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海燕、袁占亭查看指导兰渝铁路2号斜井救援工作时强调——“只要有一线希望,就绝不放弃救援!”

06.11.2014  13:09

  11月4日,正在建设中的兰渝铁路兰州桃树坪隧道2号斜井发生突泥突水、流沙突出后,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虞海燕第一时间做出批示,要求市政府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由市政府主要领导到一线指挥救援工作。5日下午,虞海燕和市委副书记、市长袁占亭又来到现场查看指导救援工作,并强调,要调动各方力量,千方百计抢救被埋人员,只要有一线生命希望,就绝不放弃救援工作。同时,要严密监控隧道洞内的情况,坚决防止次生灾害发生。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俞敬东,市委秘书长高春远,市政府秘书长高兴贵陪同。

  据悉,兰渝铁路桃树坪隧道穿越地层为第三系富水粉细砂,该地层属于特殊地层,被公认为“国内罕见、世界级难题”,施工难度极大。施工处对应地表为沟谷地段,洞身覆盖层仅41米,加之近期降水量大,四周降水大量汇集于凹槽处,地表积水量大,地表水下渗后,加大了粉细砂层含水量,进一步加大了施工难度,这些综合因素最终导致了此次突泥突水、流沙突出的发生,致使正在施工的9名人员被困。11月5日0时许,被救出的一位被困者在送往医院经抢救无效后死亡。截至5日下午仍有8人被困,救援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中。

  5日下午,虞海燕、袁占亭分别来到现场,查看了解救援进展情况。在现场,专业救援人员仍在不间断地施救。由于坍塌的位置环境很复杂,施救难度非常大。在详细询问相关情况后,虞海燕、袁占亭强调,生命高于一切,要积极调动各方力量,尽最大努力搜救被埋人员,只要有一线希望,就绝不能放弃救援工作。要推进各项善后工作,做好遇难者家属的安置、慰问工作,做好被困人员家属情绪安抚疏导工作,维护稳定。同时,要严密监控隧道洞内的情况,及时掌握动态,坚决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离开救援现场,虞海燕又来到发生突泥突水、流沙突出的隧道斜井上方,查看对高速公路路基的影响。在实地查看,听取情况汇报后,虞海燕强调,对存在的安全隐患丝毫都不能马虎,要制定应急方案,采取必要措施,防止灾害发生,确保高速公路的安全畅通。

  事故原因初步查明

  1人遇难  8人仍无消息  原定救援方案受阻

  记者从兰渝铁路桃树坪隧道突水突泥、流沙突出事故现场救援指挥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事故原因初步查明,截至5日零时,救援尚未发现生命迹象。

  4日15时10分,正在建设的兰渝铁路兰州段桃树坪2号隧道斜井发生突水突泥、流沙突出导致隧道内正在作业的9名施工人员被埋,1人已遇难,目前现场救援还在紧张进行。

  桃树坪隧道总工程师李世才介绍,兰渝铁路桃树坪隧道发生事故的地表为沟谷地表,洞身覆盖层仅为41米,由于近期降水量较大,四周降水大量汇集凹槽处,地表积水下渗后加大了粉细砂层含水量,造成突水突泥及流砂突出,导致事故发生。

  截至5日零时,现场救援人员已采用地质钻机在事发地点开钻两条长度为15-20米、直径150毫米的生命管道,期望利用小导管开挖出救生通道,生命探测仪尚未收到任何生命信息的反馈。

  据了解,原定并实施的救援方案于凌晨受阻,现场已制定了新的生命通道掘进计划。

  据了解,5日4时,桃树坪隧道3号斜井向2号斜井方向钻孔过程中出现掉块现象,钻孔工作受阻。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有关方面研究制定了新的营救方案并立即组织实施。桃树坪隧道2号斜井重庆方向施作的直径150毫米的生命通道,向

  左侧打入10米,右侧打入12米。

  目前,隧道内正利用预留仰拱填充中央排水管,开挖进入灾害仰拱段,营救工作还在加紧进行。   

  何谓突泥突水流砂突出?

  突泥突水流砂灾害,又称涌泥涌水涌砂灾害,常伴随隧道、矿井突水活动,大量泥沙涌入井巷所造成的灾害,泥沙主要来源于岩溶陷落柱、断裂破碎带、松散含水层。桃树坪隧道为土砂质地层,是一种特殊工程性质的地层,其成份组成及含水情况具有不均一性,受水侵蚀及外部条件影响,开挖后围岩稳定性显著变差,易发生不可预见的、突发的泥、水、流砂突然大量涌出的现象,并常伴有地表塌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