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凸显西部电商发展短板
新华社西安11月12日新媒体专电(记者薛天)“双十一”就像是一场定期测试,再一次使西部电商暴露出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从购销逆差到产能不足,西部电商似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截至“双十一”当天下午两点,西安网店店主张安乐已经在网上消费了近5000元,而他自己的网店仅卖出去一件大衣。虽然也想搭上“双十一”购物节的顺风车,可张安乐似乎已经习惯了在这一天做一个消费者而不是销售者,用他自己的话说,平时就卖不过那些东部同行,赶上“双十一”销售差距更要翻番,还不如淘点便宜货划算。
卖的没有买的多,这已经成为西部地区电子商务的普遍现象。以2013年的数据为例,西部地区在网购格局中呈现出一边倒的购销逆差局面。数据显示,2013年逆差最大的甘肃省每通过网络销售1元商品到省外,就有17元的钱花在外省的网店里,即使是逆差最小的四川省,购销比例也达到3︰1。
陕西吼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孔栓民认为,造成这一局面,主要是因为西部地区电子商务发展起步较晚、基础相对薄弱。
“东部电商依托着当地产业经济的优势资源,货源得到了保证,同时完善的电商平台也在帮助这些企业进一步降低仓储物流成本。”孔栓民说,“反观西部电商企业,无论是在供货渠道、销售途径、物流便利化程度,还是在人才贮备方面都与东部电商存在较大差距,在竞争中处于下风并不奇怪。”
而张安乐则认为,大部分的西部网店并没有找到适销对路的电商产品,所售商品实际上多数产自东部地区而不是西部省份。
前不久在成都召开的2014中国西部电子商务发展高峰论坛上,有专家表示,东部地区的电商平台优势已经很难复制,西部企业需要从专业类目做起,以差异化取胜,让地方名优特产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从目前部分西部省份的电商发展情况来看,地方名优特产确实已经成为主推产品。在陕西,“双十一”当日的某网购平台上销售较好的产品主要也是诸如绿豆糕、狗头枣、柿子饼、猕猴桃、陕北小米之类的地方特产。此外,根据陕西省商务厅统计数据,陕西省上半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1000亿元,其中农产品网上交易量呈现井喷式增长,达上年度同期的3倍多。
或许,地方名优特产能够帮助西部电商企业避开竞争激烈的东部电商战场,另辟蹊径。可“双十一”当天,一些从事地方特产销售的西部电商企业,还是遇到了许多现实问题。
主营陕西地方名品的第8奇迹商城网总经理杜明睿告诉记者,第一个困扰着他们的是地方名品的产能问题。由于这家网站所销售的明星产品大部分是采取传统工艺的陕西特色食品,一旦“双十一”放开销售优惠,那么一天的订货量甚至会超过这些“传统作坊”一个月的产量。其次,许多地方名品缺少质量认证,一些商品食品安全手续并不齐全,加上无法长期保存,并不完全适合网上销售。
“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让土特产能够达到安全销售的标准,我们在陕西的一些乡镇甚至设立了自己的生产基地,从种植、饲养环节到制作、包装都亲力亲为。”杜明睿说,“然而作为一家仍处在起步阶段的新兴企业,这些做法无疑给公司的发展增加不少成本。”
不过在一些专家看来,想要让地方名优特产真正扛起西部电商发展的大旗,需要解决的问题不仅仅是提高产能和规范化生产,还需要西部地区那些从事名优特产生产的传统企业和个体商户能够转变思维,自发整合电商资源,将各条单打独斗的细流汇成江河,形成合力,共同促进西部地区电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