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市司法局考评崆峒区2014年司法行政工作

28.11.2014  16:33

  本网讯(通讯员 郝庭亮)11月26日,平凉市司法局副局长陈玉梅,纪检组长冯土成在区司法局局长翟万海,副局长尹海军,张兴武陪同下考评了崆峒区2014年司法行政工作开展情况。

  考评组先后深入安国司法所、西郊司法所、南山法治文化广场、峡门乡桂井村法治文化广场、桂井村司法行政工作室、东关办事处兴合庄社区司法行政工作室、东关司法所、科诚司法鉴定所、道路交通事故调委会、法律服务中心、社区矫正管控中心等12个检查点,通过观看视频汇报、查阅资料、与工作人员交流等方式深入考评了崆峒区司法行政工作,并按照年初目标责任书要求和考核细则,逐项进行了考评打分。考评组对崆峒区2014年司法行政工作开展情况给予了充分肯定,对司法局获得的诸多荣誉表示祝贺。考核组希望崆峒区继续保持好的发展势头,凝心聚力,创新发展,再续新辉煌,再刷新亮点,再出新经验。

  今年以来,崆峒区司法行政工作坚持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省、市司法行政工作会议要求,紧紧围绕“1355”工作思路,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各项工作成效显著。一是统筹协调推进,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对全区20个司法所进行升级改造,对室内墙面进行统一增白,更换了公示栏20面、制度牌103个、门头牌120个,配发电脑32台、电视机22台,进一步加强了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新建司法行政工作室21个,全区达到109个,建成率达45.2%,推进了司法行政工作进一步向村(社区)延伸。申请配备公益性岗位人员4名,区公证处人员工资纳入区财政统发。

  二是创新方法载体,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新建农村法治文化阵地15个,开展各类法制宣传活动289场(次),发放“普法三字经”、法律知识问答等宣传资料14万份。有3个村被推荐为“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2个社区被推荐为“全省民主法治社区”。3月份,崆峒区荣膺全国“六五”普法中期先进县(区)称号。

  三是立足基层实际,加强矛盾纠纷调处。创新调解工作方式,推进网络信息反馈制度,建立了首席调解员制度,实施了人民调解“四联单”和“口袋调”制度,印发“四联单”协议2.5万份。共调处矛盾纠纷6005起、成功5933起,调解率100%,成功率98.80%。其中,区道路交通事故调委会坚持发挥“全国模范调委会”典型带动作用,推行“九位一体”工作法,共调解案件108件,涉案赔偿金额1356万元,为当事人节约诉讼成本约50万元。

  四是强化教育转化,加强社区矫正工作。成功实施了社区矫正对象GPS手机定位监管系统,建立社区矫正宣告室2个、心理咨询室2个。累计接收的各类社区矫正对象未出现脱管、漏管现象。

  五是突出基地建设,加强安置帮教工作。探索建立安置帮教“前置就业”机制,全面落实必接必送,开展“法治文化进狱所”活动1次 ,新建1个过渡性安置帮教基地。今年共回归的刑满释放人员,安置率84.82%,帮教率100%,重新犯罪率为零。

  六是搭建便民平台,加强法律服务工作。对16家法律服务单位进行了规范整顿,开通了“12348”法律援助热线,推行了“法律援助点援制”,发放“法律援助爱心卡”15000张,办理法律援助案件539件,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8.14%。办理公证案件1146件、律师688件、基层法律服务1036件、司法鉴定124件。

  七是坚持科学实用,加强智慧司法建设。在区人大二楼建成了视频会议室,建成了“崆峒区司法行政网”门户网站,开通了“崆峒说法”政务(普法)微博,开通了“政信通”工作平台,对局机关司法行政简报实行改版,不断提高信息工作的时效性和服务质量。

  今年以来,共编辑司法行政简报36期,上报信息182条,被采用144条,采用率达79.12%。其中,被国家级网络媒体采用23条,省级网络媒体采用99条;市级网络媒体采用42条(其中市局网站采用38条)。八是狠抓队伍建设,加强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市对司法行政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班子能力有效提升,干部作风明显转变,涌现出先进个人5名。开展各类培训活动3场次,培训人数420余人次,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明显提升。(平凉市崆峒区司法局供稿)

来源:甘肃司法网

责任编辑:马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