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迁:几代人的电影记忆

28.09.2014  17:22

    第23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在兰州拉开帷幕,多部国内外优秀影片轮番上映,给观众带来视觉享受。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看电影已从一件令人期盼的稀罕事,演变成为一种大众消费。

    【“50后”“60后”】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物质和精神相对匮乏。看一场电影,有如久旱的秧田里下了一场透彻的雨。

    “我第一次看电影是1957年。那时候,可说是一件稀罕事,因为一个村子一年就演两三场露天电影。每逢要放映电影,讯息就像长了翅膀,十里八乡的人一窝哄赶来凑热闹。”64岁的兰州市民吴维生回忆说。

    在“50后”的记忆中,看电影是区隔于日常劳作的精神短憩,珍贵的观影机会激发了全村老少的极大热情。“当年,有人会带着板凳,早早去抢占座位,去得晚的人就惨了,要么站着看,要么上树看,要么爬到房顶上看。一块银幕布放映,有人还会跑到银幕后面看,即使呈现的画面是反的,也不在乎。”吴维生说。

    从甘肃一家事业单位退休的顾女士告诉记者,那个年代,电影除了给人们精神享受外,还会起到教化作用。“比如,《南征北战》《平原游击队》《地道战》《冰山上的来客》,基本上是爱国主义主题、表现战争题材的影片。我的爱国情素是当年看电影打下的根基。

    对“50后”“60后””来说,电影不仅打通了他们与外界的联系,而且引燃了他们未来希翼的火光。“当年,电影放映员是我青少年时期最向往的职业。”吴维生说。

    【“70后”“80后”】

    对出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人来说,看电影除了满足基本的娱乐与休闲功能外,最重要的是从电影里捕捉到时尚和潮流。

    “70后”孙爱平在甘肃农村长大。谈起十几岁看电影的事,难掩兴奋之情:“当时的露天电影院就是农村宽阔的大麦场。谁家有喜庆事,比如,老人作寿、盖新房、娶媳妇,会放一两场胶片电影。

    “夏天收完庄稼后,村里组织大家看电影。乡里乡亲纷纷拎着小板凳,手中提上一篮杏子,或抱上一个西瓜,边吃边看。干了一天体力活,有电影看,真是比过年都高兴。”孙爱平说,“只要电影一开映,一束强光打在银幕上,所有的喧嚣声戛然而止,全场肃静……

    “80后”教师小赵说,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电影类型逐渐丰富,除了战争片外,还能看到爱情片、武打片,甚至国外大片。“电影给我们带来新的理念、审美与比照”。

    当时,最流行的电影莫过于《少林寺》。小赵说,“很多男生看完这部影片深受感染,对民间武术如痴如醉,整天拿个小棍比划,口口声声喊着要闯江湖,有的孩子甚至离家出走,前往河南登封少林寺。”“不少电影明星成为大众偶像,比如,阿兰·德龙、周润发、山口百惠、三浦友和,人们开始追星,模仿他们的发型和言行举止。

    【“90后”“00后”】

    随着物质经济和精神文化不断充裕,“90后”与“00后”看电影已是一种生活方式。

    “童年时代看电影,只记得电影院是一间黑黑的大房子,观众不多,木头椅子上有红油漆喷上去的数字编号。”21岁的王哲说,“当下的观影体验是其他任何时代都难以比拟的。木头椅子换成了舒服的棉质椅。不少电影院采用3D技术。可以随手买到可乐和爆米花。实话实说,感觉去电影院观影是蛮奢侈的。

    同时,丰富多元的电影,给观众更多选择。“这几年,国产电影看的少了,偶尔有争议的文艺片或者喜剧片会去看一看,所谓的国产大片,我脑子里只有《英雄》和《卧虎藏龙》。欧美电影倒是以宏大的场面、3D的模式,以及新颖的电影理念、叙事结构、声光效果、视听感受,更加吸引新生代观众。”王哲说。

    像王哲这样的“90后”日渐成为影院的重要消费群体,对他们来说,电影院除了提供娱乐与消遣,还能满足自身社交需求。

    王哲说;“去年过年去影院看香港贺岁片,到场后发现可供选择的座位寥寥无几,原来周围皆是成双的情侣。

    “我觉得看电影是一种生活方式。”“00后”朱雅文说,“自从有了团购,周围朋友去电影院的越来越多,每逢情人节、贺岁档,电影院里观众很多。早已习惯了观众接听手机的‘画外音’,以及爆米花洒落的‘哗哗’声。”(张文静、梁军、张玉洁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