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农家乐要念好“融”字经

29.06.2015  02:27

    随着居民收入增加和消费升级,农家乐在整个旅游市场中呈快速增长态势,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新亮点,为人们带来独特的旅游体验和生活乐趣。发展好农家乐,需要做的事情千头万绪,念好“”字经是一个当务之急。

    融进顶层规划。综观目前我市的农家乐,大都属于自我发展的状态,缺乏专门的规划指导。为了加快发展步伐,提升发展品位,可以从市级或县区层面,对农家乐发展进行整体谋划,出台支持发展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同时,把农家乐发展纳入小城镇和村庄建设整体规划,统筹农家乐布局和道路、厕所、停车场等配套设施,为规模化、持续化、健康化发展创造条件。

    融进地域文化。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任何独具魅力的农家乐,也应当彰显文化的魅力。而目前大多数的农家乐,没有把所在地的地域文化特征充分挖掘展示出来,使得经营模式相对简单,并且如出一辙、千篇一律,长此以往,便会丧失吸引力和生命力。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在特色化上下功夫,比如把安宁桃花、什川梨花、七里河后山百合花、永登苦水玫瑰花的内涵进行深度挖掘,并以歌、舞、画、影、雕等多种喜闻乐见的形式予以展现,使游在农家更具欣赏性和吸引力。

    融进休闲体验。过去以观光为主的农家乐,正在逐步被休闲体验为特征的农家乐所替代,这是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大逻辑。为此,农家乐的经营模式也需要顺势而变,走出“喝茶、打牌、吃饭”三件事为主的服务形态,增加艺术、健身、寻找乡愁等方面的体验内容,让农家乐所在地成为人们向往的“休闲体验综合体”。

    融进特色产品。很多人感慨,去过一次农家乐,记忆中留下的只有自然景观和吃与喝,很难买到可留作纪念的特色产品。笔者观察,这的确是农家乐发展中的一个弱项。如何开发好的农家乐产品,还是应突出“农家”、“乡愁”、“文化”等元素,不仅满足旅游者购物的需求,而且凭借所购的小物件,让一次旅行在生命中留下记忆。比如,永登苦水玫瑰之乡,可以紧扣“玫瑰”主题,开发玫瑰饼、玫瑰酱、玫瑰酒、玫瑰醋、玫瑰面、玫瑰鞋垫、玫瑰手帕、玫瑰小挂件等系列产品,让玫瑰之香飘洒四方。

    融进宣传引导。对于农家乐,人们经由口口相传渠道了解的比较多,而大篇幅的宣传还是比较少,这使许多有特色的农家乐“长在深闺未人识”,没有形成良好的吸引力和品牌效应。作为农家乐所在地的政府、企业和协会组织,应有意识的强化宣传引导,使一方水土展现应有的风采。同时,也需要旅游部门和旅行社把更多目光投向农村,注重开发一些“一日游”、“两日游”特色农家乐线路,引导更多的人游在农家、乐在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