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人刘兆翔的“甘肃创业记”
中新社兰州10月15日电 题:台湾人刘兆翔的“甘肃创业记”
中新社记者 南如卓玛
“来到这里,好像回到很多年前的台湾。”台湾人刘兆翔在甘肃临夏种草莓已经五年了。从最初一个基地,扩展到三个县区,总面积有600多亩,为兰州市及周边所有蛋糕店一年四季供应草莓。
资料图:草莓大棚。 中新社发 杨可佳 摄今年52岁的刘兆翔出生在台湾阿里山脚下,记忆中,父母在市场上做点小买卖很辛苦,所以期望他好好读书,找到一份有稳定薪水的工作。
毕业后,他在台湾的高中当语文老师,在讲台上站了14年。2003年,年近40岁的他,毅然辞职,留下妻儿和父母守着台湾的家,只身来到上海打拼。
很多人经常问刘兆翔后悔当时辞职吗?他说,如果我循规蹈矩教书一辈子,现在退休了,才会后悔没在年轻时出去闯荡一番。
在上海接触“草莓生意”奋斗十年后,2013年,刘兆翔来到了西北偏远省份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我一直在寻找自己可以育苗的地方,走了很多地方发现,临夏的日照、温差、海拔、降雨量都刚刚好。”他说,来了之后就不想走了,因为这里还有更多的“宝”。
“我们在台湾、在上海都很渺小,小到没人在意,找一个部门的领导都很难见到。但在西北不一样,这边从省里到县里,都很重视、支持我们的投资创业。”近日,上海市台协组织台商考察甘肃时,刘兆翔特意从临夏草莓大棚赶来,向台商团讲述自己在甘肃的创业经历。
刘兆翔说,台湾的优势是观光服务业、食品加工、休闲旅游。而甘肃有“绝不比欧洲差”的旅游资源和现代农业优势,台商来甘肃投资非常有前景,“来这边做清真食品加工,配套观光工厂”。他说,在沿海地区拿到清真认证很难,但在甘肃临夏,只要在清真食品产业园区设厂生产,政府会帮忙办理认证。
现在,和西北人一样,刘兆翔吃羊肉、喝盖碗茶。“刚来这里时,虽然乡下条件比较差,但跟小时候的台湾差不多,挺亲切。西北人很淳朴厚道,慢慢朋友也多了。”刘兆翔说,现在妻子和一双儿女在上海生活,自己每个月在上海和临夏间来回跑,随着草莓基地增多,常常一个月多半住在临夏。
“这里可以投资的项目很多,但台湾人不知道,他们来甘肃就是从兰州飞敦煌。每次我回去探亲,跟他们讲这边的投资机会,他们总认为不可思议、不着边际。”刘兆翔对前来考察的台商同胞们叮嘱:今年你们来过了,看过了,你们回去跟他们讲讲,我一个人讲没人信。
现在,每当有台商组团来甘肃考察,刘兆翔都抽身前去探望,听听乡音,也为甘肃“拉票”。他说:“这么多年,我一个台湾人在这里,有点孤寂,希望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来这里投资兴业。”
目前,刘兆翔计划着开发临夏休闲旅游,在草莓园推出DIY、烤蛋糕、草莓装饰等体验式旅游产品。“落叶归根,老了一定回台湾,但现在还有很多事没做,舍不得放下。”他说,还要在甘肃奋斗十年。(完)
甘肃新闻网 【编辑:杨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