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秋乏秋燥的“多事之秋”

28.08.2014  03:47

    兰州晚报讯(记者滕效宏)“最近一段时间总是感觉体乏无力,昏昏欲睡!”“老是感觉口干舌燥的,嘴唇都干裂的出血了!”……连日来,众多热心读者通过本报新闻热线诉苦道,自入秋以来,每天总觉得昏昏欲睡,精力不足,做什么事都提不起精神来,特别感到疲乏劳累,精神萎靡;并有明显的四肢无力、口干舌燥等症状。很多市民称,这些症状长期困扰身边,会不会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麻烦,人们应该怎么办才能消除这些症状啊!昨日,记者带着这些问题走访了相关医院的专家。

    市二医院相关专家称,产生秋乏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由于从炎热、潮湿的夏天到相对干燥、凉爽的秋天的过度中,人的肌体发生变化所致。从生理角度来讲,炎热的夏天给人的肌体带来许多生理变化,如体热散发困难、皮肤粘湿、体温升高,能量消耗也相对增加。人体在这样的情况下又得不到充足的睡眠,过度消耗的能量无法得到补偿,欠下一笔“夏债”。立秋之后,气温有所下降,人体各种生理系统发生相应变化,在相对凉爽的晚上和早晨,人体特别需要舒适的睡眠。

    专家称,秋乏不是病,即使出现秋乏也无需太过担忧。温燥初起时多见身热头痛,干咳无痰,咽喉干痛,鼻干唇燥,心烦口渴。凉燥初起时多见于身热头痛,恶寒无汗,流涕,唇燥咽干。预防秋燥,应从“心理战”入手,要保持乐观情绪,经常到空气新鲜的地方去散步,作深呼吸吐故纳新,使肺气不受燥邪的损害。

    专家建议,处暑后天气渐凉,该改变夏季晚睡的习惯,尽量争取每天多睡一个小时,并要早睡早起,以提前进入防秋乏的“备战”状态。此外,最好要适当午睡,这利于化解困顿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