我肯定不会自己吃螃蟹。它们吃起来太麻烦,如果你愿意帮我剥的话,可能我会考虑试试,”记者的德国朋友、32岁的工程师哈尔德·施瓦茨说。看看德国人(和奥地利人)餐桌上的美食——猪肘,各式香肠,肉排——无一例外都是豪爽的“大肉”。
不“能”吃。这得从德国人的理性精神说起。崇尚理性,是德意志民族留给世人的普遍印象。通俗地说,他们重标准、讲规则、守秩序。反映在吃吃喝喝上,德国人自然也是一丝不苟。比如,享誉世界的德国啤酒。德意志民族是唯一为啤酒立法的民族。公元1516年,巴伐利亚公国威廉四世大公颁布了《纯啤酒令》,规定德国啤酒只能以麦芽、啤酒花、水和酵母为原料制作。1906年,“纯啤酒法”正式成为全国性法律并沿用至今。说到这儿,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德国人不“能”吃大闸蟹——大闸蟹作为外来物种对德国人来说是一种全新的“食材”,从挑选食材的标准到烹饪标准再到食用标准,德国人一片茫然。无标准,大闸蟹自然难登德国人的餐桌。
不想吃。因为不需要。“德国人说‘有吃有喝,健康快乐’,中国人则讲‘民以食为天’。”在德国生活了近30年的华人厨师虞洪平说,“所以,很多德国人吃东西仅仅是追求活着和健康,而中国人是把吃作为一种享受。”德国人不那么热衷于美食,美国农业部公布的一组数据似乎也能加以佐证:2012年,德国人食物支出仅占其日常生活支出的10.9%。这一数字在统计数据覆盖的22个国家中排在倒数第四位。尽管影响该项统计的因素有方方面面,但德国人在食品上支出较少也是不争的事实。“其实,大闸蟹对我来说真的没有什么吸引力。香肠和土豆足够吃饱,蔬菜和水果能保证健康,我不知道这个没吃过的东西能带给我什么。”施瓦茨说。
□据《国际先驱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