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多种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

23.03.2015  19:50

近年来,甘肃通过实施循环经济总体规划,采取多种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取得明显成效。以年均7.74%的能源消耗增长和0.09%的水耗负增长支撑了11.91%的经济增长。自2010年起,甘肃循环经济项目投资年均达到600亿元以上,对甘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近40%;16条循环经济产业链中,有色与精细化工、冶金——资源综合利用——冶金化工——新材料等11条产业链的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13.6%,11条产业链的工业增加值之和超过甘肃工业增加值的70%。

一是 “四位一体”循环体系的强有力支撑。甘肃积极建设“四位一体”循环体系,以减量化优先为主要特征的循环型农业、以资源化和再利用为主要特征的循环型工业体系基本形成,以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和生活废弃物处理为重点的循环型服务业体系和社会层面循环经济加快推进,基地、园区、产业链等“五大载体”打造进展顺利。

二是加强循环经济体制机制建设。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甘肃工业“两高一资”特征明显,在构建循环经济体系中,甘肃建立了组织保障体系,省、市、县三级政府都成立了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建立政策保障体系,制定价格、财政等方面发展循环经济的支持政策21项,设立了发展循环经济专项资金和循环经济产业投资基金;建立科技支撑体系,建立国家级、省级循环经济工程技术中心27家,组织实施循环经济技术模式研究与示范等重大科技专项43项;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循环经济考核评价体系,将循环经济发展情况纳入政府目标责任考核。

三是扎实推进循环体系建设。在推动循环型农业体系建设方面,实施了农业洁净能源建设工程等“五大工程”;在循环型工业体系建设方面,重点推进产业升级换代等;在建立有利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社会体系方面,开展了系列绿色创建活动,大力构建“节约型”公共机构,建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推动城镇污水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

今后,甘肃省将进一步加大发展循环经济的力度,全方位推进循环经济建设,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引领新常态,确保实现建成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的总体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