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联行动:培育贫困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双联行动:培育贫困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记者 杨丽君
金秋十月,秋风送爽。走进大山深处,一条条硬化的通村公路,一杆杆挺拔的太阳能路灯,一个个美丽的村庄……无不在述说着双联行动带来的巨大变化。
今年来,全市九县区和市直、驻陇联村单位继续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双联行动决策精神,精心谋划,周密部署,工作深入有序推进。
双联的思路正在一步步拓宽,双联行动正在一步步深入,每一步都为贫困村积蓄着力量。
在这份精彩“答卷”的后面,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启示。
启示一:凝聚合力 提升带动能力促发展
自双联行动开展以来,“靠天吃饭”的宕昌县理川镇蔡家村悄然发生着变化——水来了,路通了,祖祖辈辈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我们致富奔小康的梦想就要实现了!”村支书蔡仲清信心满怀地说。
蔡家村的变化只是一个缩影。今年来,各县区把双联行动与扶贫攻坚深度融合,调整加强了特困片区的双联帮扶力量,使领导力量、扶贫资源和帮扶力量进一步向特困片区和特困村集中,全市共整合各类项目资金4.94亿元投入特困片区,形成了合力攻坚的良好态势。
各县区还抢抓双联行动机遇,积极论证储备项目,借助省级领导和省直联村单位力量,争取到一大批项目资金。如礼县,今年来积极争取到交通水利、异地搬迁、城乡建设等方面的项目37项,总投资达10.8亿元。
很多时候,贫困就是因为最后的“一公里”,比如路、水、信息等。
基于此,各县区和各级联村单位把改善农村基础条件作为扶贫攻坚的重中之重,多渠道筹措项目资金,积极推动以路、水、电、房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力所能及地兴办了一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实事好事。
“眼看着自己的家园一天天变美了!”这是不少康县干部群众发自内心的感叹。康县充分发挥各级双联单位在助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的作用,今年52个美丽乡村建设进展顺利,成效显著。
据统计,今年前半年,9县区和各级联村单位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共协调办理落实1203件实事,累计投入资金97187.04万元。
启示二:提高实效 紧盯增收任务壮产业
“是双联行动让村庄变了样!”西和县苏合乡明星村乡亲们说,双联单位在村上示范推广的50亩半夏、1000亩紫花苜蓿、10000株红油香椿和3000株优质核桃长势良好,对农民增收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双联行动中,各县区和市级联村单位从联系村实际出发,不断培育壮大富民增收产业,努力增加群众收入。
据统计,九县区和各级联村单位在产业发展方面,共协调办理落实3888件实事,累计投入资金14514.47万元。
如市检察院为联系的康县太石乡巩山村、杨山村、柑柏村购置大型电子喷雾器、农药等,筹集嫁接费5万元,完成核桃嫁接44268株,并指导帮助开展综合管理。
在培育富民产业的同时,各级联村单位还积极响应市委发展电子商务促进农产品销售的号召,开展电子商务知识宣传和技能培训,帮助建立完善网络硬件设施,引导群众开办网店,有效促进了特色农产品网上营销。
以成县为例,成县开展电子商务知识培训3370人次,开办网店438家,农产品电子商务线上线下累计销售额达814万元,农民人均增收约360元,已注册“云雾芳果”、“山泉老树核桃”等农产品商标10余类。
此外,各县区和各联村单位着眼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积极动员和组织联系村群众参加“阳光工程”、“雨露计划”、“两后生”等各类培训,各级联村单位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和劳务技能培训,着力提高贫困人口的增收致富技能。
启示三:丰富内容 破解发展难题增活力
市委把培育贫困村自己的发展动力作为双联行动的重中之重,积极帮助联系村落实改革政策,解决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破解发展难题增活力。
在双联行动中,我市着力推动农业农村改革,联村单位大力宣讲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各项改革措施,引导群众开展农村土地流转,加快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如文县出台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扶持办法,组织双联单位干部宣传指导群众流转土地,奖励土地流转规模经营主体,上半年新增流转土地1.02万亩。
与此同时,针对贫困地区普遍存在的缺少发展资金、农民贷款难、贷款时间短等突出问题,各县区都把解决融资难题作为双联行动的重要载体,积极筹措落实担保基金,下大力气落实双联惠农贷款等,上半年为4800户群众发放双联惠农贷款2.94亿元,其中:成县918户、5071万元,礼县747户、4362万元,康县565户、4810万元。
另外,各县区和联村单位采取争取扶贫专项资金、引进社会资金、单位筹措资金等办法,上半年投入资金2495万元,新发展村级扶贫资金互助协会125个,其中西和县19个、礼县18个、武都区17个、宕昌县16个、文县13个、康县12个、成县11个、两当县10个、徽县9个。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如今,在帮扶村,一句句亲切的话语,一张张和气的笑脸,一个个量身打造的帮扶计划,成为农村脱贫致富、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心贴心、实打实的帮扶,让贫困群众对生活充满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