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修复师:让文化记忆复活的“书医生”

20.12.2017  14:50

焦黄的书页上,纤细的毛笔蘸着特殊的糨糊划过;满目的虫蛀残缺里,小镊子夹起大小相当的棉纸精准补漏;不规则的褶皱,在一把把笔直的木尺按压下平整如初……在甘肃省古籍修复中心的工作室里,几位被称作古籍“医生”的修复师正在施展“妙手回春”的技艺,默默救治着众多濒临灭毁的古书。

一本本古籍记载着一段段久远的历史,承载着厚重的文明记忆。然而,随着岁月流转,虫蛀、鼠啃、霉蚀、老化等问题,却威胁着古籍的“健康”。

古籍最常见的损坏问题主要有虫蛀、鼠啮、霉蚀、粘连、酸化、老化等。有的书籍封面和内页或被虫蛀、或被鼠咬,留下大小不一的书洞,不少书籍字迹缺失。”甘肃省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宋焱说,“修复时,要把古籍书页一页页拆下,然后反面朝上,用毛笔蘸上糨糊,把色泽相近、专门留下来的旧纸粘到破损部位,再把多余的边角撕下,叠好后再压平。

据修复工作者介绍,古书典籍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属不可再生资源,一册古书的修复,从分页到最后装订要经过溜口、闷水、倒页、折页、钉纸捻、齐栏、修剪、锤平、压平、下捻、装书皮、打眼穿线、等几十道工序。一位修复师满负荷工作一天,也只能修复十余页残破的古籍。

以甘肃省修复中心为例,每年我们中心12位修复人员满负荷工作,可修复的古籍在一万页、200册以上。”宋焱坦言,可即便如此,全国的古籍修复能力与急待修复保护的古籍数量之间还存在很大的差距——经普查,目前全国的古籍大概有五千多万册,其中有一千多万册古籍亟待抢救性保护,但全国从事古籍修复人员不过三四百人,面对大量“满目疮痍”的珍贵古籍,修复工作如同“蚂蚁搬山”。眼下,中国古籍保护现状“悲喜交集”——相比过去,无论技术、人才等方面都有了飞跃的进步,但时间的流逝却让大量古籍“”得更厉害。

为培养更多的古籍修复人才,助力古籍修复工作。2013年,国家图书馆正式成立了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由“国家图书馆古籍修复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杜伟生传授古籍修复技艺。同时,为充分发挥传习中心和国家级专家在古籍修复领域的学术带头和技术传承作用,该中心选取甘肃、天津、山东、辽宁、云南五地建立首批试点传习所。

2015年6月,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甘肃传习所在甘肃省图书馆正式揭牌。三年来,该传习所通过邀请全国古籍修复专家,举办各类培训班,累计为国内各古籍修复机构培训该领域人员近百人,为古籍保护、修复积蓄了人才资源。(柴秋实、牟健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