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整改进行时)甘肃省发改委:举一反三 加快构建生态功能区开发与监管机制

15.09.2017  05:37

在祁连山生态环境整治工作中,省发改委及时安排部署,在抓紧开展祁连山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工作的同时举一反三,积极推进全省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开发利用和监管工作。

上月底,由省发改委牵头制定的《甘肃省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试行版)》经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核并报请省政府同意后,开始正式印发试行。清单对全省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36个县市区,发展矿产资源开发、水电开发、林业开发、工业和房地产开发及高耗水高污染产业用水管控等方面,进行了更严格的管制要求。

由省发改委牵头制定的《甘肃省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提出,加大自然保护区问题整改工作考评力度,对各类自然保护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等生态环境敏感区域,发生严重生态环境破坏事件被国家通报批评的市州,实行“一票否决”。一系列的方案出台实施,为我省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健全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加快推进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工作,省发改委按照职责分工,对本部门审批核准的水电站、旅游设施等项目进行全面核查,并下发《关于贯彻落实煤炭行业去产能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的通知》,要求就祁连山保护区内煤矿进行再排查、再梳理,严格做到保护区内煤矿数量统计准确无遗漏。

同时,在祁连山保护区内农牧民搬迁工作全面启动之后,为妥善解决农牧民出路问题,省发改委安排相关市县开展祁连山保护区内农牧民居住情况摸底、搬迁安置需求调查等工作,并将核心区和缓冲区居住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予以安排。

记者:张丁月   甘肃台报道。


甘肃新闻·聚焦全省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