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乡村游的人文肌理
“10年前我们一家老小住的是土坯房,现在我们住的是宽敞明亮的小洋楼,10年前我们家年收入达不到2000元,现在年收入超过了20万。这都是发展旅游业带来的好处。”上车村村民魏至刚高兴地对记者说道。夏日的早晨,记者来到皋兰县什川镇,漫步在古梨树掩映下的上车村,游人如织,大小林立的农家乐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相关报道见6月16日《兰州日报》八版)
这几年旅游成为大众消费品,乡村游、民俗旅等风生水起,无疑是打造绿色经济新常态的难得契机。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乡村清新的空气、优美风景、纯朴民风,都是吸引久居城市民众的“亮点”。但也出现特色不鲜明、基础设施落后、旅游产品单一等困境,需要及时突破。
皋兰县什川镇举办梨花节等活动,自然能够对乡村游和农家乐的繁荣起到促进作用。但乡村的美丽程度怎样,是否打动游客的心,他们最有发言权,评议也最客观。乡村游、生态游与非遗文化、民间习俗、传统手工艺、美食文化等元素是有机整体,品质决胜,乡村旅游产品不断推陈出新,保持一种新鲜感,集观光、休闲、度假等“一条龙”旅游服务,方能吸引游客的关注度。特别是传统村落有诸多历史文化符号,背后是久远的故事、珍贵的文化肌理,诸如古建筑、古景观等,彰显着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更是乡村游的活化石。在品牌创立、绩效评估、安全管控等方面,用活市场力量,把旅游资源变为产业优势。
“酒香也怕巷子深”。唤醒以往“沉睡”的乡村明珠,就要走出去宣传、推荐,网络、微博、微信等现代社会新媒体,就是非常实用的平台。有关部门要展示乡村的美丽风情、人文底蕴,更要及时发布、更新信息,公众接收了相关信息,纷至沓来成为景区和活动的粉丝,继而在餐饮、观光等方面舍得消费。因为旅游是个视觉行为,而文化遗产释放长久的魅力。做强乡村旅游的这棵“摇钱树”,发掘天然的山青水秀、地方文化、风土人情等元素,既安放着民众的“美丽乡愁”和“精神家园”,更令久居城市的居民怦然心动。为旅客创造“宾至如归”的温馨感,这样的最美乡村才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