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称七成受访者吁抵制低俗闹洞房 维护伦理秩序
“闹洞房”作为婚礼的传统重头戏,在过去,具有为新人祝福和性启蒙的美好意味。到今天,全国各地都出现了不同的“闹洞房”项目,但也常因闹得太大太过,给新人和双方亲友都带来了不愉快,甚至产生矛盾。该如何看待这种婚俗?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手机腾讯网对21155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9.2%的受访者都曾经历过“闹洞房”,60.9%的受访者直言并不喜欢“闹洞房”婚俗。
60.9%受访者不喜欢“闹洞房”
调查中,79.2%的受访者经历过“闹洞房”,其中45.4%的人曾参与闹过。然而,60.9%的受访者并不喜欢这一婚俗。
今年29岁的李新丁刚在发小婚礼上做了次伴郎。他告诉记者,他参加过至少10次婚礼,但只有这次让他感觉最温馨。“双方亲朋的要求都比较随意和简单,同吃一个苹果、重现求婚场景等。在场的人都很感动,细节之中足见感情深厚。”
李新丁此前曾去内蒙古参加同学婚礼,“新郎反串、穿丝袜拉车等‘闹洞房’怪招,让新人出尽洋相,还一直耗到了后半夜”。他说,“婚姻是庄重的,新人也是纯真的,逼着他们当众脱衣服等做法,并不得体。”
民俗学家艾君介绍,传统上,“闹洞房”又称“逗媳妇”,有“三日无大小”、“闹喜闹喜,越闹越喜”之说。其起源在史学界、民俗界说法不一,现在主要有两种声音。
一是史学追溯。认为其始于先秦汉代时期。近代人杨树达引汉末仲长统《昌言》中的记载:“今嫁娶之会……显阴私于新族之间,污风诡俗,生淫长奸,莫此之甚,不可不断之也。”“从中可知,闹洞房从出现伊始,就被视为一种陋俗恶习。” 艾君说。
二是民间传说追溯。有“汉文化驱邪避灾说”,相传紫微星下凡指点宾客用嬉戏说笑声驱走洞房里的魔鬼,保护新人。还有“狩猎游牧民族征服说”,大概与北方民族的生活习性有关。“他们认为在新婚时让男人忍受棒打可以证明是一个合格丈夫。”艾君说。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民俗学家仲富兰说,关于“闹洞房”来历的说法之一,“是人们性意识的外化。人们从闹房戏妇中,表现了对异性的某种挑逗,发泄出来便可克服既羡且嫉的心理。这种对异性的态度与行为在平时是受到严格限制的,‘闹洞房’正好提供了一种机会”。
“此外,也与古代婚制有关。”仲富兰解释,封建社会盛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前男女不认识,只有等到洞房花烛夜才可一睹新娘芳容,“显然新婚之夜是陌生和难堪的。因此,闹洞房习俗可以消除两人的距离和陌生感,协调紧张气氛,起到融洽感情的作用”。
74.3%受访者认为“闹洞房”无助于促进婚姻关系
尽管“闹洞房”在传统社会的婚姻关系中具有积极作用,但在当下社会,这种作用已经不再明显。调查中,74.3%的受访者认为“闹洞房”无助于促进婚姻关系,17.0%的受访者认为会有负面影响。
现在一些地方的“闹洞房”存在什么问题?52.9%的受访者认为是闹的分寸掌握不好,造成不愉快,37.9%的受访者觉得一些做法太低俗,是对新人的侮辱。其他还有“假闹变成真为难,引发纠纷”(14.0%),“让新人筋疲力尽,得不偿失”(12.7%)。10.9%的受访者指出“长辈参与‘闹洞房’,伦理秩序混乱”。
做律师的李新丁说,“闹洞房”的分寸掌握不好,很容易造成纠纷。他曾接触过一个案子,几个伴郎借着酒意和新娘疯闹过头,被控猥亵和强奸,“最终如何认定其实对当事人已无意义,伤害都已经造成了。听说最后新郎和几个朋友绝交了,带新娘远走他乡。”
在厦门务工的宁海则,自己结婚时就遭遇过不愉快。他老家在安徽农村,结婚当天,按照当地习俗,媳妇要用自己的烟给男方几位男性长辈亲戚点烟,取接续香火之意。“他们一边抖动身体,制造难度,一边对我媳妇‘上下其手’。别的亲戚结婚时也都是这样,但轮到自己时,实在是非常恼火和郁闷。这样的羞辱让媳妇当场就翻脸了,当时就说婚不结了,我们和长辈大吵一架,直接就返回厦门了”。
周茂树在吉林一座小城市当婚礼策划和主持人,他说:“有些长辈不顾自己身份和伦理秩序,和孙子辈开起了‘荤’味十足的玩笑,真是尊严扫地。中国传统人伦关系最讲究秩序,在这样一个秩序错乱的家族里,任何人都很难有安定感。”
仲富兰认为,“闹洞房”成为社会问题,有它的历史原因。例如,我们传统社会的公共生活不发达,“所以每当遇到婚丧嫁娶一类的活动,相干与不相干的人,就将其看作是难得的社交场合和宣泄场所,无从形成合理的规则”。
“‘闹洞房’这事,从来没有达成关于底线的共识。不可否认,大多数‘闹洞房’都以喜剧收场,但闹剧、悲剧、惨剧也从来没有间断过。”仲富兰说。
调查中,70.7%的受访者直言,应该抵制低俗“闹洞房”,维护正常的伦理秩序。
受访者最期待充满美好祝福、传承传统文化的婚礼
受访者最期待什么样的婚礼?调查中,51.9%的受访者表示是“充满美好祝福的”,19.6%的受访者希望能“传承传统文化”,17.5%的受访者希望是“自由随性的”。此外还有:“和睦的”(9.9%)、“简约绿色的”(9.0%)、“充满创意的”(8.0%)、“积极的”(6.0%)、“现代时尚的”(4.5%)等。
28岁的重庆妹子向宁阳,研究生毕业后在一家国企工作,“家人催我结婚都快把我催熟了,但婚姻说到底还是自己的,可能我错过了早班机,但我不想因为急着离开随便登机。年纪越大越应该沉得住气。”
向宁阳以前希望自己的婚礼能够高大上,“跑车、红毯这些桥段都幻想过。现在我更想要温暖、和睦的仪式,把深情都放进细节里,而不是喊给别人听”。
艾君认为,近几年,随着传统民俗文化热的兴起,一些封建社会的旧风旧俗也开始在民间复苏。必须看到,我国传统文化尤其是民俗文化中,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是精华。“闹洞房”在当今文明社会,必须被赋予现代文明内涵,保护好传统婚庆的喜庆祥和主题。在坚守中华文明的基本伦理道德基础上,让中华婚俗文化不失民族性又兼有世界性,永远具有青春的时代气息。
仲富兰认为,时至今日,彻底禁绝“闹洞房”习俗,不符合现实国情与民族文化传统,关键还是要加强年轻人的法治意识与底线意识。底线意识说到底就是规则意识,不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他人,这是社会交往的基本规则。“孔老先生有过教导,‘发乎情而止乎礼’,这句话说得非常好”。
受访者中,90后占44.4%、80后占34.8%、70后占11.2%、60后及以上占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