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联给咱带来了好产业!”

17.08.2015  14:28

“双联给咱带来了好产业!”

 

记者 李文翠

 

      “装袋,点菌,发菌,这是培育平菇最关键的步骤,是个技术活,又是个心细活,要求高温杀菌,无菌操作,从最初的选料到最终进入大棚,不动点心思,花些功夫,是成不了事的。”何刚津津有味地向记者介绍平菇种植的技术要领。

      何刚,徽县永宁镇青山村土生土长的农民,今年38岁的他,现如今又有了一个新身份,那就是“大青山”平菇种植基地创建者,徽县鸿泰种植专业合作社创始人。说起从农民到创业者再到管理者的转变,他内心充满了的感激与感恩。

      2012年,35岁的何刚种田、打零工,过着地地道道的农民生活。全省“联村联户 为民富民”行动的开展犹如一夜春风,让青山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给何刚带来了一份改变生活的“人生厚礼”。

      青山村是陇南市农科所双联行动对口帮扶村。行动伊始,市农科所帮扶干部多次走访调研,在全力帮扶改善村容村貌和生活设施的同时,根据自己单位的业务特长和青山村自然资源、劳作习惯,提出了提升贫困群众“造血”功能的产业帮扶计划——“平菇培育”。

      “平菇”,这个平日里再常见不过的食材,村民们谈到它的做法和吃法,还能讲出个一二,但怎么样培育种植,真的是头脑一片空白,大家都在观望和等待。

      机会总是亲睐有准备的人。何刚听到这个消息,心里就盘算起来。他平时酷爱观看农业频道的“致富经”、“每日农经”等农业创业类节目,对节目里发展特色种植创业成功的例子很是羡慕,也从节目中学到了不少的知识。在深思熟虑之后,他向妻子说了自己的想法,没想到也得到了妻子的大力支持。

      何刚的积极响应让市农科所的帮扶干部看到了帮扶的希望,拿出3万元帮他建大棚、定菌料、买设备,镇村干部及时给他协调用地、运送物资,在大家的齐心帮扶下,2012年9月份,何刚建成了青山村第一座平菇培育大棚。为解决技术难题,市农科所选派李新荣、李富德两名经验丰富、技术过硬技术员蹲点指导,手把手培训。

      从拌菌料、装菌袋、点菌到洒水、调节温度各个环节何刚都及时请教、严格操作,一个个菌棒慢慢地由白变黄,菌丝长满菌袋,就要出菇了,高兴的何刚更加精心地呵护起这些希望来。可是,一个星期过去了,平菇发出的幼蕾不见长大就都变形变色了,眼看着一棚姑全都成了畸形和烂菇。这可急坏了何刚,他赶快找来技术员,经过观察和分析,原来,是棚内的空气除了问题。何刚为了保证平菇生长的温度和湿度,在棚内生了炉火,废气太重又没做好通风,影响了平菇的出菇发育。

      种植失败给何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把自己的本钱搭上不说,还欠了几万元的外债,村里的人劝他放弃,安心种地,不要乱折腾了。帮扶干部看见左右为难的他,多次开导谈心,分析原因,给他继续种植加油鼓劲。同时,又协调落实20000元“双联”惠农贷款,帮助何刚重拾信心又一次踏上了“创业之路”。

      这次,技术员认真蹲点指导,何刚严格控制温度、及时通风换气,平菇培育终于取得了成功。一朵朵嫩嫩的平菇像一把把小扇子在菌棒上均匀的打开,也给他打开了一条致富的道路。由于他种植的“平菇”品质好、价格公道,供不应求,在县城消费群体中留下了良好的口碑,还畅销周边市场。

      现在,已经成熟掌握种植技术、见到良好效益的他,想通过发展平菇种植带领乡亲们都富起来。

      2015年初,何刚创建了鸿泰种植专业合作社“大青山”平菇种植基地,发展农户5户,雇佣20余人从事种植工作。并计划再投资10万元,流转土地1.5亩,搭建2个高标准大棚,把合作社做大最强,吸引更多的村民加入平菇的种植、运输、储存等相关工作中来。


      “虽然在种植的过程中失败过、气馁过,亲戚朋友也劝我放弃过,但是市农科所的帮扶干部住在村上给我解决难题、协调资金、培训技术、指导种植,给了我坚持下来的信心和决心,实事也证明我的坚持是正确的。”说起现在的成功,何刚感谢最多的就是双联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