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浪:高深山区贫困农民下山入川奔小康

18.07.2014  16:03

  近年来,古浪县紧紧抓住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和省委、省政府深入实施“1236”扶贫攻坚行动和双联富民行动的政策机遇,按照武威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全力实施“下山入川、生态移民、推进工业扶贫”的扶贫开发工作部署,大力实施“下山入川”工程,坚持移民住房统一设计、基础设施统一配套、后续产业统一开发、生态环境统一治理的集中连片开发模式,成功走出了一条高深山区贫困群众易地扶贫搬迁的新路子,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可致富”的目标,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古浪县地处河西走廊东端,祁连山北麓,腾格里沙漠南缘,是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甘肃58个片区县之一,也是甘肃中部18个干旱县之一,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等主要指标在全市排名靠后,是发展底子薄、贫困人口多、人均财力少、贫困程度深的工业穷县、农业小县、生态弱县。全县41.2%的贫困人口集中分布在南部山区的7个乡镇95个村,贫困面高达57.8%。该区域基础落后、生态脆弱、干旱缺水、发展乏力,多年来,一直是全县扶贫攻坚的重点和难点区域,也是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和薄弱环节。

  为了全面推进南部山区海拔2500米以上6万多贫困群众“下山入川”,古浪县在广泛调研、科学谋划的基础上,争取实施了黄花滩生态移民暨扶贫开发项目,计划通过争取整合各类项目资金17.87亿元,开发黄花滩闲置土地8.62万亩,建设易地扶贫搬迁中心村10个,搬迁南部山区贫困群众4万人,按照“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的主体生产模式发展特色产业,推进移民、居住、产业一体化安置。2011年11月以来,按照“一个重点(水利骨干工程),二个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四个同步(水利骨干工程、土地平整、住宅建设、产业培育)”的原则,全面推进各项工程建设。其中水利骨干工程于2013年5月达到通水条件,新改建渠道78公里、提水泵站3座、随渠道路61.7公里,年供水量3000万立方米,可灌溉农田8.6万亩,为实施“下山入川”工程提供了可靠的水源保障。2012年以来,相继规划建成了感恩新村社区和阳光新村社区,新建移民住宅1953套,搬迁移民9516人。今年,整合资金3.43亿元,新建4号移民点和2号移民点,搬迁移民1万人。

  为确保黄花滩生态移民暨扶贫开发项目顺利建设,古浪县按照“统一规划、集中投入、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和资金性质、投资方向、管理部门、管理程序、管理办法“五不变”的原则,打破行业界限和部门分割,加大项目资金整合力度,集中财力办大事。凡是和扶贫开发有关联、靠得上的项目,都集中向“下山入川”工程倾斜。“下山入川”工程实施以来,争取专项投资3亿元,用于水利骨干工程建设;县上累计整合国家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公租房建设、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河西走廊高效节水项目、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易地占补平衡、农业综合开发、人畜安全饮水工程、乡村道路建设等项目资金近2.74亿元,群众自筹1.9亿元,用于移民住宅建设、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

  为使“下山入川”贫困群众实现稳定脱贫,古浪县将日光温室、暖棚建设、良种畜引进、贷款贴息等国家和省市产业扶贫资金集中用于扶持贫困群众发展主体生产模式,对移民区日光温室每亩奖补3万元,养殖暖棚奖补6000元至8000元。搬迁群众根据经济条件和自身产业基础,积极发展日光温室、肉羊育肥、獭兔养殖产业,一步到位培育现代设施农牧业。同时,为加快移民区农业产业化进程,探索“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户+基地”经营模式,引进内蒙古东达蒙古王集团、北京丰民同和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扶持建设长庆现代农业产业园辐射带动移民区群众加快发展脱贫致富产业。目前,感恩新村社区按照“322”(户均3亩经济林、2亩设施农牧业、2亩高效节水田)模式,发展特色林果业2800亩,建成全钢架日光温室200座,养殖暖棚740栋,饲养羊9100多只,獭兔1万多只,今年计划再建设日光温室300座、小拱棚300座以上、养殖暖棚200座;阳光新村社区按照“222”(户均2座养殖暖棚、2亩特色林果、2亩饲草地)模式建成养殖暖棚116栋、589亩,今年将由群众自主选择建设暖棚羊舍和獭兔棚,主体生产模式已成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

  古浪县在坚持抓好移民住宅建设的同时,同步推进水、电、路、渠、林等基础设施和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努力把项目区打造成节水灌溉示范区、生态移民扶贫开发和双联富民行动样板区。在感恩新村社区、阳光新村社区建成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和标准化卫生室各1所,为移民住宅全部配套了卫生厕所;建成乡村体育惠民工程及健身场地2处,农家书屋2个。投资6300多万元,配套支渠8公里,供水工程管道34公里,建成蓄水池2座,埋设PVC管道12.9公里,铺设滴灌管打道88.9公里;配套主干道路14.8公里,硬化次干道及巷道70多公里;架设10千伏供电线路55公里,0.4千伏供电线路33公里,变压器50台。投入资金380多万元,在移民区完成防风固沙林3000亩,治沙造林3000万亩,社区及周边绿化648亩,通道绿化15公里,栽植各类苗木200多万株。

  为了切实解决贫困群众自身积累有限、产业发展资金缺乏的突出问题,古浪县紧紧依托全省开展的双联惠农贷款、草食畜牧业和设施蔬菜产业发展贷款,在建立4家便民金融服务站,消除金融服务空白乡镇的基础上,成立了7家便民服务点、19个扶贫互助社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坚持银政联合、协同作战,联合办理、一条龙服务等措施,加快贷款速度,扩大贷款覆盖面。同时,实行“三集中”贷款模式,组织县乡村干部进村入户、上门服务,对群众贷款需求集中开展调查;从县财政局、扶贫办、农牧局等相关部门抽调工作人员,“一站式”办公,为群众集中审批贷款;在金融机构各营业网点设立惠农贷款专柜,为群众集中发放贷款。近三年,累计发放各类惠农贷款20亿元,其中为“下山入川”贫困群众放贷1亿多元,户均3万元以上。在信贷资金的支撑下,“下山入川”群众脱贫致富产业迅速壮大,特别是以肉羊育肥为主的设施养殖业规模迅速扩大,贫困群众来自设施养殖业的收入占到纯收入的35%以上。今年,争取发放各类贷款18亿元以上,重点扶持黄花滩生态移民区群众发展设施养殖业。(作者马顺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