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农村体育事业让“沉睡”的器材动起来!
□资料照片
5月9日至13日,市政协召集部分政协委员,对我市农村体育事业发展进行了专题调研。走基层、访农户,政协委员的足迹深入农村;请专家、开座谈会,开门问计助推农村体育事业发展。“从调研的情况看,最近几年农村体育设施建设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然而,随着农村青壮劳力的外出,村民向城市的自然流动,许多建成的体育器材成了新农村建设的摆设。如何让这些器材物尽其用,让沉睡的器材动起来,促进农村体育事业发展,值得探索。”政协委员王勃说。他的手中,有一份兰州市体育局的汇报材料,材料上显示:“截至2015年底,全市730个行政村体育基础设施总体覆盖率为91.7%”。城乡体育发展不均挤了城区“闲”了农村
“随着国家惠民政策对农村地区的扶持,特别是新农村建设和精准扶贫、‘双联’行动的开展,农村地区的体育基础设施在最近两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市体育局一位负责人说。
目前,全市辖24个乡人民政府,37个镇人民政府,730个村民委员会。在设有行政村的各县区中,城关区农村体育设施覆盖率为83.3%,七里河区为91.5%,西固区为87.5%,红古区为91.2%,永登县为92.5%,皋兰县为97.2%,榆中县为90.7%(注:安宁区无行政村)。可以看出,越远离主城区的农村,体育基础设施覆盖率越高。在座谈会上,市政协委员、兰州市全民健身指导中心主任王勃说,城乡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不均衡已经是个不争的事实。城区需求量大,但无场地建设,农村有场地,但无人使用。
这种格局不仅体现在纸上,也落在了地上。
“场馆太少,每天都要抢场地,确实不方便。”在西固区体育馆经常打羽毛球的李先生说。他几乎从早上6点半就开始排队抢场地,但体育馆为了满足更多人的健身需要,不得不作出规定:“每组队员打球时间最长为1小时。”七里河体育场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靠近门口的场馆虽然每天向市民开放,但仍然无法满足需求,常常已经到晚上十时左右,市民还“赖”在场地里不走。
而在农村,几乎所有的行政村都具备了文化广场,90%的文化广场都配备了健身器材。可在调研中,政协委员们走访永登县、七里河区的几个村庄时却发现,崭新的器材上运动的人寥寥无几。“村里的年轻人大多都出去打工了,有些人连孩子都带走了,村里本身人就很少。”俞大爷说,他是永登县柳树乡教场村的村民,只有农闲的时候才会偶尔在健身器材上扭几下身子。
沉睡的器材管护缺失存隐患
在调研中政协委员们发现,除了器材“沉睡”的问题,影响农村体育事业发展潜在的问题也已经出现——那就是体育器材无人管护。
“随着农村体育健身器材覆盖率的提升,其中出现的管护问题已不容忽视。建成以后不保养,无人监管被破坏的问题也慢慢凸显。”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说。农村许多体育设施建成以后,业主单位——也就是村委会从来都没有保养过,降低了器材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而且,村委会缺少专门管理人员,导致老百姓在体育场上打麦子、堆秸秆的行为没有受到行之有效的约束,对体育场地和体育设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大力发展农村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全民健身的一项惠民政策,其管护缺位导致器材破坏,基层百姓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呢?
“自从有了文化广场和健身器材后,村民茶余饭后多了一个好去处,当然是好事了。”许多村民如此表示。“村支书和村主任经常要去乡里开会,文书、妇女主任、专干都有自己的工作,根本没有多余的人去照看健身器材。况且从市里到乡里,都没有管护器材的经费。”针对体育器材管护缺位,七里河区的一位村支部书记如是说。他建议,发动热爱体育事业的热心人,以公益的方式管理健身场。
而这样的热心人会有吗?
经过打听,记者了解到热衷于跳广场舞的村民韩凤羽是该村的热心人,经常组织村民在一起锻炼。可她告诉记者,与广场舞比起来,健身器材只能单个人上去玩,集体活动做不了,因此大家不是很喜欢。因此,“集体参与性不强”就少了村民参与免费管护的热情。
委员建议:让“沉睡”的器材物尽其用
调研中,市政协副主席李虎林谈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文明、现代的生活方式成为老百姓的追求。而体育事业的发展和城乡体育设施的普及,为人民大众提供了健康生活方式的平台和载体。如何有效利用这些党和政府花大力气建成的惠民项目,值得我们去深思和探讨。他建议,在加大建设力度的同时,体育部门还应营造一个全民健身的浓厚氛围,引导市民特别是广大村民积极参与健身项目。只有让百姓感受健身器材的作用和好处,村民才会主动管护和爱护器材,才能促进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
政协委员宋小平说,体育项目的竞技特性是体育事业最大的魅力。体育部门应与各县区体育部门互动起来,在农闲时期,通过组织篮球赛、乒乓球、田径赛等一系列农民运动会,激发农民参与体育事业的热情,加强体育器材的利用率,让“沉睡”的器材动起来。
□兰州日报记者邵其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