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联帮扶永登成全省养羊大县
通远乡肉羊养殖基地的新圈舍镶嵌在万亩梯田中
散养的七山羊正在回圈
一场新雨将天空洗刷得分外明净。8月14日,我们驱车走访永登县七山乡和通远乡两座山乡。同行的市委联扶办工作人员一路提示:“羊羊羊,是我们此行的关键词”。一份资料显示,2011年至2013年,永登县先后建成种羊扩繁场5个,新改扩建标准化规模养羊场234个,全县肉羊养殖量平均以每年近20%的速度增长,养殖方式向标准化、规模化方向逐步转型。目前,全县羊存栏57万只,有万只羊场1个,千只羊场32个,100只以上的规模养殖场1336个,20只以上规模养羊户4783个,规模养殖量占养殖总量的75.3%。永登县畜牧局副局长张翠兰介绍说,2014年,永登县被确定为全省现代畜牧业12个肉羊产业示范县之一,为了抢抓政策机遇,切实提高养羊效益,该县成立了永登县现代畜牧业肉羊示范县领导小组,由县长担任组长,分管副县长和县农业、畜牧等部门主要领导任副组长,全县16个乡镇主要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畜牧局局长担任,负责示范县建设工作组织、协调和实施,明确责任抓落实,确保各项目标任务按期完成。农业部门成立技术指导小组,负责技术培训,组织实施科学养殖、疫病防控及饲草料加工技术指导。
通远乡:靠集中养殖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
通远乡地处永登县西北部,常年干旱。昔日,老百姓的生活过得异常清苦。这两年来,这座乡镇致力于肉羊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产业化基地建设。老百姓们争相加入到了这场火热的建设当中,甩掉了昔日戴在头上的穷帽子,发家致富。
致富的门路千万条,通远乡为什么偏偏选择了一条“伴随着风险”的养羊道路?这,还得要从“百家企业帮通远”谈起。2012年下半年,市非公企业工委、市工商局组织开展的“百家企业帮通远”活动,得到了200多家企业的热烈响应。来到田间地头的企业家们分明看到了通远发展的明天,一股脑签订对接项目38个,其中一项就是为通远乡开山辟地建成万亩新梯田。帮扶干部们帮扶村民们扩大双垄沟播玉米种植面积,双垄沟播玉米喜获丰收。可是,问题出现了,堆成了山的玉米往哪里销?很快,解决问题的“钥匙”找到了,那就是发展循环经济,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羊养殖,把种养殖的链条结合起来。由此,通远乡的群众们就开始了学念“养羊经”。玉米种植,解决了这个乡的温饱问题。肉羊养殖,则将成为解决致富问题的“接力棒”。
市委办公厅、市委宣传部等部门单位双联帮扶通远乡。在市委办公厅的帮扶下,这个乡争取到了饲草种植扶持资金120万元,实施了万亩梯田玉米秸秆饲草种植。市委宣传部双联帮扶通远乡,帮扶众村民采取“基地+农户、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等的多种模式,引进现代畜牧业经营管理理念,激励更多农户参与羊产业开发,促进“四化”基地建设。令市委宣传部帮扶干部龙建国记忆犹新的一件事是,当时帮扶单位开辟万亩梯田时的场景:数十台大型机械在山坡上轰鸣,硬生生地将一片荒原整理成为了平整的梯田。
站在高高的山岗“观景台”上,看层层叠叠的万亩庄稼,通远乡的双垄沟播玉米漫山遍野,这些青贮饲草无疑成为了羊产业链的饲草原料。山下的“红顶子”建筑,就是集中养羊的新圈舍。这个新圈舍是该乡临平村实施的新建永登县通远乡肉羊养殖基地建设项目的新圈舍,这家公司的副总经理沈宇介绍说,该项目总投资1.2亿元,项目占地180亩,新建羊舍40个,包括3个养殖场,分别为:种母羊场,计划年育成母羊15000只;种公羊场,计划年育成公羊5000只;肉羊育肥场,计划年出栏育肥羊30000只。
该乡的青岭村设施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当时是通过积极开展的“百家企业帮通远”活动中确立的项目之一,市委宣传部、市工商局等帮扶单位落实了帮扶资金230万元。通远乡党委副书记李万平介绍说,这个养殖基地属于村级集体经济,针对该基地的运营及发展。通远乡和青岭村两级组织制定了详细的管理方案,同时不断探索创新运营模式,通过大户承包,租金兑换羊只向全村返还的方式,实现逐年滚动发展。
通远乡通过建立良种肉羊繁育体系,运用品质育肥和羊肉产品深加工技术,提高肉羊生产效益,从而深挖肉羊全产业链开发来做大做强通远羊产业。通远乡党委书记唐文胜介绍说,2013年年底,通远乡全乡羊只存栏数为50930只,其中,100只以上的养殖户为208户,散养羊只为16195只。而今年,预计到年底,该乡羊只将发展到131227只,其中,计划年底出栏56427只,存栏达到74800只。按照规划,通远肉羊养殖基地建成后,每年出栏羊的总规模在4万只以上,并且基地建成后的肉羊屠宰加工生产线将实现5万只肉羊的屠宰规模和30万公斤肉羊的加工规模。
为了将“养羊文章”做到有备无患,这座乡镇还把配套产业的引进纳入了主要的议事日程,永登县永佳循环农业有限公司实施的秸秆饲料加工及养殖项目就是其中的一项。永登县永佳循环农业有限公司实施的秸秆饲料加工及养殖项目主要通过青贮窖、揉丝打包等青贮方式,可年加工玉米秸秆3万吨,增加当地农民秸秆收入400万元,促进草食畜发展,年育肥肉羊2万只,产值达2000万元,增加效益400万元,带动周边农户发展养殖、种植业。
七山乡:打造肉羊养殖“单兵作战集中营地”
“喝的是盐碱水,吃的是沙葱菜,住的是彩钢房。永登县七山乡的土种羊,上市从不愁销路。”这是当地人夸赞自己土羊时常说的一句话。
从通远乡穿过一条沙沟,沿着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前行,我们一行走进了被誉为肉羊养殖“单兵作战集中营地”的七山乡。通远乡的肉羊养殖走的是一条集中养殖的路线,七山乡的土种羊养殖却是另辟蹊径——这座乡镇的土种羊养殖走的是一种“小集中大分散”的养殖道路。
七山乡采用舍饲圈养和草山放养相结合,集中养殖与分散养殖相结合的发展模式。该乡根据现有涝池的大小分布,进行集中养殖与分散养殖,分散养殖的终端直接辐射到户,一户为各小型养殖单元,合理规避病瘟灾害,还能够通过赶山路来锻炼土种羊的体格,最终达到保持土种羊肉质“不褪色、不变化”的目的,保持了七山乡精品羊肉的特色。
七山乡党委书记刘复彬向我们介绍说,永登县全县肉羊养殖57万只,七山乡肉羊存栏10万只,这座乡镇人口7116人,人均养羊14只。
炊烟袅袅、牧歌升起,羊儿像散落在山坡上的珍珠,藏在一片青青的山屲当中。今年雨水好,山上的草长得格外好,涝池里的水也一年不干。“涝池是七山人养羊的重要水源地,没有涝池沟里的盐碱水,没有山坡地上的沙葱菜,也就没有七山土羊的好品质。”七山乡著名“羊倌”钱春奎如是说。钱春奎养羊,几年来的收入在“五位数”以上。
七山乡的土羊养殖与通远乡的肉羊养殖一样得益于双联帮扶。为提高农民收入,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帮扶单位市执法局帮助了众村民扶持养羊资金40.8万元,整合整村推进项目资金80万元。“这些资金,为该乡长沟村村民每人扶持了肉羊一只,还将没有劳力,无法养殖农户的羊只进行集约化管理。”帮扶干部张海明介绍说。将羊只交给养殖场代管,养殖场年终给农户分红,这样,既解放了劳动力,又降低了养殖成本,成为了地道的“七山羊养殖模式”。
市委政法委帮扶七山乡,紧密结合七山乡的实际,提出了符合七山乡发展的“1+1”民生工程。这一工程,第一个“1”是发展以双垄沟播玉米为主的种植业,解决群众的吃饭问题。第二个“1”是发展以肉羊养殖为主的养殖业,解决群众的致富问题。两个“1”字当中的“+”号意味深长,是起关键链条作用的一个符号,把两者之间的关系更好地联系起来。
两年多来,由于双联帮扶单位大力扶持,七山乡全乡双垄沟播玉米种植面积由2011年的4万亩增长到了目前的5.38万亩,全乡双垄沟播玉米种植基本实现无缝隙覆盖。肉羊存栏则有2011年底的5.2万只增加到了现在的10万只。刘复彬介绍说,双联帮扶单位为七山乡累计落实双联贷款、妇女小额贷款、农户发展贷款等各类资金900余万元,为农民发展壮大种养业提供了资金支撑。
为了改良品种,市知识产权局还为七山乡引进了3只澳大利亚种羊,改良了当地肉羊的品质。帮扶单位还协调市畜牧研究所在该乡开展了肉羊养殖培训,使得养殖户掌握了先进的养羊技术和理念,提高了农民的养殖收入。刘复彬介绍说,全乡现有50至100只肉羊的养殖户81家,100至200只肉羊的养殖户217家,200至500只肉羊养殖户91家,500只肉羊以上养殖户11家,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肉羊养殖“单兵作战集中营地”。
记者手记
斩穷根就得找对路
永登县政协的干部杨涵荣登门入户帮扶七山乡长沟村村民们科技种田。他联系帮扶的一户人家很贫困,这个家庭的户主叫做苏崇德,家里7口人,老的老、小的小,壮劳力里面还有两个残疾人,生活都不能自理。这个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靠政府低保。杨涵荣刚进到这户人家的时候,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一家人真是太不容易了,他当即掏出了身上装的几百元钱给了这家人。后来,杨涵荣每次来帮扶这个家庭的时候,都对这个家庭格外关护,帮助他们科技种田,还给他们送来了化肥、种子、生活必需品等。前不久,杨涵荣这名干部不幸患病离世了,受到过他帮助的乡亲们永远记住了这名干部的名字。
乡亲们记住的是杨涵荣这名干部的名字吗?应该不是,乡亲们记住的应该是“引路人”这个名字。3年前,田间地头悄然兴起了一个叫做“双联帮扶”的新名词。3年后,这个名词成为了一种“力量”。永登县的通远乡和七山乡原来贫困面很广泛,帮扶干部从帮扶一桶油、一袋面、一点现金做起,直到从根子上帮群众找到问题,找出致富门路,帮扶群众斩穷根,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引领未来靠方向。路走对了,就有了明天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