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专家号抢手普通号闲置 医院偏重专家号设置
原标题:黑体;大医院普通号为啥难挂
专家号抢手普通号闲置医院偏重专家号设置
中国甘肃网7月8日讯 据兰州日报报道(首席记者 刘晓芳) 前不久,市民李先生去省城某三甲医院就诊遇上了一件难心事。清早,李先生进入门诊大厅后看到每个挂号窗口前都排成了长龙,他想自己只是有点皮肤过敏,挂个普通号就能解决问题,随即去导医台询问能否挂个皮肤科普通号,可得到的答复是“没有普通号”。无奈,他只得排队挂了个专家号。
其实,到大医院看病挂号难,这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据了解,近来已有不少市民反映,到大医院挂普通号也很难,有时竟比挂专家号还难。
记者就此到我省部分大医院进行采访时发现,为满足需求,大医院适当增加了一些重点科室的专家门诊,普通门诊的确有逐渐“稀缺”的趋势,呈现了明显的“倒金字塔”结构。对此,医院表示,目前门诊设置主要有“专家”和“普通”之分,由于部分科室普通号的需求较少,一定程度上浪费了医疗资源。因此,医院在专家号与普通号的门诊排班上有所调整,偏重了专家号的设置,这可能导致部分患者挂不上普通号。
对此,卫生行政部门则提倡:患者应遵循“小病进社区,大病去医院”的就医原则。这样做可以合理分流病人,避免大医院“爆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庭冷清的局面。但不少市民对此持有保留意见,他们认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良莠不齐,恐难保证就医质量。
-医院:普通号少人问津医疗资源被浪费
“前不久我皮肤过敏了,本想挂个普通号,却被告知只有专家号。没想到普通号竟然比专家号还难挂!”李先生告诉记者。
为了搞清楚这件让李先生费解的事,记者专程走访了几家医院。记者来到甘肃省人民医院、兰大二院等多家三甲医院,看到门诊大厅的门诊时间安排表上,只有80%至90%的科室设有普通号,而每个专科都是由有名有姓的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坐诊的专家门诊。
据了解,甘肃省人民医院、兰大二院等省城几家三甲医院,接待的兰外病人占到总数的70%,而这些从其他市、州来到兰州看病的患者,一般都对专家有需求。根据患者的需要,门诊排班也做出相应的调整,各大医院70%至80%的门诊都是专家门诊。
甘肃省人民医院门诊部主任刘勤告诉记者,医院门诊的专家号和普通号都是通过医生的职称来评定的,副主任医师以上的职称为专家号,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则是属于普通号。他说:“一直以来,门诊挂号存在一个普遍现象,那就是大部分专家号非常抢手,普通号则有闲置现象。因此,医院在专家号与普通号的门诊排班上有所调整,偏重了专家号的设置,这就是部分患者挂不上普通号的原因。
兰大二院门诊部负责人告诉记者,医院是根据患者需求安排了专家门诊和普通门诊,有些科室患者专家需求多,因此安排专家上门诊的次数就相对多,而有些科室专家需求量小,安排的普通号就相对多一些。但是每个科室的专家号和普通号都是排开的,次数不同,时间也不同,所以可能导致患者想挂普通号时刚好只有专家上门诊,就会出现挂不上普通号的现象。
这位负责人还说:“到门诊上安排的普通号,很多时候是被闲置的,这就导致了医疗资源浪费。其实病房事情更多,还不如让上普通门诊的主治医生去照顾病房的病人。医院的门诊安排和设置都是根据患者的需求来定的,相对比较合理。”
-专家:
六成以上患者不需要看专家
其实,为了看专家门诊,不少患者很早就到医院排队挂号的现象已经见怪不怪。然而,记者调查后发现,有六到八成到专家门诊就诊的患者其实不必看专家。
据介绍,每逢上门诊,很多三甲医院的专家门诊量都在40人至70人,“一口气看到中午一两点才结束”很常见。而有专家表示,60%以上的患者完全不必挂专家号,普通门诊便可解决他们的问题。只有20%左右属于疑难病症,确需专家问诊。也就是说,大部分病人则可以在社区医院或者二级医院就医。大量常见病、多发病患者涌向专家门诊,造成了大量医疗资源的浪费。
有关数据显示,每年到大医院就诊的人群中,有80%左右是在基层医院即可解决的常见病、多发病。据了解,我省不少二级医院、社区医疗机构的医疗资源都相对富裕,市民可以根据自身病情进行理性选择。
-市民:
社区虽方便患者有质疑
一直以来,不管是卫生主管部门还是医院,都在提倡“小病进社区,大病去医院”的就医原则。原本是为了方便患者就医,但是为什么依然有很多患者宁愿多花时间、多花钱,还要去大医院就医呢?采访中,记者听到了这样的声音。
“去社区价格不见得便宜。要是有个头疼脑热的小病,到药店买点药就行了,而到社区卫生服务站,许多药价也不比药店便宜。还有,社区医院的价格即使比大医院便宜也很有限。现在医生看病可简单了,来了就给你挂上三天水,这可不都是钱,在哪儿看都一样。”郭大爷说。
在一家国企上班的金女士则表示,有的病社区医院搞不定。有一次小孩发烧,她带孩子来到社区门诊,输了两天液体,却不见好,最后还是转到了省儿童医院。这样一折腾,不但钱多花了,小孩还多受罪,还不如直接去医院。
-行政部门:
社区卫生服务有待提升
省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处工作人员表示,要想实现“小病进社区”,社区医疗机构必须要有较高的诊疗水平。技术不过关,只会延误诊治。我省部分社区医疗机构的医疗设备比较简陋,甚至连一些常见的药品都没有配备齐全,高水平的医生更是少之又少,缺乏能看病、会看病的医生,这是“小病进社区”的一个瓶颈。可见,若要让市民信任社区,提高诊疗水平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