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古浪县推进下山入川生态移民工程纪实
原标题:高深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最佳路径
古浪县推进下山入川生态移民工程纪实
马顺龙
从2011年开始,古浪县按照武威市委提出的下山入川生态移民工程部署,大规模搬迁南部山区困难群众,从根本上解决了搬迁群众就医难、行路难、上学难、增收难等一系列问题,走出了一条高深山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新路子,实现了房屋统一设计、产业统一开发、基础设施统一配套、生态环境统一治理和“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目标,至2014年底,全县从高深山区搬迁移民达3.54万人,其中整村整组搬迁移民1.7万人。下山入川后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人均纯收入由搬迁前的1500多元增加到3500元—5000元左右。
古浪县委书记李万岳说,三年多实践证明,市委书记火荣贵经过深入调查研究,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提出并深入实施的“将海拔在2800米以上深山区的贫困农牧民全部搬到川区,从根本上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对居住在海拔2500米以上,生存条件特别差的群众也要逐步实施搬迁”。这项决策是非常正确的,是高深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最佳路径。
正确决策得民心
2011年3月6日,对古浪县十八里堡乡铁柜山村村民来说,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日子,也就是从这一天起,他们的生活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这一天,武威市委书记火荣贵来到铁柜山村。为让这里的群众搬出大山过上更好的生活,火荣贵提出:“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抓好高深山区农牧民搬迁工作,一定要下决心把这里的群众从山区搬到川区,切实解决山区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过上更好的生活。”
铁柜山村处在古浪县高深山区和浅山干旱山区,海拔2700米,这里交通不畅,群众出行不便,使山区群众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受到极大的制约,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仅有900多元,成为武威市农民收入最低的村。同时,由于山高路险,群众居住分散,上学难、看病难更是这些村的大问题。
从当年4月开始,古浪县委、县政府积极贯彻落实火荣贵书记的指示精神,制定详细实施方案,做好宣传发动工作,首先将铁柜山村居住在高山区域的70户367人列入搬迁对象。为彻底解决铁柜村贫困问题,将铁柜村的群众搬迁到条件相对较好的川区黄花滩乡金滩村。这里靠近金色大道,属井灌区,气候、水土资源、交通等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就医、就学方便。经过5个月的努力,在黄花滩乡金滩村,铁柜山生态移民项目新建的70户砖木结构的瓦房完工,春节前后全部搬迁入住。
2015年1月上旬,记者走进古浪县十八里堡乡铁柜村老村庄遗址,昔日黄土裸露的山坡变绿了,曾经风起尘扬的沟壑长草了。人走出去了,大山的负担也减轻了,生态自然修复的进程也加快了。据介绍,群众搬迁后,县林业部门组织人员种植了多年生披碱草、老芒麦、黑麦草,一年生大燕麦、小黑麦、紫花苜蓿、黄花苜蓿等牧草植物,由于没有人为干扰,植被较快恢复,生态一天比一天好了。当地植被由原来搬迁前的10%提高到了现在的35%以上。随着植被不断恢复,水源涵养功能也得以提高。
记者下山来到十八里堡乡铁柜山村农民下山入川新建的村庄——黄花滩生态移民区,一排排崭新的砖瓦房映入眼帘,紫红色的彩瓦屋顶分外耀眼,干净的玻璃窗户闪闪发亮,水泥路宽敞洁净。
在村民李生鹏的家中,记者看到的是5间砖瓦房收拾得干净整洁,屋内沙发、茶几、电视、冰箱应有尽有。“以前在山上住的时候,做梦都没想到能住上今天这样的好房子。”李生鹏说,“搬到川区,住上了新房子,致富门路也多了,只要勤快,日子就会一天比一天好。”
现如今,村民出行有平坦笔直的公路,孩子上学有环境优美的学校,就医有近在咫尺的医院,居住有宽敞明亮住宅。移民群众积极发展“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按照户均3亩经济林,2座养殖暖棚,发展经济林232亩,玉米230亩,养殖暖棚140座。还就近发展加工、运输、建筑、餐饮、商贸等二三产业,以多种经营,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
移民搬迁“挪穷窝”
下山入川拔穷根,治穷致富奔小康。古浪县十八里堡乡铁柜山移民搬迁项目的实施,拉开了古浪县下山入川生态移民工程的帷幕。
古浪是全省18个干旱县和43个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贫困面达47.4%,特别是居住在海拔2500米以上南部高深山区的贫困人口近5万人,行路难、饮水难、上学难、看病难等问题十分突出,且因灾因病返贫现象严重,扶贫攻坚任务异常艰巨。
古浪县按照武威市委“下山入川、治穷致富”的工作思路,迅速谋划、争取了生态移民暨扶贫开发黄花滩项目,计划利用景电二期古浪灌区节约水量开发黄花滩闲置土地8.62万亩,以金色大道为中心线,在地势平坦,交通便利的省道308线、金色大道和民调渠沿线、通乡油路之间规划建设10个中心村,每个村900—1000户,5000多人,搬迁南部山区4万多贫困群众下山入川。生态移民暨扶贫开发黄花滩项目分三大部分,其中,水利骨干工程投资3.75亿元,田间配套工程投资10.31亿元,移民搬迁安置工程投资3.81亿元。通过实施生态移民和培育特色产业,力争在5年内,将南部山区贫困群众整建制、大批量搬迁到项目区,支持搬迁群众围绕“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的主体生产模式,发展壮大增收致富产业,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努力将该区域打造成为节水灌溉示范区,设施农业样板区,易地扶贫开发综合示范区,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为确保项目顺利建设,古浪县在积极争取省市项目支持的同时,按照“统一规划、集中投入、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和资金性质、投资方向、管理部门、管理程序、管理办法“五不变”的原则,打破行业界限和部门分割,加大项目资金整合力度,集中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凡是和扶贫开发有关联、靠得上的项目,都集中向“下山入川”倾斜,放大资金效应。“下山入川”工程实施以来,争取3.75亿元用于水利骨干工程建设;县上累计整合国家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公租房建设、整村推进、河西走廊高效节水项目、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易地占补平衡、农业综合开发、人畜安全饮水工程、乡村道路建设等项目资金近5亿元,用于移民住宅建设、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
夯实基础“变穷貌”
2011年11月初开始,古浪县按照“一个重点(水利骨干工程),二个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四个同步(水利骨干工程、土地平整、住宅建设、产业培育)”的原则,全面推进各项工程建设。水利骨干工程于2013年5月达到通水条件,新改建渠道78公里,提水泵站3座,随渠道路61.7公里,年供水量3000万立方米,可灌溉农田8.6万亩,为实施“下山入川”工程提供了可靠的水源保障。
突破交通、就医、上学、看病等瓶颈制约是推进扶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古浪县坚持在移民住宅建设的同时,同步推进水、电、路、渠、林等基础设施和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着力将移民点打造为市县乃至全省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样板。先后投入3000多万元,建成初级中学1所、小学3所、幼儿园2所;在感恩新村社区、阳光新村社区建成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和标准化卫生室各1所,新建卫生厕所2000所;建成乡村体育惠民工程及健身场地5处,农家书屋10个。投资6300多万元,配套支渠8公里,供水工程管道34公里,建成蓄水池2座,埋设PVC管道12.9公里,铺设滴灌管88.9公里;配套主干道路14.8公里,硬化次干道及巷道70多公里;架设10千伏供电线路55公里,0.4千伏供电线路33公里,变压器50台。投入资金380多万元,在移民区完成防风固沙林3000亩,治沙造林3000万亩,社区及周边绿化648亩,通道绿化15公里,栽植各类苗木200多万株。形成了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的格局,真正成为集新农村住宅建设、特色产业培育、生态建设保护、公共设施配套为一体的高标准移民搬迁综合示范点。
古浪县下山入川生态移民工程实施以来,先后建成了感恩、阳光、黄花滩、高峰、马路滩、金滩、圆梦等7个移民村。其中,2012年实施的第一个移民村——感恩新村社区,整合资金1.3亿元,群众自筹0.9亿元,新建住宅918套,搬迁贫困群众918户4416人;2013年实施的第二个移民村——阳光新村社区,整合资金1.44亿元,群众自筹1亿元,沿金色大道南北两侧建设A、B、C三个小区,新建住宅1035套,搬迁贫困群众1035户5000人。2014年实施的圆梦新村社区,总投资2.85亿元,新建移民住宅1000套,计划搬迁古浪南部高深山区贫困群众1000户约5000人,同步配套各项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9月初已全部建成。来自新堡、干城、横梁等10个乡镇的1000户山区群众春节前全部入住新房。移民住宅建设根据搬迁群众的经济条件和意愿,分多种户型供群众自愿选择,使他们脱离了穷山窝,融入了新农村,获得了新生活。
加强对移民群众的服务管理,对于移民群众尽快脱贫致富至关重要。古浪县以感恩新村社区为试点,积极创新移民村社会管理和服务模式,建立了符合移民点实际的社会服务管理体系。筹资建成集农民培训、文体活动、卫生室、村两委办公为一体的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将惠民政策、农民培训、矛盾调解、法律服务等涉及民生的服务集中办理,充分发挥组织群众、教育培训、传播文化、便民利民功能;成立了移民村社区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和社区总支部委员会,由社区居民直接选举产生居民委员会,通过“两推一选”方式产生党总支书记;探索推进网格化管理试点,将住宅小区划分为若干个网格,配备网格管理员、信息员、矛盾调解员和政策宣传员,将人、房、事、物、组织全部纳入网格进行管理,构建了人——户——网格——社区上下贯通的服务管理渠道。实施气象灾害预警暨广播电视“村村响”工程,设立乡村广播室,及时向移民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农业技术、法律法规,积极引导移民群众,提高移民群众的能力素质。
主体模式“改穷业”
为使下山入川的贫困群众实现稳定脱贫,古浪县强力推行“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将日光温室、暖棚建设、良种引进、贷款贴息等国家和省市产业扶贫资金集中用于扶持贫困群众发展主体生产模式,对移民区日光温室每亩奖补3万元,养殖暖棚奖补6000—8000元。搬迁群众根据经济条件和自身产业基础,分别发展日光温室、肉羊育肥、獭兔养殖产业,一步到位进入现代设施农牧业。
为解决下山入川农民群众发展设施农牧业和特色林果业资金短缺问题,古浪县依托妇女小额贷款、双联惠农贷款、草食畜产业贷款和住房贷“四大贷款”平台,坚持银政联合、协同作战,联合办理、一条龙服务等措施,加快贷款速度,扩大贷款覆盖面。在建立4家便民金融服务站,消除金融服务空白乡镇的基础上,成立了7家便民服务点和22个村级贫困村发展互助资金协会,投入2100多万元,成立了小额担保公司,真正把银行设在了贫困群众的家门口。同时,实行“三集中”贷款模式,组织160多名干部进村入户、上门服务,对群众贷款需求集中调查;从财政、扶贫办、农牧等部门抽调业务人员,“一站式”办公,为群众集中审批贷款;在金融机构各营业网点设立惠农贷款专柜,为群众集中发放贷款。累计为14600多户贫困户发放妇小贷、双联贷、双业贷等各项惠民贷款近30多亿元,其中为下山入川的贫困群众放贷1亿多元,户均3万元以上。在“三大贷款”的撬动下,下山入川群众脱贫致富产业迅速壮大,特别是以肉羊育肥为主的设施养殖业规模迅速扩大,贫困群众来自设施养殖业的收入占到纯收入的50%以上。
为加快移民区农业产业化进程,古浪县积极探索“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户+基地”经营模式,引进内蒙古东达蒙古王集团、北京丰民同和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扶持建设长庆现代农业产业园辐射带动移民区群众加快发展脱贫致富产业。目前,6个移民村已建成设施农牧业8300多亩,羊饲养量达到11.8万只,户均30只左右。其中,感恩新村社区按照“322”(户均3亩经济林、2亩设施农牧业、2亩高效节水田)模式,发展特色林果业2800亩,建成全钢架日光温室200座,养殖暖棚740栋,其中建成牛羊养殖棚716座1207亩,完成投畜1.3万多头,建成獭兔养殖棚24座,养殖獭兔1.5万多只;阳光新村社区按照“222”(户均2座养殖暖棚、2亩特色林果、2亩饲草地)模式建成养殖暖棚116栋、589亩,今年将由群众自由选择建设暖棚羊舍和獭兔棚,设施农牧业已成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
提升素质“拔穷根”
高深山区农民群众文化素质相对较低,自我发展能力较弱,由传统农民转为现代农民,一时难以适应新的生产生活方式。
为有效提高移民素质和技能,古浪县依托雨露计划、阳光工程,启动实施了“千人万亩、千人万棚”农业技术培训工程,以农村实用技术和现代设施农业技术为培训重点,采取“送出去学、请进来教、招回来训”的方式,集中对移民区群众和农业技术人员进行獭兔养殖、皇冠梨栽培、舍饲养羊等技术培训,使移民群众尽快掌握种植、养殖方面的关键性技术。同时,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万名科技人员进万棚”活动精神,将农业系统技术人员、乡镇农业技术人员、村科技助理员、农民技术员“四支队伍”向移民区和重点产业发展区倾斜,选派科技人员驻村入户,实行包棚责任制,建立科技指导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技术服务网络,为群众发展特色产业进行跟踪服务。三年来,全县累计培训“下山入川”移民近3.5万人次,有力地提高了移民群众自我发展的能力,使每户移民都掌握了一至两项实用技术,掌握了一项以上致富技能。
古浪县坚持把“两后生”输转培训作为教育移民的主要举措,广泛宣传发动,严格落实补助资金,积极创新培训方式,依托甘肃省“两后生”职业教育集团和省内外中高等职业技能培训院校,鼓励贫困家庭学生接受职业技能培训。通过2—3年培训,达到人均掌握一门基本技能技术的目标,从而在异地实现就业安置,累计输转教育移民3200人。依托新型城镇化建设,积极鼓励贫困群众下山进城、进镇,通过供养子女就学,从事服务、商品销售等行业,实现贫困群众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变,有力地促进了贫困群众的转移就业,累计向城镇转移移民1700多人。
古浪县在继续实施下山入川生态移民工程的同时,将统筹做好南部山区留居群众产业发展规划和收缩居住工程。针对移民搬迁后留居的群众,按照户均2座棚,养羊100只以上,人均4亩马铃薯,4亩优质牧草的目标,到2016年,在南部山区扶持发展设施农牧业0.9万亩,累计达到1.8万亩;优质牧草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全膜双垄沟播马铃薯稳定在15万亩;山区群众收入达到8800元以上,年均增长38.96%。同时,规划对移民搬迁后居住分散的群众实施收缩居住,在公路沿线、乡镇政府驻地和农电、人饮等条件适宜的地方规划收缩居住点,集中安置不能纳入移民规划和不愿意搬迁的农户。对有条件的区域统一规划建设新农村居住区,整合发改、财政、交通、水务、扶贫、农电等相关部门资金,积极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扩大服务效应,降低建设成本。对没有新建条件的区域,先编制规划,及时拆除已搬迁户的破旧房屋和院落,通过逐步发展,逐年改造的方式,促进群众集中居住,切实改善留居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