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和土地结亲搞发明——记临泽县沙河镇农机具发明家尹全权

06.11.2015  17:26

尹全权,男,汉族,1964年出生,高中文化程度,沙河镇沙河村15社村民,自幼喜欢无线电和机械修理。20岁时,尹全权由于家庭贫困,高中毕业后辍学在家,他选择了参军入伍,怀揣青春的梦想,步入军营,分配到甘肃武警总队定西支队武警中队,两年的军旅生涯,练就了他一身结实的筋骨,也让他认识到:“现代军队需要的是有文化的技能兵。”1988年退伍后,他回到家乡,当看到家乡还是一个闭塞的小山村,依然贫穷如故,他决定在家乡干出一番事业。

回家后的他还是不愿放弃自己儿时的爱好,于是他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钟表修理店,利用在部队学到的知识,干起了个体,也正是从那时候开始,他正式走上了创造发明之路。

他既是庄稼地里的“好把式”,又是农机具的发明家,面对庄稼地里的每一道农活,他总喜欢琢磨。他先后发明的简易经济型钢板聚光式太阳灶、家用煤炉的煤渣回收利用装置、聚光式太阳灶、牵引传动式双弯头多功能弯管机、自动跟踪太阳能开水器、种籽覆土器、玉米根破碎器、直流电动微耕机、微耕机自由升降悬挂装置、碟形转盘式垄播作物覆膜画线器等多项实用发明获得国家授权专利,受利群众达2万多户。他有一个简易农机具加工房,平时主要从事维修业务和零件加工的活,左邻右舍的农机具坏了总是找他进行修理,别人修不好的,他能修好,别人不愿意做的,他愿意做,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庄稼地里的发明家”。

2005年我县摩托车事频发,他在研究事故原因后发现主要是因为车手没有合理同时使用前后制动器所致,而且当时的摩托车制动器设计不合理,他就开始研究摩托车的制动系统,进过多次的改装和尝试,终于发明了摩托车双制动系统,从根本上遏制了车手因刹车使用不当造成交通事故的发生。

2009年,他注册成立了“临泽县神光新能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主要结合我县农民的实际生产和生活需求,研发适合当地的新型农机具,到目前为止,共研发新型农机具种类10多种,申请专利34项,授权专利24项,有12项专利获得了临泽县人民政府颁发的技术发明奖,2项获得了张掖市人民政府颁发的技术发明奖。

多年来,玉米制种产业已成为临泽农民的支柱产业,也是增收的主要来源。玉米去雄是制种的关键环节,由于采收工期短,致使用工短缺,玉米去雄工价逐年提高,造成玉米制种效益低,生产成本高等问题,这已成为困扰农民的一大难题。为了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他通过实践总结,发明了“制种玉米和棉花采收去雄专用车”,并成功申请了实用新型专利,产品投放市场后,受到了农民的普遍欢迎,2010年-2013年,共推广销售专利产品1000多台,实现销售收入50000多元,为我县节约制种玉米采收工时10000多个,以当时的每个工日150元计算,间接节约生产成本150万元,同时起到了良好的科技引领带头示范作用。

2011年,为顺应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针对我县能源短缺,污染严重,环保问题日益严峻的形势,他充分利用我县地处西北,太阳能资源充足的优势,引进吸收了目前最先进的太阳灶生产技术,将传统的水泥太阳灶改进为钢板组合式太阳灶,用反光膜代替了传统的镜片反光,在生产工序上,用模具冲压灶面替代了水泥浇铸灶面,利用工业化的生产方式不但提高了太阳灶的生产效率,而且提高了太阳灶的整体性能,使热效率提高了10%,成本降低30%。三年多来,共销售钢板太阳灶2000多台,产品除销往我县周边地区以外,远销新疆、青海、陕西、内蒙、宁夏等地,该科技成果的实施转化,使我县太阳能应用技术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技术高度,为我县节能减排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尹全权经常说:“我自己本身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知道农民的辛苦,我的梦想就是农民的梦想,凡是农民需要的机械我都要继续发明”。在每一台新机具研制出来后,他先在自家的地里搞试验,反复琢磨,反复试验,直到满意为止。新机具投入作业后,他常常深入到田间地头,手把手指导农户实地操作,并广泛听取农户意见建议,对新机具进行进一步改进。他还说:“农机具是生产出来用的,不是让人看的,必须让农户用得方便,不能只想着赚钱”。下一步他将对原地自由转向微耕机进行重点研发,这将有效解决传统的微耕机体积大,重量较重,在玉米中耕中消耗体力大、碾压幼苗的问题。

在尹全权的身上,没有惊人的壮举,也没有耀眼的光环,有的只是对新机具的执着追求。正是凭着一腔为农服务的热血,在简易工房里默默地谱写着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