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村发展研究院举办 “精准扶贫与农村社会发展”论坛
7月17日,以“新发展理念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主题的中国社会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在兰州大学召开。本届学术年会由中国社会学会主办,兰州大学、甘肃省社会学会、甘肃省社科院等单位联合承办。本次大会共有来自中国、韩国、日本、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学界代表1600余人参加,设置61个分论坛,收录论文1660余篇,为历届年会中规模最大的一次。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学部委员李培林,甘肃省副省长郝远,兰州大学校长王乘,中国社会学会会长李强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发言。韩国社会学会会长赵成南、欧洲社会学会主席弗兰克·维尔兹、日本社会学会会长盛山和夫、美国社会学会候任会长米切尔·拉蒙特也分别致辞。开幕式后,宋林飞、边燕杰、张翼、罗家德、毛丹等五位社会学专家分别作了主题演讲。
由我校甘肃农村发展研究院主办的中国社会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分论坛——“精准扶贫与农村社会发展”于17日下午在兰州大学医学校区杏林楼举行。我校副校长郁继华教授,中国社会学会原副会长、甘肃省社会学会名誉会长刘敏研究员分别致辞。
郁继华对论坛的举办表示祝贺,并对参会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他说,甘肃农业大学作为一所办学历史较长的农业院校,今年将迎来70华诞,在办学中,自觉将“三农问题”研究作为己任,特别是在农业科学技术领域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当下实施的精准扶贫关乎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农村的脱贫和发展,不仅要依靠广大科技工作者,更应该发挥社会科学专家的优势,从人口、土地、环境、制度建设等角度全方位推进和展开。最后,他代表学校诚邀各方学术精英来学校合作交流,共同为“三农问题”的化解和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努力奋斗。
刘敏在致辞中回顾了甘肃社会学的简要发展历程,介绍了甘肃农村社会学研究的主要成果,倡导与会学者积极参与农村社会发展问题研究,大力发展学科建设,培养更多地专门人才,着力从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来推进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
甘肃农村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宗礼教授在主持开坛仪式时指出,精准扶贫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我国农村发展中的主要工作之一,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十三五”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应当高度重视和把握“精准”二字,同时要善于寻找和总结我们本土的减贫、扶贫模式。
我校人文学院党委书记王文棣副教授、副院长张文政教授分别主持了两个单元的研讨,先后有13位参会学者代表作了交流发言,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韩建民教授和西北师范大学法学院王勇教授对两个单元的研讨作了精彩点评。
本论坛共收录来自甘肃省社科院、湖南省社科院、中国农业大学、山东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江西省社科院、广西大学、工信部等国内众多高校院所的社会学专家、学者、研究生和实务工作者近80余篇论文,60余人齐聚论坛共同探讨精准扶贫与农村社会发展的学理意蕴、行动逻辑与现实意义。
本次论坛是我校70周年校庆活动的内容之一,也是王宗礼教授团队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为我校相关专业师生全面了解中国精准扶贫与农村社会发展的整体进程、重点议题等提供了一次难得的交流平台,也为师生们深度参与学术研讨提供了一次宝贵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