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联行动在陇南】走俏节会的西和“双联鱼”

30.09.2015  13:05

  原标题:【双联行动在陇南】走俏节会的西和“双联鱼”

  “新鲜的金鳟鱼、虹鳟鱼,味道鲜、营养好,大家都来看一看……”日前,在2015·中国甘肃陇南(礼县)苹果产销电商对接洽谈会期间,西和县的展区现场热闹非凡。

  展区除了苹果、花椒、麻纸等特色产品引人注目外,一条条鲜活的鳟鱼更是引来了大批的购买者,特别是在县委书记、县长的“代言叫卖”下,500余条鳟鱼很快就被一抢而空。

  双联单位帮扶,大山深处建起了养鱼场

  这些鳟鱼来自西和县大山深处的洛峪镇上铜村,是当地村民们一致认可的“双联鱼”、“联心鱼”。在展区现场,记者采访了忙里抽空的上铜村村主任尚占子。

  “这些鱼是我们村在省安全厅的帮扶下养殖起来的。”尚占子说道。

  上铜村离西和县城30多公里,地理位置偏远,自然资源匮乏,曾是洛峪镇最贫困的村。过去,村里群众收入微薄,仅靠种植小麦、马铃薯等农作物维持生计。

  “可现在好了!自从2012年双联走进我们村,村子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尚占子告诉记者,双联行动以来,上铜村在省安全厅的大力帮扶下,不仅硬化了通村道路、通社道路,还架起了桥梁,建起了新房,人畜安全饮水、村卫生室等基础设施也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村容村貌显著改变。

  “特别是省安全厅立足村上的实际,以培育富民产业为着力点,引导帮助我们发展养殖鳟鱼。”尚占子说道。

  上铜村海拔高、森林覆盖率好、水源充足无污染,十分适宜金鳟鱼、虹鳟鱼的生长。双联行动中,省安全厅经过多次调研考察并征求群众意见后,决心帮扶上铜村发展养鱼产业。

  2014年,省安全厅协调投资资金20多万元在上铜村建起了8个鱼池,并协调省渔业总站提供鳟鱼苗3600余尾,开始进行尝试性养殖。

  “在省安全厅和省渔业总站的指导下,村上的鳟鱼养殖很顺利,成活率也非常高。”尚占子说,经过一年的养殖,目前,最大的鱼有两斤,最小的也有七八两重,已经都可以出售了。

  书记县长“代言叫卖”,鳟鱼走俏节会

  鳟鱼顺利地长大了,但上铜村村民们却又面临着一个新的问题,如何拓宽销路?

  “鳟鱼的市场目前还没有打开,品牌也没有打出去,销售是个难题。”洛峪镇副镇长张旭告诉记者,从开始出售鳟鱼到现在,才卖出去了少半,主要的购买对象也是当地的一些零散顾客。

  对此,县乡两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创新思路,共同发力,致力解决好上铜村的“卖鱼难”问题。

  西和县委书记曹勇以此次礼县苹果节会的举办为契机,把上铜村的鳟鱼作为西和展区的重要展品展出,并现场亲自为金鳟鱼、虹鳟鱼售卖“代言”,西和县副县长赵彦凯也一起上场“叫卖”,向过往群众介绍金鳟鱼、虹鳟鱼的营养价值。洛峪镇党委书记陈壮、副镇长张旭更是鼓足劲儿推广。

  “咱们的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富含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具有化栓去血垢的碳烯酸,非常适合三高人群食用……”

  展卖现场,购买群众络绎不绝,场面火爆。一条、两条……更有甚者,一次性购买了200条。

  “西和的鳟鱼我之前吃过,味道好,营养价值也高,我打算多买点,送给亲戚朋友尝尝。”200条鳟鱼购买者郭健康说。

  据了解,从鳟鱼展出到销售结束,短短的几个小时,500多条鳟鱼已全部卖出。“大概卖了12000元,真的没想到会这么红火!”尚占子笑着说。

  继续扩大规模,打造富民产业

  记者了解到,在省安全厅的帮扶下,上铜村探索走出了“双联带动、支部引领、集体发展、群众受益”的富民产业发展之路,以村级集体经济形式建成了鳟鱼养殖场。

  “村民们主要采取入股的形式,目前已有30%的群众入了股,每户最低1000元入股资金。”尚占子告诉记者,刚开始的时候,村民都不敢入股,主要是村社干部带头先干,现在眼看着养殖形势不错,很多村民也有了入股的意向。

  “因为之前是尝试性养殖,村上的8个池子只用了2个,剩下的6个池子还闲置着,今年我们争取把这6个池子全部都养上鳟鱼。”尚占子说,有省安全厅的帮扶,有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只要养得好,村上的鳟鱼就不愁卖。

  确实如此,今年以来,在借力双联东风的同时,洛峪镇党委、政府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抓手,积极与县电商中心沟通协作,推进电商与精准扶贫紧密结合,加大电商宣传培训力度,开办了“上铜E时代”电商扶贫示范网店,建成了村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完善电商扶贫服务体系,整合村内各种资源,探索网上销售模式,着力打通互联网销售渠道。

  “我们也要把鳟鱼放到网上去,通过网上订单,进一步扩大销售的范围。”洛峪镇副镇长张旭说。

  而在上铜村,不仅仅是鳟鱼养殖,省安全厅还帮扶村民成立了黑猪养殖专业合作社,组建了上铜村劳务经济协会,资助全村开展土鸡、土蜂养殖,进行金银花、猪苓试种等,千方百计帮助农民增加收入。

  记者 韩县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