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将取消导游年审 导游资格证终身有效

29.02.2016  10:35

  中国兰州网2月29日消息 记者2月28日从全省旅游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甘肃将促进产业融合,在全省范围内指导建设10个文化旅游产业园区、10个文化餐饮街市、10个投资过亿元的文化旅游项目,打造10台文化旅游驻场演出等一批文化旅游产品。导游资格证终身有效,导游证全国通用。

   收入翻番

   2020年全省旅游人数和收入要比2015年翻一番

  “十三五”时期,全省旅游业发展将加大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等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全力推进全域旅游,全面提升旅游的可进入性、可驻足性、可消费性和可回头性,切实将发展文化旅游作为稳增长、调结构、保持有效投资的重要着力点,不断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到2020年,全省旅游人数和旅游综合收入比2015年翻一番,旅游业增加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旅游业直接就业人数达到100万人以上。2016年,全省旅游接待人数预计达到1.9亿人次,旅游收入预计达到1200亿元以上,同比均增长22%以上,完成旅游投资增长20%以上,旅游就业人数达到58万人。

   体制改革

   4月底完成大景区旅游投资开发公司组建

  2016年,全省旅游工作要力争在核心产品打造上取得新突破,各市州在18个大景区分别组建统一规划、保护第一、统筹资源、统一标准、综合执法的大景区管委会。一季度末完成大景区管理体制改革任务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4月底完成大景区旅游投资开发公司组建。各市州要参照大景区管理体制,加快推进30个精品景区、50个特色景区体制改革步伐,整合资源,市场化运营。同时,制定《甘肃省旅游景区管理办法》,加快敦煌莫高窟、敦煌阳关-玉门关、张掖丹霞、黄河三峡等大景区创建5A级景区工作进度,培育创建一批4A级旅游景区。加强旅游景区质量监管和复核工作,建立A级景区退出机制。

   招商引资

   全年完成旅游投资增长20%以上

  2016年,全省要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和投入加大旅游招商引资力度,全年完成旅游投资增长20%以上。

  在加强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方面,全年完成32个4A级景区与高速公路出口1130公里连接道路建设,总投资283亿元,力争4A级及以上景区与依托城镇之间、景区连接高速公路之间实现二级以上公路贯通。把旅游道路景观廊道建设、旅游道路沿线观景台、停车场建设纳入旅游道路建设内容,在高速公路和高等级公路建设停车场、观景平台、旅游厕所、旅游景区指南、标识标牌等,为游客提供道路引导、咨询、观景、购物等服务。同时,依托旅游城市综合客运枢纽和道路客运站点,加快建设旅游集散中心和咨询中心,为游客提供集散换乘、食宿、购物、信息咨询、金融服务、票务预订等服务。年内全省新建、改扩建旅游厕所1152座,开展A级旅游厕所等级评定工作,推动以商建厕,以商管厕,以商养厕等新的厕所管理模式,提升厕所管理服务水平,在嘉峪关市开展以商养厕试点工作。

   文化旅游

   全省范围内指导建设10个文化旅游产业园区

  2016年,甘肃要着力打造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把敦煌建成国家级人文旅游示范基地。在全省范围内指导建设10个文化旅游产业园区、10个文化餐饮街市、10个投资过亿元的文化旅游项目,打造10台文化旅游驻场演出等一批文化旅游产品。

  同时,旅游业还应借助大型体育赛事活动,积极开展户外运动旅游项目,开发汽车越野、通航飞行、高山滑雪、徒步穿越等旅游项目产品,使体育赛事活动成为一个个流动的景点。办好首届丝绸之路(嘉峪关)国际房车博览会和首届丝绸之路(张掖)国际通航大会。加快陇东南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创新区建设,围绕7大基地和8大产品体系,今年建设30个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园区。制定实施全省老年旅游发展纲要,引导养老机构打造养生养老度假基地。

   终身有效

   导游资格证终身有效,导游证全国通用

  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队伍。2016年,全省要实施旅游人才培训“113”行动计划,同时,取消“导游必须经旅行社委派”的政策规定,拓宽导游职业途径,建立导游服务预约平台;取消“获得资格证3年内未从业的,资格证自动失效”的政策规定,导游资格证终身有效,导游证全国通用;取消导游年审制度,以导游与游客平等、责权对等为原则,在敦煌市试点建立“投诉+仲裁”与巡回法庭的联合处理机制。(首席记者刘蔚霞实习生王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