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联”帮扶助永登七山乡增收致富

31.03.2015  03:24

黄土塬上春耕忙

    阳春三月,记者驱车180公里,走访位于永登县城西南部的干旱山区七山乡长沟村。该村主干道旁,新安装的太阳能路灯架蜿蜒数里,新建村委会门前的文化广场里篮球场、乒乓球台及健身器材等一应俱全。村道旁,已清淤整修的涝池内波光粼粼,撒欢的羊儿在池中饮水……该村村支书吴国名告诉记者,长沟村发生的巨大变化,都得益于这3年多来“联扶”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倾心帮扶。

    长沟村位于七山乡北部,属典型的干旱少雨山区,年平均降雨量不足200毫米,现有人口1376人,是七山乡人口最多的行政村。多年来,这里持续遭遇干旱,导致山上无草、窖里无水、仓中少粮,群众生产生活困难。该村委会主任苏秀俊说,在双联单位市城管执法局和永登县政协的大力帮扶下,该村先新建了村委会办公阵地,接着配套建成了占地1276平方米的村文化活动广场。硬化村社道路3条7.5公里,砂化道路4.4公里,改善了偏远村社的交通条件,解决了群众行路难和农产品运输难的问题。

    记者走访了解到,这个村在“双联”单位的倾力帮扶下,着力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致力做大做强玉米产业,目前在全村8750亩耕地上,已推广种植双垄玉米5300亩,累计种植大接杏2200亩,推广栽植文冠果2100亩。仅种植双垄玉米,人均增收1540元。同时,“双联”单位及驻村干部积极引导村民推广玉米秸秆青贮技术,大力发展舍饲圈养,采取集中养殖和分散养殖相结合的办法,着力实施“母羊入股、输造结合、年底分红、持续增收”的精准扶贫模式,全村肉羊存栏达到6955只,预计年底出栏肉羊2500多只,人均增收916元,走出了一条集雨、抗旱、增粮、兴牧的旱作农业发展之路,初步形成了以双垄玉米、大接杏为主要产业体系的现代农业生产模式。

    七山乡党委书记陈光华告诉记者,自“双联”行动开展以来,7100多人的七山乡已受益各类帮扶资金1亿多元,人均达到了1万余元,全乡无论种植、养殖、产业结构调整及村容、村貌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面对今年还有地沟、前山、苛岱3村100户354人的整村脱贫目标任务,该乡将发展以种植、养殖业为主的特色优势产业,促村民致富增收,确保年内实现全乡整体脱贫。 记者张旭永特约记者谭作高火勋燕文/图

看看,“三城行动”具体有哪些计划
    兰州晚报讯(记者王星明)《兰州市建设山水城兰州日报
甘肃省严禁借兰洽会名义突击花钱
    每日甘肃网7月1日讯 (兰州晨报记者王钊)兰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