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古典诗词是一种令人担忧的“去中国化”

12.09.2014  17:18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要有前瞻性考虑的,既不能服务于教师的方便,也不能屈从于功利性的减负。学校教育通过压缩古典诗词内容,这是一种令人担忧的“去中国化”。

  作者:张梅

   张梅 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

  “上海一年级语文新课本删去全部古诗”这件事,随着习近平在北师大参观时提出不赞成、反对“去中国化”这样的议题,近日益发成为全民瞩目的焦点。

  笔者以为,这涉及到我们对一个基本问题的认知,就是所谓的“中国特色”,究竟包含着怎样的内涵?我想,当代的“中国特色”指的是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在近代历史中经历了巨大变动之后,各种外情内因的推动下,逐渐形成的中国各方面的独特现状。积淀在整个中华民族社会文化里的深层基因,结合着与世界接轨与转型的努力,使我们的今天形成这样一种特殊的现状,有些东西无法急于求成,也不能平行复制其它国家的经验。我们要做的,首先是越过五四后的文化断层,了解我们自己的历史与文化。

  古典诗词是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又是幼童培养语言能力、学习记诵的范本,重要性是毋庸赘言的。古典诗词之于启蒙学习的重要性,当从汉字的独特性说起。汉字属于表意文字,与只要幼童学会说话、记住几十个字母即可顺畅使用的表音文字有很大区别。汉字写起来虽繁复,但从象形视觉上和偏旁部首的意义归纳上,都可以锻炼孩子的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汉字的这种独特性,使得中国人学习说话就比字母语言国度的人难很多,自然智力也就启迪的早。同时,汉语分四声,不同声调具有区别词义的作用,尤其是工整对仗的古诗,格式均齐,读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特别适合幼童习记,培养他们对中国古典文化最初的审美启蒙认知。这种韵律感与诗句的视觉均衡美感,是声调不能区别意义、单词长短不齐的字母语言所无法比拟的,也就是说,汉语古典诗词的学习,对于国人的智力启蒙教育非常重要。

  日前,上海市教委出于教育减负的考虑,将小学一年级语文新课本中的古诗全部删去,此事引发了公众的高度关注与质疑。上海市教委的回复是,教材编写组做了很多实际调研工作,以降低认字率等数据来说明删掉古诗带来了教学上的方便,并指出学校会在“课前两分钟、语文拓展课和学科活动等”这样的非教学时间内断断续续放诵读录音,让孩子们听听读读,古诗教育并没有完全退出。

  要给中国孩子的学习减负,还孩子们一个真正的童年,这是一件好事。但是要想做到真正有效减负,要研究的首先是升学的考核标准。许多重点中小学都对有一技之长的孩子有加分,所以学习音乐绘画书法舞蹈已经成为望子成龙的父母给孩子额外安排的必修课。说到底,这是一个人口膨胀、竞争激烈所引起的危机意识导致的社会问题。父母担心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所以只要升学竞争机制不减负,特长班就不能减负。这时不调整教育理念与教育资源,反而减掉最能培养孩子性情与对古典文化的认同感、易诵易记的古诗,这是否有本末倒置之疑呢?

  上海市教委对此的回复是,教材编写组做了很多实际调研工作,提供了许多数据,证明教材中删掉古诗在教学上是如何方便,并且会在“课前两分钟、语文拓展课和学科活动等”这样的非教学时间内断断续续放诵读录音,让孩子听听。但是,时间这样散碎,两分钟两分钟的,如果既不进行串讲,也不考试,只是被动的听听,对孩子能起到多大的学习古诗的影响?

  在教材中删去古诗的目的是“希望减少学生不必要的认读和记忆负担,也给老师更多的发挥空间。”教委的答复令人惊讶,在认读方面“必要”与否的标准是根据什么界定的?根据教师的教学方便?根据对古典诗词在当今社会的轻微地位?教学的目的究竟是为了让孩子受益,还是为了服从整个教学流程的方便?“课文篇目过多、部分课文篇幅过长、带读字过多”是他们进行此次教学改革的原因,而一年级教材被删掉的八首古诗,存在“篇幅过长、带读字过多”的现象吗?

  当孩子开始学习认识世界、把握语音与意义之间的逻辑联系的时候,教他们诵习朗朗上口、有节奏的儿歌与诗词,本身就是一个开发大脑存储与理解信息能力的过程。汉字笔划复杂,书写略繁难,但这正是我们文明中骄傲的一部分,古诗以最形象的方式使孩子们慢慢接触汉语特有的文法,对每个中国人的审美与认知能力的开发,是非常重要的。

  教育减负向古诗开刀,反应出许多深层次的问题。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无论在哪个领域要进行改革和减负,最先被减掉的,往往不是最大的弊端,而是最弱势的、被视为最无用的元素。各种弊端积习已久,形成强大惯性甚至既定利益集团,难以下手,所以教育减负要从哪个学科、哪个领域开刀,这个思路本身就说明了对这个学科领域的轻视。许多教师和家长担心这会释放一种“古诗不重要,学不学无所谓”的信号,不是没有理由的。

  上海市教委希望减负后给孩子更多的时间进行自由阅读,这是好事,但向古诗开刀就令人忧虑了。孩子要对什么事情感兴趣,是需要教育去引导的。孩童往往好游戏喜娱乐,自主选择在课余时间阅读古典诗词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这样等于把这个引导教育的责任推给父母了。这次古诗退出一年级教材会引起这么大的舆论风波,说明接受过小学古诗教育的多数年轻家长,还是觉得这是每个中国人开始学习语文时必不可少的内容,其它的花样可以减负,古典诗词却不能。课堂教育减负的背后,是许多家长需要增加自己的负担,去填补这个必要的教育环节了。

  此外,这种教改的效果如何,也令人存疑。当代中国,越是大都市,竞争越激烈,家长的危机意识也越强,对启蒙教育也越看重。许多古诗其实在孩子们上学前即已记诵在心,负担早已前移,突然中断一年古诗教育,效果是有点一厢情愿的。比如这次被砍掉的王之涣的《登鹳鹊楼》,意思浅显易懂,以形象的方式讲述朴素的人生哲理,一年级的孩子已经有了相当的理解能力,单单只是听录音、不加讲解,不容易让孩子们了解到前两句写景的好处,也迟滞了审美能力的开发。

  此次教材删减古诗,还会引发一些潜在的连锁问题。在上海这样的大都市,许多接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父母对这种现象不满,可能会自己承担额外的教学。但是一旦上海的这种做法被认为教学效率高,引起各地的风行仿效,那么许多打工子弟的基础教育可能就会缺失了。这将进一步造成基础教育的导向不明确,资讯不平衡等问题,这是更令人担忧的。

  总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要有前瞻性考虑的,既不能服务于教师的方便,也不能屈从于功利性的减负。小学阶段选入教材的古典诗词不但意象鲜明、朗朗上口、言浅义深,也就是易于“”;同时通过老师的讲解,可以培养学生对汉字与汉语文化的认知,开发形象思维能力,引导审美情趣,也就是益于“”。汉语的超方言性,对中国这样地域辽阔、方言众多的大一统国家是有凝聚性的。古典诗词最全面的体现了汉字特殊的形体音意的民族特点,各地教材的基本统一,使我们受到同样的基础教育,走到哪里都是有共同语言的华夏子孙。现在兴起的国学热,说明在这种消费文化时代,年轻家长们普遍意识到了需要让孩子学习点真正能给他们留下点什么的东西。而学校教育反而通过压缩古典诗词内容,隐隐释放着传统文化不如数学、英语重要的信号,这是一种令人担忧的“去中国化”。

  http://opinion.china.com.cn/opinion_89_109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