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广芩新作《去年天气旧亭台》演绎京城百姓人生
近日,“京味文学”代表作家叶广芩推出全新力作《去年天气旧亭台》,书中讲述的九个北京故事,蕴涵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深深的眷恋与追忆。 5月25日下午,《去年天气旧亭台》的新书发布会在京举行,作者叶广芩与著名评论家白烨、新锐作家石一枫一起,与读者们分享了她的写作经历以及记忆深处那“带不走的童年,载不动的乡愁”。
九篇故事演绎京城百姓人生
《去年天气旧亭台》由一系列描写北京百姓生活的故事组成,包括《太阳宫》《月亮门》《鬼子坟》《后罩楼》《扶桑馆》《树德桥》《唱晚亭》和《黄金台》九篇,每篇篇名都是一个北京建筑的名字,由此引发一段故事和情愫。如《太阳宫》讲述了在“我”的童年记忆中,曾经拥有过的京郊农家生活的悠闲快乐,曾经让人产生无限遐想的“太阳的宫殿”;《唱晚亭》,写在老房拆迁时一块刻着“唱晚亭”的石头,使得带有一夜暴富梦想的后人们狂热追求,而当“赌石”后发现它毫无价值又一哄而散;《后罩楼》则通过对旧王府后罩楼主人“珍格格”的身世追究,道出“文革”中造反者的追悔,折射出人性的光芒……
这些作者自幼生长,耳熟能详的地方在北京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进程中或已灰飞烟灭,或已面目全非。几十年离别故乡的生活经历,使得叶广芩饱蘸浓情之笔,描写了北京百姓人家的日常生活,记录下老北京的历史、风俗、人情,留给现代化的北京及当代北京人最珍贵的记忆。
《去年天气旧亭台》 叶广芩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去年天气旧亭台》 叶广芩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创作经历源于粉丝提议
有一个QQ网友群,名字叫“豆汁记”。《豆汁记》是京剧传统剧目,也是叶广芩的同名小说代表作。因为大家都喜欢叶广芩的作品,都敬重和喜爱中华传统文化而汇聚在一起。他们来自各行各业,不乏博士、硕士,有动、植物学家,也有普通工人和家庭妇女。叶广芩管他们叫“丝丝”,他们称叶广芩为“老大”。
2011年中秋节晚上,“老大”和“丝丝们”相约在颐和园景福阁赏月,“丝丝”载歌载舞地演了一出昆曲《牡丹亭》,唱了段《法门寺》,歌舞曼妙,美食环绕。当时有人提出,不能辜负了北京秋日的朗朗夜空,不能忘却老祖先留下的这些美轮美奂的建筑,建议叶广芩写一些亭台楼阁的系列中短篇,把老北京的故事继续讲下去。“豆汁记”的群主“半个馒头”、“窝窝头”甚至给她开出了单子:亭、楼、阁、轩、榭、堂、馆……挨着个儿慢慢写来。当时长篇小说《状元媒》刚刚脱稿,群友们的动议让她又有了新的创作激情。叶广芩说,“在网上,我们交流看戏,讨论美食,他们也积极而有建设性地给我的写作提供思路和素材。互联网时代的得天独厚,让一个作家与读者们有这样难得的交流机会,这是我的福气。”
这个创意后来得到了北京作家协会和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的大力支持,被列为北京作协的重点扶植项目。“家乡的支持让我感动,离别许久,他们还记得我这个走出京城的游子,记着北京胡同里的丫儿。纵然是旧家没了,北京却有了一个更广泛的家,有了许多亲人般的知音,这是我至今想来就感到欣慰的。”叶广芩感慨道。
发布会现场,来了不少“豆汁记”里的群友,还有人专程从外地坐飞机赶来。群主“半个馒头”也回忆了与叶老师的相识经历和群友们之间有趣的故事:“中秋夜晚,叶老师和我们一块儿到颐和园景福阁赏月;初冬时候,我们一起到国家大剧院听昆曲。在我们眼中,她不像一位大作家,更像街坊家老太太一样无拘无束的跟我们在一起谈天说地;因为喜爱叶老师的作品,群友们之间虽然远隔天南海北,但亲如一家,这是难得的缘分。我们会永远喜爱和支持叶老师,也永远会珍惜这份因共同的爱好而凝结成的情谊。”
“我爱北京的日子,我是北京的孩子”
本书出版方、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韩敬群主持了此次发布会。他评价道:“叶广芩的作品在用‘京白写京事’,在抒写北京百年的人物众生相,北京百姓的价值观念,北京社会的风土人情方面,至少在当今的中国,是顶尖第一人。从京味文学的发展脉络看,叶广芩的创作是可以上接老舍先生的。因此,她可以称为当代京味文学的旗手。”
著名文学评论家白烨认为,“叶广芩以家族故事为基础的京味小说,在当下显得更加稀缺与不可复制。作者动用了她最独特、最难忘、最熟悉的生活素材,构思精巧、匠心独运。她对传统文化的直接体验与研习和对世事交变的经历与敏锐感知,旗人出身、皇亲后裔所特有的学识与胸襟,加之现实主义精雕细刻的艺术风格,都赋予了这部作品以特质。”白烨称赞叶广芩“既是在从事着小说的创作,也是在做着文化遗产的发掘、整理与保护,她是用小说的方式在做类似非遗保护性质的工作,这样的艺术风范、这样的独特内涵使得叶广芩的小说具有不可替代性,她的小说因此也带有弥足珍贵的意义。”
同样是北京土生土长的青年作家石一枫自称是“叶老师的资深粉丝”。他说:“叶老师的行文里,北京人的种种习惯和‘讲究’不必专门去写,就像血液里的基因一样自然而然的显现出来。”对于当代的“京味文学”写作,他认为,“京味”似乎已经不再与那些仪式化的旧有风俗相关,而是被内化成了一种语调、思维方式和写作态度。“在三里屯、国贸和中关村,我们哪里还能见到‘天棚鱼缸石榴树,先生肥狗胖丫头’的民俗学意义上的北京呢?京味小说不再包含民俗意味,而演变成城市人心态的写照。这样的转化不仅发生在北京,同时也发生在上海、南京和武汉。中国城市的传统底蕴正在被更加新鲜的地域性格所取代,已是一个无法阻挡的事实了。”
对于这些观点,叶广芩说:“我爱北京的日子,我是北京的孩子。走南闯北,我不能忘记我的胡同,不能忘记胡同给予我文字中的爱和敬意,尊严和高尚,从胡同我看到了这座城市内里的厚重和达观。胡同里的人物,个个都是一部精彩的故事,每一个人的生命都与众不同;在泛出北京人特有的生活色彩的同时折射出了历史的发展,社会的变动。这一切为我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是我非常宝贵的积淀。”
叶广芩
北京市人,满族。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西安市文史研究馆馆员,西安培华学院女子学院院长。被陕西省委省政府授予“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被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授予“北京人艺荣誉编剧”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曾任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西安市文联副主席。曾任陕西省人大第十一届常委会委员,西安市第九、第十、第十一届政协委员。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孤儿》《注意熊出没》《采桑子》《全家福》《青木川》《状元媒》等;长篇纪实《没有日记的罗敷河》《琢玉记》《老县城》等;中短篇小说集多部;电影、话剧、电视剧等多部。曾获鲁迅文学奖、老舍文学奖、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柳青文学奖、萧红文学奖、中国女性文学奖、中国环保文学奖等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