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浪县“下山入川”扶贫工程见闻

18.11.2014  15:47

  牵住“牛鼻子”异地“拔穷根”

  ——古浪县“下山入川”扶贫工程见闻

  记者 马瑜 朱宇鲲

  “拉羊皮不沾草,要想吃饭沙压田”。一句民谣道出了古浪南部山区农民生活的贫困和艰辛。由于海拔高、山大沟深、干旱少雨、交通不便,这里成了全县最穷的地方。可谁能想到,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这里的农民竟然甩掉了“贫穷”的帽子,他们住上了砖瓦房,用上了自来水,看病上学不出村,还有了自己的种植养殖产业,挣到了票子。这种变化得益于该县实施的“下山入川”生态移民暨扶贫开发项目,这个项目牵住扶贫开发的“牛鼻子”——基础设施建设,让南部山区的农民彻底“挪穷窝”“拔穷根”“改穷貌”。目前该项目已成为全省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生态移民基地,古浪县打好扶贫攻坚战的经验和做法也得到了中央有关部门和省上领导的高度关注和肯定。

  住上了砖瓦房、用上了自来水,白天柏油路、晚上有路灯,看病不出村、上学几分钟,村民们说起新家无不跷起大拇指在古浪县东北部,距离县城50公里的地方,有一片占地8万多亩的荒滩,名字叫黄花滩。初冬时节,记者驱车前往这里采访时发现,寂寞和萧瑟了多年的黄花滩,一切都不再静悄悄。笔直宽阔的马路边,西靖乡感恩新村社区几个红色大字格外耀眼,进入占地6000多亩的新村社区,到处是一番热气腾腾的景象:900多套新瓦房整齐划一,勤快的家庭主妇们正在自家院子里准备过冬的蔬菜;平整的柏油马路上小轿车、大货车、三马子来往穿梭,送货、拉菜,忙得不亦乐乎;社区幼儿园、卫生所里,各种服务设施一应俱全。记者走进村民田秀成的家,看到客厅里摆放着三开门的冰箱、大屏幕的液晶电视,自己安装的地暖设备让房子温暖如春,田秀成告诉记者,他原来居住在黑松驿镇萱麻河村,那里山大沟深,交通十分不便,孩子上学要40分钟的路,去村卫生所看个病也要走一个多小时,遇到雨雪天气只能困在山中。现在住在这里,马路宽、路灯亮、自来水通到了家里,看病、上学只走几分钟的路,生活方便、心里畅快!据了解,田秀成原打算移民搬迁到酒泉玉门去,可他到这里“考察”了一番后,发现这里的条件更好,决定留在这不走了。

  据西靖乡乡长胡天平介绍,感恩新村社区是“下山入川”工程的第一个“移民新村”,2012年年底建成后已入住群众918户4416人,去年在充分借鉴感恩新村社区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第二个“移民新村”——阳光新村社区建设破土动工,11月建成,这次新建住宅1035套,搬迁贫困群众5000余人,除了学校、卫生所等配套设施外,还建设了敬老院、村级活动场所,乡政府也搬迁至此,我们采访时,正逢乡政府搬家。胡天平说,到今年年底,第三个“移民新村”——圆梦新村也将交付使用。仅这三个新村就安置山区群众1.5万余人。

  据了解,整个“下山入川”工程计划修建10个移民新村,到2016年安置南部山区群众6万余人。

  建棚子、抓票子,大棚蔬菜、暖棚养殖,让土坷垃里找食、无一技之长的农民们成了种菜专家和养殖大户, “当年下山、次年脱贫、三年致富”的目标正在变成现实

  告别了穷窝,还要有持续发展的特色产业、稳定的有保障的收入,才能彻底铲除“穷根”、防止返贫。黄花滩上的移民们不仅居有所,而且有产业,实现了从“输血”式扶贫到“造血”式扶贫的转变。

  记者在采访中看到,在几个移民新村,最醒目的建筑除了群众的住房外,就是各类种植和养殖大棚了。这些棚子,外表普通,里面却蕴含着巨大的财富。在感恩新村社区,记者走进村民崔福志的蔬菜大棚,看到熟透了的西红柿压弯了枝头,密密匝匝,掰开一尝,瓤沙汁多、酸味适口。崔福志告诉记者,去年7月他才开始在棚里种菜,去年第一茬西红柿收入就在1.2万元,今年春节套种西瓜,收入6000元,6月后种第二茬西红柿,目前采摘已接近尾声,今年仅这一个棚,粗略算一下收入就在2万元。老崔说,原来在老家,都是坡地,种些小麦、豌豆、胡麻,一年的收成也只够全家的口粮,没有其他的任何收入。搬到这里种大棚效益这么好,崔福志今年准备再承包一个棚,大干一场。在感恩新村社区我们还碰到了来此收购西红柿的牡丹江客商徐秋礼,他说,来这里已经一个多月了,每天收购的量都在1万斤以上,徐秋礼说,他从事这项生意已经有十年了,全国各地到处跑,这里的西红柿品质最好,硬度、亮度、果形都是一流的,产品销往上海、广州、杭州等地。据了解,目前整个移民区已建成日光温室398座,感恩新村、阳光新村、圆梦新村年内均能达到人均两座棚的目标。

  这里不仅大棚种植形成规模,暖棚养殖也渐成气候,阳光新村社区党支部书记王发乾是这里的养殖大户,目前他的养殖场占地64亩,投资170多万元,养牛20头、羊600多只、獭兔4000多只,原先居住在黑松驿镇萱麻河村的王发乾一直都有把养殖产业做大的想法,可苦于老家海拔高、地势陡,没做起来,这次移民搬迁给他带来了机遇。王发乾不仅将自己的产业做强做大,还带动全村的人共同致富,由他牵头成立的发乾养殖合作社,给广大群众咨询信息、推广销路,农民的积极性非常高,目前仅这一个社区就建成养殖暖棚800多座,还有380多户农民报名准备建棚,到年底全村一半以上的人家都将搞起养殖业。

  整合各类项目资金、搞好各类服务培训,县委县政府“集中火力”,把这个移民基地当做全县的特区来办,呈现出了规模大、速度快、主体产业模式突出等特点

  2011年规划、2012年建设,到现在已让从未走出大山的农民们脱贫致富。古浪县的这场扶贫攻坚战为何能打得如此漂亮?县委书记李万岳向我们道出了原委。

  首先是整合各类项目资金,全方位补贴农民。县上将中央、省上以及市里有关易地移民搬迁、扶贫整村推进等多种渠道的项目资金进行整合,在农户搬迁建房、建大棚时给予补贴,同时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尽可能做好田间配套工程、土地平整、绿化、水、电直通大棚等工作,据初步统计,凡移民搬迁的农户,每家每户享受到的各类补助高达8万元。

  除了各种补贴,金融扶持也很“给力”。为了打通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获得发改委、农牧、扶贫、财政及各大银行的支持后,县上积极协调双联贷款和“双业(草食畜牧业和设施蔬菜业)”贴息贷款,加大各种惠农贷款放贷力度,每家农户贷款的额度都在5万元-10万元,目前已发放各类贷款16亿元。

  各类“贴身式”“保姆式”的技术培训和服务也让对现代种植养殖技术一窍不通的农民们开了窍,县上将所有的农业技术人员集中起来,4个人包一个村,十天一轮换,从蔬菜的起垄、消毒到暖棚的调温、沼气的使用,一一给农户手把手地教,他们还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邀请甘肃农业大学、省农牧厅的专家现场讲课,组织农户代表到景泰、武威等地学习取经。除了产前、产中服务,产后销售这块的工作也很到位,他们与武威东大集团、山东寿光专业合作社建立了长期的供销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