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72只私募产品夭折

15.09.2015  02:49

南都供图

    私募排排网昨日发布统计,有157只今年刚刚成立的私募基金提前清盘,其中甚至不乏明星私募身影,如已被视为“高危”的股票策略类,清水源、博赢财富等知名私募旗下均有不少产品提前清盘。记者从新价值、雪球财富等私募处获悉,这是净值下跌触发清盘线所致。不少业内人士分析,行情短期还是以震荡为主,有一些股票多头型私募可能后续面临清盘危险,业内需要提高警惕。

    7月份起进入清盘高潮

    从清盘的时间段来看,1至6月份,提前清算的产品数分别为34只、27只、53只、60只、76只、43只,7月份开始进入提前清算高潮,达到112只,而8月份为61只。私募排排网分析主要原因应该是净值下跌触发清盘线导致。

    从策略上看,股票多头型的高风险产品已被众多私募视为“危险品”。而从上述提前清算基金的类型看,也是组合基金、债券基金以及股票类基金占了绝大多数。券商资管类产品清盘数量也非常多,占到一半以上。

    不乐观的是,今年新成立的私募产品遭清算案例中,提前清算的比例已经远超过到期清算。截至2015年8月31日,今年以来,清盘产品达到1443只,其中472只产品提前清算,971只产品到期清算。而今年成立的产品中,有176只已经清算,其中157只属于提前清算,占比高达89.20%。

    “大小私募急于清盘,有几个方面的原因,”前海创天资管总经理罗增辉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赎回多了,基金实际盘子很小存续已经没有意义,第二是净值下滑过多,难以重新做回成本线且要耗费时日,这时仓位也只能很小,多一点仓位就会很容易立刻到达止损强制清盘线。

    由此分析,在市场没有大行情机会,人气大跌的情况下,私募清盘很可能是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罗增辉认为,与其这样耗着不如跟随大势,清盘重新发新产品,净值重新归一,接下来做的只要赚了都是利润。

    私募拍拍网高级研究员陈伙铸向记者分析,跌破净值而遭遇清盘的是主要原因。由于看淡未来行情而落袋为安、主动提前清盘,如红动云上投资旗下的产品,在获取高收益后高位离场

    多产品录得负收益

    行情悲观的形势下,很多私募产品录得负收益,可谓进退两难。

    根据8月份组合基金策略对冲基金收益排行榜,“陕国投-极元私募优选1期”以11.93%收益获得第一名,第二名是“中海信托-FOF优选1号”,收益率为7.16%,紧随其后的是“国泰君安君享卓越二号”,收益率为4%。

    然而,8月份组合基金平均收益率为-2.65%,首尾收益相差高达29.64%,高达7成产品负收益。

    从产品类型收益来看,自主发行、券商资管、信托、公募专户、有限合伙分别是-3.54%、-0.34%、-4.13%、-0.97%、-2.46%。取得正收益的产品仅有28只,而负收益产品则高达88只,占70.97%,最高亏损达17.71%。

    不容忽视的是,由于今年以来股市涨跌起伏过大,吸收了不少新的市场投资者。就有很多基金公司向记者直言,很多散户目前辨别不出好基金,即便一些策略偏复杂的基金实际已经在跌,而购买的人由于缺乏判断技巧,也还不断涌入。

    私募对后市信心不足

    多家私募机构对后市走势的判断显得信心不那么足,“震荡”是使用率最高的词。

    “短期会经历反复盘整震荡,”星石投资副总经理杨玲向记者分析,从目前市场情况来看去杠杆已经基本解除,由于政府或者央行有足够的空间和能力稳定人民币汇率,基本不会出现由于热钱流出导致人民币无序贬值,进而对人民币资产造成很大冲击这种情况。不少私募并未跌至强制清盘线,但为了保住“胜利果实”,主动选择提前清算。这也说明市场上对短期行情不是很乐观,宁愿求“”。

    数据统计显示,提前清盘的私募产品中,累计净值超过1元的产品达到135只,仅22只产品净值低于1元,最低的产品为0.55元,多数产品基本在0.8~0.95元间。不过,若算上今年全部宣布提前清算的467只产品中,累计净值不足1元的也只有47只,占比在10%左右,净值低于0.8元的有5只。

    “今年行情显得格外独特,需要考虑更为复杂的市场原因,在全面纳入监管和大牛市双重刺激下,私募基金上半年大发展。但6月下旬开始的行情骤变,让众多新成立的或者规模不大的产品措手不及,只得跟随大势匆匆清盘。”知本金融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荣新如是向记者分析。南都记者陈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