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发行量同比增长20%

04.01.2016  02:33

发行员在行动

    兰州晚报讯(首席记者甄燕红/文记者甘霖/图)在互联网浪潮的冲击下,近两年传统媒体的发展遇冷。但是,走过困惑、走过彷徨,有过质疑、有过坚守,作为一份有35年历史的《兰州晚报》正在冲破迷雾,砥砺前行。2015年年终盘点,《兰州晚报》2016年发行量同比增长20%,继续蝉联甘肃省内都市类纸媒体发行量第一,逆风飞扬的勇气和力量将让“兰州新闻”一直陪伴在你左右。《兰州晚报》作为甘肃省都市类媒体的领头羊,也在适应“互联网+”带来的改变,我们已经形成了微博、微信、新闻APP为一体的新媒体矩阵,拥有更广阔更立体的传播空间。

    我们对新闻的情怀从未改变

    传播方式不断在改变,但人们对于新闻信息的需求这一本质却从未改变。

    《兰州晚报》是一份地方性媒体,做足本地新闻就是我们最大的优势。在过去的一年里,《兰州晚报》关注民生、服务市民,确保新闻报道接地气,与百姓心连心。在“3·15”系列报道中,除查黑窝点、接热线等正常报道外,《兰州晚报》记者暗访兰州净水器市场,并将采集到的7种水样送检国家级检测中心权威检测,给出了一个公正权威的结果,让广大市民选择净水器时,不再茫然。

    2015供热季是新颁布的《兰州市供热用热条例》实施的第一年,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新问题,因为该《条例》暂时还没有实施细则和相关解释,给供热企业和热用户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造成了很多的困惑。2015年11月25日,本报举办了供热座谈会,邀请人大代表、政府供热主管部门、供热企业和用户代表共20多人就目前特别突出的“二网”责权利问题、维修费用问题以及收缴热费难问题进行了热烈而深入地讨论。

    我们对真实的情怀从未改变

    因为没有专业的新闻队伍,无论是互联网还是自媒体,总会有很多未经证实的信息肆意传播、干扰视听。此时,传统媒体几十年积累的公信力、专业记者的深入报道和负责任的解读变得异常急迫,《兰州晚报》努力拨开迷雾,冷静求证每一条新闻的真实性。

    舆论监督报道以事实为依据重点反映社会热点和群众关心的问题。如《北滨河路银滩大桥至西沙大桥8处地下通道闲置7年》、《兰州一耄耋老人街头摔倒两名女大学生送老人上医院救治系列报道》、《排洪道里养猪养羊居民担心“垃圾羊”上餐桌》、《“黑电台”潜伏卖“黑药”》、《麻将声声赌来赌往变味棋牌室成了小区公害》等一系列报道,通过明察暗访,通过对事件全面客观的分析与阐述,促进了相关问题的解决。

    2015年,《兰州晚报》还做了一系列有质量的暗访报道,如《兰州出租车宰客“神器”黑幕》系列报道,《当心!记者暗访廉价黄油掺假使用后可能导致车辆断轴等机械事故》等。

    就在2015年最后一个月,在本报记者的努力下榆中洋芋通过“农超对接”进入华润万家在兰州的5家超市销售,解决了农民卖难的问题。然而,当越来越多的农业合作社致电晚报编辑部,为农产品寻找出路时,兰州晚报编辑部领导决定搭建“跟晚报GO”平台,为特优农产品提供直销渠道。

    我们对家国的情怀从未改变

    维护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是媒体人天然的使命和责任。2015年,《兰州晚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确保了舆论导向正确。

    年初,我们把省市“两会”报道与民生问题有机结合,实现新突破。提前策划,会前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做客晚报热线,倾听百姓的建议和意见,畅通代表、委员和市民之间的沟通渠道。《政协委员为停车问题支招》、《高层住宅电梯老旧‘蜀道难’难在谁掏钱》等一批稿件受到广泛关注。

    “双联”工作及精准扶贫报道贯穿《兰州晚报》全年报道工作始终。2015年1—9月份,发稿近90篇(条)。从9月中旬开始,《兰州晚报》积极筹划“双联路上·精准扶贫”大型系列报道,截至目前,以整版容量刊发了“告别人挑驴驮,村民喝上自来水”等十几个专题报道,发稿26个版。

    大气污染治理报道是又一项重点工作。《兰州晚报》以消息、通讯、图片等形式进行了全方位报道,刊发关于大气污染治理的报道稿件和图片约200多篇。2015年12月18日,在完成250天新标的目标任务后,我们一次推出8个版的特别报道,全面反映“兰州蓝”的来之不易,受到各方好评。

    2015年10月18日至10月22日,由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中共兰州市委宣传部、中共兰州市委外宣办主办,《兰州晚报》承办的“一带一路”沿线晚报总编辑看兰州”大型采访活动在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和各成员单位的支持和参与下,取得了圆满成功。全国各地媒体纷纷聚焦兰州市,累计发稿50多篇,有力地展示了兰州风采和良好形象,提升了兰州的美誉度。

    我们对公益的情怀从未改变

    2015年,《兰州晚报》的公益活动接连不断。传播正能量,越来越多的市民和读者为《兰州晚报》点赞。

    《兰州晚报》“关爱抗战老兵弘扬爱国精神”大型公益活动以2015年9月3日抗战胜利纪念日为新闻点,提前策划,推出关爱抗战老兵系列报道。此大型活动推广实施以来,受到省市领导高度评价和肯定,相继向全社会普及推广;开创了媒体打造纪念馆、纪念园的先河,创办的甘肃抗战纪念馆、甘肃抗战老兵纪念园,给兰州市留下了两个永久性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举办的抗战图片展15天有100万人参观;出版《永恒的荣光》一书……成为主流媒体竞相推广的热点,央视《新闻联播》和新华网、人民网等数百家中央、各地媒体深入报道。

    联手阿里巴巴,《兰州晚报》“2015马云乡村教师奖”甘肃选区的评选活动2015年10月10日正式启动,通过《兰州晚报》、兰州日报社新媒体——《指点兰州》、兰州新闻网等渠道对外发布。《兰州晚报》编辑部组织近20名主力记者,深入省内兰州、天水、定西等12个州市的56个县区,对82位乡村教师进行实地走访。最终,经过严格筛选,我省有15名乡村教师荣获“2015马云乡村教师奖”。

    去年,《兰州晚报》的其他公益活动也有声有色。“萤火行动”向甘肃各地考上理想大学而无力交学费的50余名(其中新增20名)贫困大学生筹集资助款近30万元;“寒门助学”活动,为一些偏远乡村的20名中小学生每人每年解决了500元的学习生活费用;“爱心足球、圆梦山区”“寻找最美甘肃人”、“为环卫工体检”、“晚报读者林”“向贫困山区学生送月饼”“第十二届相亲见面会”“兴隆山金秋红叶节”等活动均获好评。

    我们为读者服务的情怀从未改变

    报纸送达率是新闻有效传播的前提,在全面扎实提升新闻采编业务水平的同时,《兰州晚报》不忘打造一支高效的投递队伍。

    《兰州晚报》的读者群日趋成熟,结构更加合理,在网络媒体、新媒体的冲击下,传统纸媒以其真实性、权威性造就的公信力,仍然成为成熟读者获取重要信息的首选。

    为了扩大发行量,《兰州晚报》开展了40天大征订行动,发行员的服务态度得到很大转变,服务质量不断提升。每一位发行员上门征订都是面带微笑,跟读者广泛沟通。在加强沟通的同时,发行部门对读者反应的问题能够及时解决,对读者的建议及时反馈给编辑部。

    同时,我们下大力气解决《兰州晚报》投递不到或不及时问题,遏止了“晚报晚投”的顽疾。提高了各发行站发行员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加强了报兴我兴的主人翁意识。最重要的是,通过大征订行动,实现了《兰州晚报》在兰州市区域内发行方面无空白、无死角、全覆盖,除了扩大个人订户外,凡兰州市区域内所有机关单位、企事业单位、中央驻甘单位都实现了晚报全覆盖。

    经过各部门的全力配合,发行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兰州晚报》2016年发行量同比增长20%,继续蝉联甘肃省内都市类纸媒体发行量第一。

    我们的努力

    我们一如既往地按照新闻的规律,为您夜以继日地关注这座城市里每一个平凡的个体以及正在发生巨大变化的城市……

    我们努力拨开迷雾,冷静求证每一条新闻的真实性……

    我们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确保了舆论导向正确

    ……

    我们对公益事业的全身心投入从未改变,赢得了众多市民和读者的首肯……

    我们实现了在兰州市区域内发行方面的全覆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