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辑:1号作家作文奖 甘肃文学的未来和希望

12.01.2015  22:53

  1号作家作文奖:甘肃文学的未来和希望

  ——在西部人陈玉福教育基金会成立暨西部人陈玉福作文奖启动仪式上的讲话

  中共甘肃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连辑

  2014年12月29日

  (代《西部人1号作家》杂志发刊词)

  今天,我非常高兴来参加西部人陈玉福教育基金会成立暨西部人陈玉福作文奖的启动仪式。半个月以前,我听了陈玉福和魏明广先生的汇报,非常感动,所以我愿意挤出时间来参加这个活动,谈一些我的想法,希望借助我们的媒体把这样一件善事、好事报道出去。

  陈玉福是我省非常著名的作家。到现在为止,笔耕30年,完成了1000多万字的创作,有接近50部作品。他的“1号系列”长篇小说、“1号首长系列”长篇小说、“女子1号系列”长篇小说等,讲述的都是正义战胜邪恶的故事,都是主旋律的优秀作品。不仅如此,他还是多面手,既能写小说,也能写电影、电视剧,还有很好的市场。就是说,他用一支笔赚钱,这在我省是少见的,在国内也是不多见的。在接触中了解到,陈玉福同志是一个内心很强大的人,他不愿意受传统命运的束缚,他没有像我们很多的人那样是科班出身,或这样那样的来自体制内的光环。因为不在体制内嘛,所以,没有人给他评职称、评先进。但是,他通过个人奋斗,走上了人生一个很高的高度,从公务员队伍里自己出来,单挑着做这么一个类似于文化产业的自由职业者。这是改革大潮中涌现出的一个极具典型意义的人物,引起我的很多感想。他努力写作、养家糊口,完成了自己人生的一段塑造。在他看来,只是完成了个人要做的一些事情,或者是一种小爱。但他这次做的这件事,一定是他人生阶段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我个人看,就是把小爱变成了大爱,把个人锁在房子里爬格子的个人行为变成关爱社会的行为,走出书斋、走向社会、走向学校、走向下一代,培育我们的文学青少年,也就是培育我们甘肃未来的作家、文学家。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大事情!所以,我非常感谢陈玉福同志。

  我过去对敬业公司不太熟,是通过这件事情才熟悉的。敬业公司的老总魏明广先生,听到陈玉福要拿100万稿费做这个大事情,就研究了一下陈玉福的过去,陈玉福是不领国家工资的,他要拿这个100万,是很难下决心的,因为他要糊口度日,还要给孩子买房结婚,都需要钱,是陈玉福的奋斗精神和今天的举动感动了他。于是,他就请陈玉福代言其绿色食品“西部人”。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呢?这说明他们惺惺相惜。他做的“西部人”产品原材料,就是向日葵。魏明广先生带领千千万万的父老乡亲们在戈壁滩上种植向日葵,让农民们通过向日葵发家致富。这就足以说明,魏明广先生作为一个搞农业的企业家,应该和陈玉福同志一样,是一位有远大胸怀、有崇高精神境界的人。他和陈玉福走的道路不一样,做的工作不一样,但是他们有共同的想法。所以,一个是我们甘肃的文化符号,即1号作家,一个是我们甘肃的经济符号,即“西部人”。他们强强联手,共同为我们西部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做这样一件好事,善莫大焉,功莫大焉!

  我们甘肃是一个相对比较贫瘠的地区。我们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不甘心把自己的命运和这个贫瘠的土地捆绑在一起。所以,要想方设法挣脱这种命运的枷锁。那么,用什么力量来实现这样的愿望呢,两个字,那就是“文化”。最近,我们搞了些小制作的电影,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叫《甘露》的电影。故事讲一个农村的孩子,如何刻苦学习,如何走出农门的奋斗历程。实际上,陈玉福就是这样一个生长在农村的孩子。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他通过当作家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当然,他走的这个作家之路是非常艰难的。他通过30年的努力,自学成才了,他在北京生活的挺好的,有房子,有电视剧可写,有钱可赚。但是,他没有忘记家乡。今天,他回来了。他这种奋斗精神,回报家乡的精神,我看就是我们的甘肃精神。因此,我们要宣扬他的这种精神,我们要让我们的孩子们从他身上学习这种精神。

  关注西部,关注我们西部的教育,已经成了一些有识之士的选择。前不久,南方的企业家、艺术家来了。他们来甘肃支持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政府对这事很积极,所以勒紧裤腰带,拿出了对等的配套资金。这是一项培训教师的工程,大概要培训3万名教师。就是把我们的教师拉到北京、西安等发达地区学习。对象就是我们西部农村中小学的教师。这项工作现在已经正常开展,效果非常好。以崔永元为首的一批人,包括上海市的钱文忠教授,他们策划了一支基金,通过这个举动“放飞理想的翅膀”,到最边缘的地区把这些教师拉到上海,和上海的家庭结对子,一住半个月到二十天,目的就是开阔大家的眼界。因为我们农村的一些中小学教师,基本上都没有见过什么世面。如果我们不走出去,不看看外面的世界,这怎么行?

  我举这几个例子是说我们甘肃很困难,甘肃的孩子和那些发达地区相比,在人生的起跑线上非常容易输掉第一步。如果我们不抓紧这方面的基础教育工作,就会把这一步输掉,要是这样的话,我们的未来就危险了。所以,关注农村贫困地区,关注农村那些孩子的命运,是我们所有有爱心人士的职责。外地人都在关心我们,他们有的在上海或者还要远,他们都能为我们献爱心,我们自己的艺术家,我们自己的企业家哪里去了?我们自己人为什么就不能献点爱心,出点力量,帮助我们这块贫瘠土地上人生才起步的孩子呢?有人说,我们甘肃太落后了,没有人会拿出钱来做这些不赚钱的事情。这样的话说完没有几天,陈玉福来了,魏明广来了。他们一个是作家,一个是企业家。他们应该是我们甘肃觉醒起来的第一个作家,第一个企业家。通过他们的带动,在不久的将来,还会出现第二个、第三个,甚至是更多的陈玉福、魏明广。这就是我为什么要参加这样一个活动的目的,也是我一些真实的想法。

  我之所以支持他们这样一个事情,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这个活动是独具特色的。他们的宗旨我就很感兴趣,教育孩子们用优美的中文写出最美的西部人、讲出最精彩的西部人故事来。总而言之就一句话,就是奖励作文。作文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就是最基础的语文课,属于教学范畴,有很多功课要做。但就传承传统文化、识文断字、思考问题,包括形象的逻辑和思维的训练,最基础的就是作文。我们今后的作家可能就从这些能写作文的孩子里产生。我想,“西部人陈玉福教育基金会”要做的这件事情,也是我们甘肃文学要做的事情,应该是我们甘肃文学的摇篮,那我们就支持他,把这个作文奖办好,把这个基金会办好。

  这个基金,它是一支公益性基金,是一个不赚钱的基金。能拿出甘肃省文学界有史以来最高的奖金五万元奖励学生,这一点非常值得肯定!我们知道,创业难守业更难。成立基金和用好基金相比,毕竟还是简单的。真正难是难在下一步,是怎么用好这支基金,怎么能够正常的运转下去,良性循环、把好事办好。比如说评奖要保证公平、公正、真实,防止里面有人代笔,为了拿这个五万块钱搞些什么名堂等。要做到有备无患,一定要提前把这些问题想到,把流程、把程序搞的严格一点。

  我相信,只要我们有爱心、有决心、有信心,这件事一定能够办好!预祝这支基金像你们“西部人”的向日葵一样,能够蓬勃茁壮的成长!也希望我们西部的孩子们通过你们的支持和鼓励,成为我们祖国的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