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青少年足球需迈过三道坎

16.11.2015  09:17

    汪昌莲

    11月11日,甘肃省教育厅等6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据悉,到2017年我省将建成600所足球特色校,同时,三年完成2000名足球专兼职教练的第一轮培训,使我省校园足球学生参与率达到60%。《意见》同时提出把足球纳入学校体育课程教育体系,提高校园足球教学质量。形成幼儿园趣味化、小学初中多样化、高中大学专项化的青少年足球教育体系。

    中国是体育强国,世界有目共睹。中国又是足球弱国,也是世人皆知。足球落后,拖了体育强国的后腿,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党和政府提出了振兴中国足球事业的宏伟目标,然而,振兴中国足球,不可一蹴而就,需从长计议,从基础抓起,从校园抓起,从青少年抓起。可见,我省《实施办法》的出台也是顺应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在笔者看来,足球进校园还需迈过三道坎。

    首先,要迈过“资金坎”。足球进校园、进课堂之后,学校现有的体育场地,大都不符合要求,必须修建综合的体育场地,其中包括标准的足球场;同时,应购置必需的配套设施和器材。这就要求国家和地方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既要解决物化投入,又要解决日常运行经费,且不能加重家庭教育负担。而在政府投入上,非但不能“重城市、轻农村”,反而应该向农村倾斜。毕竟,农村学校体育基础设施更薄弱,开展足球教学和比赛,难度更大。

    同时,要迈过“师资坎”。足球进入校园之后,对师资力量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体育教师,可能大都难以胜任足球教学。这就要求,一方面,要对现有体育教师进行足球专业培训和考核,取得资质后方可持证上岗;另一方面,一些高校、特别是师范学校,应尽早设置足球专业,专门为中小学培养足球教师,使足球教师专业化、梯队化。此外,可以聘任专业足球教练,在学校兼职足球教师,以此提高校园足球的教学和竞技水平,为国家和地方输送更多足球后备人才。

    特别是,要迈过“管理坎”。足球成为学校体育课程之后,配套的管理措施必须快速跟进,如场地、经费、师资、教学、联赛、学生伤病处置等。同时,建立科学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合理设置足球成绩占升学成绩的权重,将足球成绩与学位证书和评奖评优挂钩,与学生体质检测同步考核、一起实施。特别是加强对足球苗子的发掘和培养,将向国家和地方输送足球后备人才,纳入学校素质教育考核的硬性指标。试想,如果评价一个地方的教育政绩,不是看当地有多少名校和升学率如何,而是看有多少足球特色学校和输送了多少足球人才,想必地方政府及教育部门,就会真心实意地去抓校园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