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联帮扶让七山羊走出大山

09.09.2014  04:19

七山乡的养羊大户

    一说起永登七山,很多老兰州人会不由自主地把贫困、落后、偏远等字眼与这片土地联系在一起。在永登县,这是个完全靠天吃饭的偏僻乡镇,多年前在政府组织下有几个村庄曾经集体搬迁进入川区生活。但没过多久还是有一部分偷偷跑了回来,顽强的固守了下来。有人说,能够让七山人真正坚守下来的一个原因是七山羊。“喝的是盐碱水,吃的是药草尖”,独特地域环境下生长的七山羊,以肉质鲜美、皮毛光洁而闻名。在市场上颇受青睐的七山羊多年来一直是当地农民最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由于是单户散养,难以形成规模,虽然七山羊名气很大,但一直没有给当地农民的生活带来多大变化。“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开展以后,如何做好“七山羊”文章,尽快使七山的农民脱贫致富,也成了各级联扶单位和当地乡村干部考虑最多的问题。

    羊贩子转行养羊

    今年37岁的董文全是七山乡海涝池村的农民,在七山乡是小有名气的羊贩子。先从附近村庄里收购正宗的七山羊,然后卖给窑街、海石湾周边的餐馆,虽然辛苦,但一年下来也能挣三五万块钱。去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董文全的想法变了,他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又从银行贷款,投资近50万元在村里建起了第一个标准化羊场。“当时住在我们村的联扶干部在入户时对我说,靠现在这种小打小闹很难真正富裕起来。七山羊有很好的市场优势,现在市上和县上又有这么好的政策扶持,干嘛不发展养羊业呢?钱不够,可以通过惠农贷款项目去解决。”董文全在联扶干部的鼓励和支持下,最终下定了决心。如今,董文全的羊场存栏已经达到500多头,而其中大多数是七山羊。“虽然刚过去一年,但效益还是很可观的。”董文全说一年算下来也有10多万元的收入。

    记者在七山乡几个村采访时,像董文全这样的情况几乎随处可见。在“双联”行动开展的这三年间,传统的七山人一下子都似乎开窍了,开始在羊产业上动脑子、下工夫。

    永登县七山乡乡长陈光华告诉记者,2011年,七山农民人均收入是2750元;而2013年,七山农民人均收入就达到了5218元。这一切,都得益于富民产业的培育和兴起。“双联行动开展以来,帮扶单位主要是在养殖业和种植业方面增加农民的收入。”陈光华说。

    人均养羊全县最高

    在七山乡长沟村采访时,正碰上市执法局下来的几名联扶干部,他们进村入户去了解这一年来七山农民的收入情况。“可以这样说,双联这三年在产业发展方面,七山乡一年一个台阶。”联扶干部张海明告诉记者。为提高农民收入,市执法局帮助村民选好项目,并协调扶持养羊资金40.8万元,整合整村推进项目资金80万元。“这些资金为七山乡长沟村村民每人扶持了肉羊一只,还将没有劳力的羊只进行集约化管理。”张海明说。将羊只交给养殖场代管,养殖场年终给农户分红,这样,既解放了劳动力,又降低了养殖成本,成为了地道的“七山羊养殖模式”。

    同时,联扶单位市知识产权局还为七山乡引进了3只澳大利亚种羊,改良了当地肉羊的品质。帮扶单位还协调市畜牧研究所在该乡开展了肉羊养殖培训,使得养殖户掌握了先进的养羊技术和理念。

    七山乡党委书记刘复彬告诉我们,永登县全县肉羊养殖57万只,七山乡肉羊存栏10万只,七山乡总人口只有7116人,人均养羊14只,“人均14只,这个数字在永登这样的养羊大县也是最高的。”刘复彬说。七山乡产业链条逐步成型

    在养羊业全面发力的同时,七山乡的产业链条也逐步成型。而这一切都得益于联扶单位的支持和助力。市委政法委帮扶七山乡,紧密结合七山乡的实际,提出了符合七山乡发展的“1+1”民生工程。这一工程,第一个“1”是发展以双垄沟播玉米为主的种植业,解决群众的吃饭问题。第二个“1”是发展以肉羊养殖为主的养殖业,解决群众的致富问题。两个“1”字当中的“+”号意味深长,是起关键链条作用的一个符号,把两者之间的关系更好地联系起来。

    两年多来,在联扶单位大力扶持下,七山乡全乡双垄沟播玉米种植面积由2011年的4万亩增长到了目前的5.38万亩,全乡双垄沟播玉米种植基本实现无缝隙覆盖。肉羊存栏则有2011年底的5.2万只增加到了现在的10万只。刘复彬说,双联帮扶单位为七山乡累计落实双联贷款、妇女小额贷款、农户发展贷款等各类资金900余万元,为农民发展壮大种养业提供了资金支撑。

    “我们的最终目的是把羊产业做大做强,在双联行动的助力下,让七山羊走出大山。”刘复彬说。兰州晚报记者肖朝利瞿学忠彭维国文/图

看看,“三城行动”具体有哪些计划
    兰州晚报讯(记者王星明)《兰州市建设山水城兰州日报
甘肃省严禁借兰洽会名义突击花钱
    每日甘肃网7月1日讯 (兰州晨报记者王钊)兰州日报
全国高校BIM大赛甘农大学子获佳绩
    兰州晚报讯(记者马文艳)中国建筑学会近日公兰州日报
我市今年第二次排污权交易 7家企业竞价排污权
    兰州晚报讯(记者杜志超)6月30日,兰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