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软硬实力需同步

04.05.2015  02:12

    4月29日,市委副书记、市长袁占亭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把兰州建成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旅游名城、西北区域旅游集散中心和全国重要旅游目的地城市的目标。(相关报道见4月30日《兰州日报》一版)

    对于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关键节点上的兰州来说,文化旅游产业无疑是当前经济背景下的优势产业,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已成为经济转型的新增长点。与制造业不同,文化旅游产业运营成本低,通过网络、影视、书籍等媒体的宣传就能传播到很多地区和人群,形成巨大的社会和经济价值。这一点,从兰州的宣传推广工程“重磅登陆”北上广及香港后得到的良好反馈中就可见一斑。

    旅游是交流的平台,更是展示的平台。近年来,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市旅游环境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兰州的旅游特色还有待进一步挖掘,历史文化名城的开发以及旅游环境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目前,从旅游资源的开发来说,除五泉山、白塔山、中山桥、黄河风情线等几个重点景区外,其他一些旅游资源(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文物点50多处,古遗址50处,古城12处,古建筑15余处)的开发利用程度还较低,分散开发多但规模不大,点与点之间难以形成新的旅游线,形不成规模效应,自然也就难以产生市场影响力。从旅游环境的细节来看,一些景点的旅游商品经营者依然采用着小摊点、小铺面、小作坊的经营方式。由于规模小、实力弱,商品种类较为单一,消费者的选择余地较小,从事旅游商品生产和销售的企业和个人过于分散,资本集中度太低,难以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牌优势,以致旅游购物业的市场形象难以树立。因此,要打造西部文化旅游名城,兰州的旅游产品需要进一步丰富,产品结构也需要进一步调整。

    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人才的保障。好的创意、环境以及服务都需要靠人去实现和完成。在建设文化旅游名城的同时,还要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从各方面营造更好的环境,为旅游人才提供用武之地。为大的项目创意策划的是人才,为普通游客提供优质服务、让游客心生感动而对兰州赞赏有加的普通服务人员更是不可小看的人才,对这些工作具体、直接接触游客的从业人员,应给予更多的关注。从城市自身来看,讨论文化旅游产业的同时,要着力从“政府的视角”向“市民的视野”多做倾斜。让市民参与其中,使普通人的好建议充实到文化旅游城市的建设中,以此作为一个良性循环的开端:让市民真正成为城市的主人,发自内心地用一言一行时刻展现兰州的风貌,为从根本上改善旅游软环境行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