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浪长城资源靓“容颜”富“内涵”保护利用双兼顾
图为甘肃武威市古浪县境内的汉长城遗存称沟台壕堑。(资料图)甘肃省文物局供图
中新网兰州6月19日电 (记者 冯志军 李亚龙)组织千名徒步爱好者参加长城徒步走,开展长城图片流动展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长城文化宣传和保护,成立基层长城保护宣传队……近年来,拥有百余公里汉明长城资源的甘肃武威市古浪县不断加大保护力度,并持续对长城靓“容颜”富“内涵”,推动其活态传承。
古浪县地处甘肃河西走廊东端,为古丝绸之路要冲,是青藏、蒙新、黄土三大高原交汇地带,自古就以“驿路通三辅,峡门控五凉”的重要地理位置而闻名。其境内汉长城总长度73公里,实存包括壕、墙体、烽火台共38公里,基本呈南北走向;明长城总长度150.9公里,分为明正德年间和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修筑。
图为6月中旬,甘肃武威市古浪县境内的明长城遗址。 冯志军 摄
从最初为了边防安全而建的汉明长城,曾在长期维护、规范丝绸之路经济、文化交流秩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拥有近20年文物管护经验的古浪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干部杨文科看来,经历了千百年的风吹雨打之后,这些矗立于茫茫戈壁滩上断断续续的长城遗址并未失去“价值”,且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
长期以来,古浪县境内的长城面临着历代地震对夯土筑造的长城形成破坏,同时酥碱、潮湿,以及乌鸦、老鼠、虫子等动物掏蚀墙体,墙体上生长植物等因素,都对墙体形成潜在危害,加之风吹雨蚀、昼夜温差等影响,久而久之导致墙体形成片状剥蚀、冲沟、裂隙、坍塌凹进、掏蚀等病害,最终垮塌。
而对长城更大的隐患来自人为因素。近几十年来,由于古浪人口发展较快,许多地方拆除长城,平整土地。特别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些农民认识不到长城的重要价值,或铲削墙土,当作肥料;或在墙体上掏挖洞口,开辟便道;或靠长城墙体开荒种田,引水灌溉,种植作物;或依墙体修建猪羊圈舍,对长城形成致命危害。
图为6月中旬,甘肃武威市古浪县境内的明长城遗址烽火台。 冯志军 摄
杨文科说,后来,随着《文物保护法》《长城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出台,长城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许多单位和个人都认识到长城的重要价值,破坏长城的行为逐渐减少,破坏案例不断降低。
2019年6月19日,甘肃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披露,作为中国首个关于长城保护的省级专项法规——《甘肃省长城保护条例》,将于7月1日起施行。
实际上,业内的保护探索一直在进行。近年来,古浪县就针对长城保护已建立县、乡、村三级管护责任体系,县、乡两级设立了文物保护管理委员会,涉及的村组设立保护管理小组,并聘请义务保护员开展长城日常巡查管护,由此实现“每一段长城都有人看护”。
令杨文科欣喜的是,通过近些年持续宣传,长城沿线的民众不仅自觉树立保护长城意识,还主动参与到长城保护行动中,有的甚至成为义务文物保护员,闲暇之余主动巡查长城安全,保护老祖先留下来的这些珍贵文化遗产。
根据当地计划,今年在泗水长城实施保护利用设施项目,对泗水至土门8座烽火台进行修缮。结合此项目,将修一些巡查观光道路和停车场,既便于文物保护管理,也便于民众参观,通过这种方式探索文物和旅游相结合的模式,让文物活起来。(完)
甘肃新闻网 【编辑:史静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