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传统文化(文艺新视界)

14.11.2014  12:05

  ●对待传统,不能以片面遮蔽整体,不能以当代否定过去。我国非遗保护的实践,正是抱着尊重中国社会整体发展规律的态度展开的。以历史的眼光、发展的眼光来看,非遗既是积累与沉淀,也具有开创与自我更新的能力

  ●非遗保护的源头活水在基层和民众,鲜活经验和创新智慧潜藏于社区街巷,关键是怎样发掘民众的潜力,怎样调动普通人参与非遗保护的热情。民间的力量不会小于政府的力量,这一理念既体现联合国公约要求,也是中国非遗传承保护实践的重要经验

  ●让非遗面向未来,是传承文化的需要,也是保持文化多样性和持续性发展的需要。未来10年,非遗工作的重心将放在深化对非遗项目规律性的探讨和实践上,立足现实实践,面向未来思考,继续担起保护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

  中国自古就有保护文化遗产的深厚传统,但是现代意义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工作,是以2001年昆曲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为开端的。十多年来,我国的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积累了很多经验,已由以往单项的选择性的项目保护,走上全国整体性、系统性的保护阶段。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的非遗保护已走进依法科学保护的新阶段。随着国家、省、市、县四级名录和传承人体系的建立,抢救性保护、原生态保护、生产性保护、整体性保护等保护方式的提出和完善,我国的非遗保护工作得到有效推进,被称为非遗传承保护的“中国经验”,受到各界关注。

  非遗的持久魅力在于传统

  文化因积累而形成传统,传统因积累而产生巨大能量。一个民族的传统对本民族来说,是不可或缺的生存财富和精神资源。对传统的认同和承继是非常有益并且必要的,对自身历史和传统的了解是一个人、一个群体、一个民族自身定力及自信自尊的精神源泉。而作为数千年历史积累产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恰恰是传统的结晶,是我们今天发展文化、形成新的传统的宝贵基础。

  非遗的特殊性在于,它所强调的不仅是物质成果,更是蕴藏在这些物化形式背后的精湛的技艺、独到的思维方式、丰富的精神蕴含,等等。所以,要想全面认识非遗所蕴含的“传统”,需要厘清非遗与物质遗产(文物)、自然遗产的关系,它有哪些文化表现形式,有哪些相关的文化空间,贯穿着什么样的技艺,又体现出什么样的精神。只有深入挖掘并且阐发“非遗”这一标识背后的丰富意蕴,才能引导人们更全面地领会它于今天的重要意义,也才能更有针对性地继承和发扬。

  历史经验已经表明,传统内部应该有反思和批判的声音,但一味否定,一概推翻,只会导致全民性的心灵空虚和价值混乱。我们承认,传统中也有糟粕和偏狭,需要我们理性对待,去伪存真,但在这一过程中,不能以片面遮蔽整体,不能以当代否定过去。我国非遗保护的实践,正是抱着尊重中国社会整体发展规律的态度展开的。以历史的眼光、发展的眼光来看,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历史长河中创造出的累累硕果,它经受历史的考验,代表了中华文化的追求与走向,深蕴着民族的道德与思想,彰显着群体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体现着人类精神活动的纵深与精微。它既是积累,沉淀了整个社会历史的质量与品味,更是开创,显示着强劲的抗逆性、适应性、开放性与自我更新的能力。

  这也给我们今天的非遗保护工作提出挑战。立足现实生活保护和传承非遗,既要防止将其束之高阁,使之教条僵化,又要避免离开传统的根基和土壤片面地讲创新、谈发展。同时,在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今日中国,应该充分重视非遗凝结传统、植根创造、面向未来的特殊性质,真正把具有民族性的优秀传统文化推向世界,而不是展示那些鄙陋的、片面的、猎奇性的碎片。既要充分发挥非遗作为讲述中国故事的载体的作用,也要通过非遗保护和传承促进整个社会凝聚共识、提振信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非遗的核心要素在于人

  “”在非遗的价值内涵中充当着核心要素的角色。社会历史中的人,既是非遗各种实践的主体,也是非遗发生影响的客体。非遗保护的旨归,正是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是其情感、价值观和习俗能够从社会历史中获得持续的尊重和支持,人类优秀文化的积累同样受益于此。

  要想发挥人在非遗传承与保护中的核心要素作用,首先应该将非遗置于历史与现实的关系中。非遗项目的一大特点是由于时间久远、时代变迁而力量单薄,在纷繁热闹的当下生活中容易被湮没,但它们的背后有悠久漫长的历史,有优美动听的故事,有鲜活生动的人物。我们要为民众尽可能多地打开走进非遗、认识非遗、了解非遗的窗口,以民众的眼光、平民化的叙述去传达非遗故事,向日常生活靠拢,与普通民众贴近,对非遗的展示与传播要见人见物见精神。

  其次要将非遗置于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中,从政治、经济、文化、工艺等多重维度去考察,用听得懂、传得开、信得过的方式向世界讲述非遗项目的中国故事。故事里既有传统中国的历史、文化、技艺与精神,也有当代中国对待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非遗保护的方法和经验,借助故事来展示中国的文化魅力和时代面貌,传递中国人的价值观。

  最后,应该关注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非遗项目虽然是通过物化的形式得以呈现的,但展览、展演、展示只是非遗宣传工作的手段,其价值主要还是依赖传承人的口传心授。了解传承人的情感诉求,改善传承人的创作生产环境,提高传承人的文化素质,才能真正保护非遗传承人的主体地位,让非遗的传统得以有序绵延。一方面,可以分门类分批次地对代表性传承人进行系统培训,提高他们的艺术眼界和学养,尝试在传统手工艺中引入一些现代艺术理念,鼓励部分传统“匠人”向艺术家转型;另一方面,推进非遗传承与初级教育的融合,以中小学教育改革为契机,对传统手工技艺类特长生予以一定的政策倾斜,把非遗传承人培养纳入中等职业教育范畴,等等。

  人既是非遗的持有者,也是非遗的传承者和保护者。所以,非遗保护真正的源头活水就在基层和民众,非遗保护的鲜活经验和创新智慧就潜藏于社区街巷,关键是怎样发掘民众的潜力,怎样调动普通人参与非遗保护的热情。民间的力量不会小于政府的力量,这一理念既体现联合国公约要求,也是中国非遗传承保护实践的重要经验。

  非遗保护的动力在于传承文化

  让非遗面向未来,是传承文化的需要,也是保持文化多样性和持续性发展的需要。未来10年,非遗工作的重心将放在深化对非遗项目规律性的探讨和实践上,继续担起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植根丰富的非遗资源,发展旅游、创意产业,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做成品牌,通过各种渠道传播出去;将非遗课题研究纳入国家自然基金、人文社科基金的申报范围,鼓励高等院校牵头,集聚各方智慧,使非遗保护研究常态化、科学化;严格控制国家级非遗项目规模,适度扩大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规模,逐步完善传承人结构,审慎调整传承人资金补贴标准。

  遗产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遗产与环境密不可分,更不可割裂。在防止传统村落、老街、老宅空心化方面,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特别是在城镇化进程中,随着传统村落的消失,一些地方民俗、传统手工技艺与地方戏曲也渐渐远去,如何对其进行针对性的保护,如何做好文化空间的整体性传承保护,相关部门正在陆续推出相应的扶持计划。

  在重视加强传统文化调研与保护的今天,非遗是我们的重要“索引”和宝贵财富。经由非遗传承保护,我们可以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审视和深入发掘,立足现实实践,面向未来思考,把凝结中国精神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开来。同时,非遗传承保护也是正当其时、影响深远的文化建构,通过生动讲述中国非遗故事,充分展现中国非遗道路的独特创造、中国非遗理论的独特贡献和中国制度的独特优势,让世界更准确、更全面地了解中国非遗保护的生动实践和丰硕成果,加深对中国非遗经验和道路的认识。这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也是当代中国人的历史使命。

  (作者为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