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革委融资政策巡讲走进甘肃

10.05.2017  13:43

摘要:肖福林坦言,从总体上说,甘肃省的债券融资规模依然偏小,企业融资渠道单一、融资结构高度依赖银行贷款的局面仍未改观,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张婧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朝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描写出边塞凉州荒凉寂寞的景象;而如今,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甘肃,这一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已成为开放的前沿。

抓住经济社会腾飞面临的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甘陇大地,对资金的期盼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渴切。就在这个春天,国家发展改革委融资政策巡讲团来到了甘肃,为迎来全新发展的甘肃传经送宝。

巡讲:学与教的有效传递

巡讲开始时,甘肃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安疆就实事求是地讲到,甘肃全省各地对企业债券融资工具的运用还不是很好,存在融资政策掌握不够、债券使用规模偏小、融资主体培育不够、创新品种运用较少等问题。

据了解,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大力支持下,“十二五”期间,甘肃省累计发行企业债券220亿元人民币,约占全省融资总量的8%,主要支持了保障房、公路铁路、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满足了一些重点领域建设资金需求,降低了融资成本。

答疑解惑,传道授业,也正是国家发展改革委融资政策巡讲团的主要任务之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金司副司长罗艳君表明来意:“来到甘肃开展巡讲主要有3个目的,一是进行政策推介,让更多的企业了解并使用这些融资工具,更好地发挥企业债券和产业投资基金支持实体经济的作用。二是加强系统沟通,把国家政策和地方实际、企业需求更紧密地结合起来,促进政策落地。三是充分听取地方政府和企业的意见,主动挖掘和对接地方优质资源和项目,更好地做好债券品种创新,不断完善企业债券管理,为我们改进工作提供更多更好的参考和借鉴。

企业债券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债券品种,自1987年国务院颁布《企业债券管理暂行条例》以来,一直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企业债券的最大特点是募集资金指定项目用途,能够最大限度打通投资与融资的渠道,为项目建设提供最直接、高效的融资渠道。从最初每年寥寥数支,已经上升到近3年每年核准规模均超过7000亿元,2016年更是迈过8000亿元大关,存续规模超过4.4万亿元,且形成了健全的制度安排。

近年来,企业债券改革创新步伐进一步加快。在审批制度改革、简政放权方面,2014年12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政务服务大厅正式运行,企业债券作为行政许可事项率先进入政务服务大厅受理,为发债申请人提供高效、便捷、透明的受理、查询和沟通途径。在科学设置发债条件方面,取消了发债指标限制,由以往的省、市、县三级层层转报,到现在仅保留省发展改革委一级转报程序,且要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信用示范城市和“直通车”地区等更是实现了直报,发债材料也得到大幅简化;将企业债券审核中的技术评估工作委托给两家技术评估机构,建立了技术评估规则,同时通过开展对企业债券主承销商和信用评估机构的信用评价,进一步规范企业债券市场。

“‘13平凉债’发行期限7年,从工作启动到取得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批文,历时不足4个月时间,时间短、效率高、成本低,有效缓解了当时平凉市保障住房建设资金不足的难题。”成功发行平凉首支企业债的平凉市城乡建设投资公司总经理马千里如是说。据悉,今年该公司还将申报新一期企业债。

融资:供与需的精准对接

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比,甘肃经济体量偏小,但近几年的发展速度依然强劲。数据显示,2016年,甘肃全省实现生产总值7152亿元,增长7.6%,固定资产投资9534亿元,增长1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84亿元,增长9.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86.8亿元,同口径增长8.8%,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良好态势。

“‘十三五’期间,甘肃省固定资产投资目标年均增长10%以上,重大项目建设资金缺口较大,需要通过多种融资渠道、多种融资手段来解决。”张安疆表示。

融资的迫切需求和融资工具的精准使用已成为当前甘肃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正是因为如此,使得本次巡讲受到了甘肃省各级政府和企业的“热捧”。据甘肃省发展改革委财金处工作人员张文君介绍,想来听巡讲的人很多,企业的热情也很高,巡讲参会人员起初计划是200人,但报名人数远远超出预期,在限制名额后来了近400人。

在甘肃省发展改革委副巡视员肖福林看来,推动债券融资是拓宽融资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支持项目建设的重要手段,也是稳增长、促投资的一项重要措施。

肖福林坦言,从总体上说,甘肃省的债券融资规模依然偏小,企业融资渠道单一、融资结构高度依赖银行贷款的局面仍未改观,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在推动甘肃企业债券融资工作上,肖福林表示,“甘肃应抓住当前债券融资改革发展的政策机遇,努力扩大债券融资规模,在拓宽融资渠道、破解融资难题等方面取得实效,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在加快企业债券申报工作上,肖福林也提出要紧盯政策导向,深挖企业潜力,大力培育发债主体,建立发债项目库,尽快确定发行人,编制项目策划、融资方案设计、资信评级等方案,启动企业债券申报工作,推荐上报一批发债项目,市县发展改革委要主动为企业和项目出谋划策,提供服务。

此外,他还特别强调加强存续期债券监管。发债企业要按照监管部门和债券交易场所要求,及时、公平地履行披露义务。加大债券市场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力度,推动债券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加强对重点发债企业的风险监测,及时化解和处置各类违约风险,防止引发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切实维护好甘肃省企业在债券市场的信誉,保障债券融资的可持续发展。

创新:点与面的全新融合

此次甘肃专场,巡讲团不仅仅是带来了企业债券这一传统融资工具,对于创新型融资工具——政府出资产业(创业)投资基金也予以重点介绍。去年底,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政府出资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发改财金规[2016]2800号)。罗艳君详解了2800号文的出台背景。她表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政府出资产业(创业)投资基金发展工作,2016年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鼓励根据发展需要,依法发起设立基础设施建设基金、公共服务发展基金、住房保障发展基金、政府出资产业投资基金等各类基金,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和放大效应。

而2014年印发的另一份重要文件《国务院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定“政府使用包括中央预算内投资在内的财政性资金,支持重点领域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办法”。

罗艳君指出,2800号文是在总结政府出资产业(创业)投资基金已有运作和管理实践基础上,按照“放管服”改革要求研究起草的。其核心在于,以完善信用信息登记、信用和绩效评价方式对产业(创业)投资基金运行进行事中事后管理,提供产业政策服务,促进产业发展,改善市场环境。

2016年11月,甘肃省委、省政府颁布了《关于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从今年起,甘肃省的政府投资将逐步退出竞争性行业,只投向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社会公益服务、公共基础设施、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重大科技进步、社会管理、国家安全以及补齐短板等公共领域的项目。

意见》)还提出,在兰州市、张掖市、白银市、定西市和兰州新区开展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试点,探索“不再审批”和“零等待”办理方式;在甘肃全省范围内实行重点项目“1+(2+X)”并联审批;加快设立甘肃省中小企业发展基金……

一场多措并举的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在甘肃正如火如荼地展开,而此次巡讲无疑将进一步加速其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