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加减法”催生的发展嬗变 ——方大炭素打造世界级炭素航母探秘

04.12.2017  10:28

 

工人正在方大炭素新建电极、接头加工线上认真检测产品。   

  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不少企业正在经历发展的“寒冬”。然而,位于湟水河畔的方大炭素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却在逆势前行中,交出了一份靓丽的成绩单:今年前三季度,方大炭素公司(兰州本部)实现产销两旺,完成工业总产值、缴纳税金和净利润三项指标分别同比增长86.98%、286.64%和9285.42%,实现净利润超过16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居中国炭素行业之首!

  这家曾经濒临破产的老企业,经过转型改制、创新发展、涅槃重生——由从前的欠税大户一跃成为全省纳税百强企业,年产石墨电极从3万吨增长到12万吨,市场核心竞争力在中国炭素行业独占鳌头。

  方大炭素何以从一家地方企业,一跃成长为全球第二、亚洲第一的炭素航母?前不久,记者实地探访后发现,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公司巧用“加减法”,催生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发展嬗变:实施精细化管理,“减”去了不必要的成本开支;遵循“绿色发展”新理念,“加”大了环保投入。

  一道看似简单的“数学”运算,让这个曾经濒临倒闭的老企业,重新焕发勃勃生机,今年屡屡上演着国外客户包机求购石墨电极产品的新鲜事。

给成本做减法:“鸡蛋里挑骨头”

  “在生产车间,降成本最直观的体现是啥?那就是杜绝跑冒滴漏,譬如这些电极护帽现在一个都不能少。”

  在公司加工厂二车间的门口,整齐地码放着一摞用来保护石墨电极接头的泡沫制电极护帽,颇像一摞摞“大盖帽”。

  公司生产部部长李君学告诉记者,在国企时代,一遇到下雨天,工人下班常常“顺手牵羊”,把护帽顶在头上遮风挡雨,一年几场雨下来,像小山一般高的“大盖帽”所剩无几。虽然不值几个钱,但是,暴露出管理松散的大问题,在公司各个环节,跑、冒、滴、漏现象屡见不鲜。

  “那个时候,凡是厂里有的东西,员工家里都有。”李君学有些无奈地说。

  “现在,厂里规章制度很规范,物资进出把关非常严格,大家爱厂如家的意识也更强了。”生产车间的工人笑着说。更为重要的是,随着管理体制的完善、薪酬体系的健全,企业发展好坏与员工收入息息相关,大家都憋着一股劲,想方设法要把生产成本降下来,让企业走上快车道。

  降成本这则“减法”运算,成为全体员工在工作中的一道必答题,也成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法宝”。去年,公司提出每吨产品降低成本500元。公司由上到下逐级分解落实成本指标,把降成本的每一分钱分解到每一位员工,细化到每一个生产工艺环节,绝不忽视任何一个角落、任何一个细节。甚至对于一把不起眼的清洁扫帚,也要“斤斤计较”,纳入成本核算。

  从原料的验收、储存转运,到实现原料不落地直供;从半成品检测到产品库存,公司对生产流水线实行严格的精细化管理。即便正常的设备维护与检修,也反复调整计划,统筹优化工序,缩短检修每一分钟用时,提高设备生产利用率。

  车间员工也纷纷开动脑筋,集思广益,利用废炭砖改制自用修炉炭块,利用废石墨块改制自用修炉石墨垫块等,多措并举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

  公司以“鸡蛋里挑骨头”的工作劲头,使一项项降成本的措施纷纷落地,一项项增效益的科技项目相继上马。投资新建2台国内先进的内串石墨化炉,年创效益2351万元。今年实施的余热利用项目,通过生产炉窑富余热能量再利用,使公司告别了依靠锅炉取暖的历史。仅此一项,每年可节约冬季采暖费用720万元。

  严格科学的定额管理和精细化生产措施,使设备高效运转,促企业科学发展……方大炭素石墨电极的生产成本一降再降。去年,公司实现了每吨产品节约成本500元。在此基础上,今年又节约成本近500元。

  持续不断的“减法”,换来了无可匹敌的市场竞争力:2014年、2015年炭素全行业亏损之际,方大炭素仍能保持盈利;今年市场产销两旺,公司盈利大幅度增长。

  借助强大的市场竞争力,方大炭素冲破偏居西北的地域劣势,整合抚顺炭素、成都蓉光炭素、合肥炭素、成都炭素、方大喜科墨(江苏)等,实现主打产品在全国版图的分工协作布局,在石墨电极高端产品中拥有绝对实力,成为排名亚洲第一、世界第二位的世界级优质炭素制品生产供应基地,产品远销日本、欧美、东南亚及非洲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

给环保做加法:地上的脚印不见了

  走进方大炭素生产车间,令人惊奇的是,这里既看不到滚滚浓烟,也闻不到刺鼻的气味,在800多亩的厂区转上半天时间,不戴口罩也没关系。

  “前些年,在厂区待一会儿人就变成‘包公脸’,鼻孔都是黑黑的;地上有一指厚的粉尘,在厂区走一走,身后会留下一串串清晰的脚印。现在你们看看脚底下,什么也没有。”公司安全环保部部长徐鹏骄傲地说。

  创建花园式工厂、推进清洁生产、建设环保标准化企业……近年来,方大炭素遵循“绿色发展”新理念,在环保投入上坚决做“加法”,先后实施了静电除尘器、蒸汽凝结水、动力车间锅炉除尘环保项目等40余项环保技改项目,累计环保投入达1.3亿元。

  “产品成本可以降,环保投入一分钱不能少,反而要不断增加。公司所有环保设备不仅高于国家标准,并且要确保10年内都不落后。”公司党委书记胡建忠态度很坚决。

  目前,公司严格按照国际通行的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运行,先后实施了两轮国家清洁生产审核,顺利通过了甘肃省环保厅组织的上市公司环保核查。去年12月,中央环保督察组在甘肃省督查期间,方大炭素用一流的环保绩效经受住了严格的考验。

  公司还将绿化、园林化与人文化相结合,投入大量资金对厂区进行绿化美化,现有绿化面积已达22.55万平方米。厂里绿树成阴,空气洁净,员工们舒心而紧张地忙碌着。

  如今,在这个曾经属于高污染的企业里,绿色发展新理念,深深地印刻在每位员工心中。而公司持续增加的环保投入,也赢得了丰厚的回报。

  随着国家不断强化环保政策、加大监管力度,很多前期环保标准不达标的炭素企业被关停或限产,而方大炭素用一流的环境绩效、健康安全的工作条件、干净整洁的作业环境,助力企业迈上快速发展的轨道,正焕发出新的生机。(记者卢吉平 沈丽莉 杜雪琴 吕亚龙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