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市政府召开“十三五”规划编制和重大项目建设工作会议

18.06.2015  18:53

  原标题:市政府召开“十三五”规划编制和重大项目建设工作会议

   中国甘肃网6月18日讯  据平凉日报报道 (记者 胥富春) 6月17日召开的全市“十三五”规划编制和重大项目建设工作会议要求,要积极行动、扎实工作,全力遏制投资下滑趋势,促进全市经济健康稳定增长。市委副书记、市长臧秋华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大睿主持会议。

  会议听取了全市及各县区、平凉工业园区“十三五”规划编制进展情况汇报,通报了1-5月全市经济运行情况、固定资产投资及重大项目建设进展情况。

  至目前,我市已起草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纲要初稿及市上确定的39个重大课题调研和评审。平凉市域体系规划、综合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等6项规划已编制完成,14项正在编写提纲,16项形成总体框架,21项形成规划初稿,4项正开展前期调研。

  臧秋华指出,“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总体推进比较顺利,目前的主要问题是进展还不平衡、谋划深度不够、项目支撑不足、相互衔接不紧,希望大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靠实各自责任,抓住关键环节,加强统筹调度,按照时间节点,确保质量效果。关于“十三五”规划工作,总的要求就是“敢想、善谋、多议”。敢想,就是要开动脑筋,做到思维超前、站位高远、目标宏大、发展创新。“规划”就是可以实现的梦想,一定要敢于结合实际提出宏大的发展目标和设想。要紧密结合宏观发展环境、现有发展基础、周边发展态势和群众发展期望等因素予以综合考量,测算提出既适度超前、鼓舞人心、最大限度地满足各方合理需求,又实事求是、切实可行、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发展目标和速度。善谋,就是要深钻细研,做到定位准确、体系严谨、内容全面、措施有序。要全力落实“一带一路”、创新驱动、新型城镇化、循环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战略重点,突出相互衔接,突出协调发展,突出民生改善,调整结构补“短腿”,优化布局补“短项”,转变方式补“短板”,深入破解产业扩量提质增效的制约“瓶颈”,使“十三五”规划对全市产业融合发展、整体突破更有针对性和指导性。多议,就是要集思广益,做到上下沟通、多方对接、专家审议、群众参与。坚持开门搞规划,努力提高规划质量、增强规划的操作性,要广泛征求意见,积极吸纳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充分发挥好各级各部门的力量,聘请离退休老领导、相关专家、专业技术人才参与到规划编制中,广开言路,问计于民,使规划编制的过程成为广泛凝聚社会各界智慧的过程和对重大问题形成共识的过程。同时,要进一步明确责任,强化时限要求,每项工作都要责任到人,制定具体切实可行的工作落实方案,市发改委要制定验收的标准和程序,定期督查调度,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臧秋华强调,今年以来,面对全国经济下行的严峻形势,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一直低速运行,深刻分析原因,固然有经济大环境和市场因素的影响,但主要还是我们主观方面的问题,关键是抓落实的主动性不够、劲头不足。主要表现在:项目前期工作不到位、开工不足、投资严重偏少。各县区、各部门一定要把项目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问题导向抓开工,加快建设进度促投资,紧盯政策导向抓谋划,创新机制抓融资,靠实工作责任促落实。对列入“十大工程”仍未开工的项目,市能源局、工信委、交通局、水务局等牵头单位和责任部门要积极抓衔接、抓推进,逐项破解销号,着力消除影响项目建设的各类障碍因素,确保今年计划开工实施的项目都能尽快开工建设。要坚定不移抓招商,千方百计提高项目履约率、资金到位率、投产开工率,形成固定资产投资实物量,用结果衡量工作成效。要建立重大项目推进通报制度,从6月份开始,由市重大项目办公室对各县区、平凉工业园区重大项目建设进展情况进行通报,对工作严重滞后,影响全市项目建设进度的,要对主要负责同志进行约谈和问责。要增强谋划项目、争取项目、落实项目的能力,使项目数量、质量、科技含量有新的提升,尽快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提升到预期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