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宁县湫头镇桑树岭退耕还林工程纪实

03.05.2016  12:12
        正宁县紧扣党的十八大生态文明建设新要求,以破解川区“三农”问题为导向,创新造林机制,在湫头镇桑树岭规划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2300亩,发展苗林产业7000亩,惠及农户463户。老百姓高兴地说:“退耕还林后,山更绿了,水更清了,收入增加了,生活也更有底气了!
      “三个结合”增效益。立足四郎河川区扶贫综合开发,创新机制、探索以“三个结合”的方式建设桑树岭退耕还林工程,助力群众增收致富:把退耕还林与苗林培育相结合。按照市委、市政府“再造一个子午岭”战略部署,利用桑树岭广阔的荒山资源优势,在退耕还林工程区周边实施苗林结合培育7000亩,为工程区今后补植提供了充足便利的苗木资源,强化了工程区域生态功能。把退耕还林与为民办实事相结合。为消化本地留床苗,造林工程全部采用本地苗木,累计栽植群众自育油松大苗5万株,油松、刺槐小苗45万株、核桃苗6万株,拉动群众种苗受益120万元,有效解决了群众卖苗难的问题,实现了从育苗到造林的良性循环。把退耕还林与经济林产业培育相结合。采用山地“油松+核桃”立体间作套种,栽植优质核桃大苗2000亩,努力提升苗林产业经济效益。
      “三管齐下”抓质量。在充分尊重当地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借鉴发达地区“公司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现代化造林”的一体化发展之路,以公开招投标方式引进有资质、有实力的造林公司,从规划设计到施工,全部采用专业操作规程,包栽包活。造林开始后,县、乡领导分片包抓,安排5名造林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的专人技术人员蹲点管理,指导工队进一步严格按照工程质量标准施工;春抽调县、乡林业工程设计人员成立了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组对示范点建设情况进行定期巡查,对施工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及时召集施工人员沟通纠改,协调解决阻碍工程推进的土地权属纠纷等问题,在强有力的部门监管机制约束下,桑树岭工程建设质量得到大幅提升。
      “三个理念”促革新。桑树岭退耕还林工程既是一处以林业生态建设与绿色产业开发为主题的民生工程,也是一处集现代化造林理念为一体的新型农业综合试验示范工程。一是融入“造福造景”理念。集生态性、经济性、观赏性于一体,工程围绕打造四郎河沿川村庄为中心,覆盖三条塬面的“一带两路”(即四郎河精准化扶贫示范带,正周、南罗公路沿线绿色经济示范带)生态经济示范圈进行建设,川区外缘退耕绿树环抱,内部以苗木基地、山地果园以及罗川古城、泰山庙旅游景区为支撑,开启了生态造林的“绿+金+景”模式。二是融入“战略扶贫” 理念。全力推动率先脱贫奔小康战略落实,结合正宁县“1+23”精准扶贫方案,对桑树岭所在的湫头镇苟仁村水电、民房等基础设施进行了维修更新,惠及农户68户,形成了川区与塬面公共服务协调推进的良好格局。三是融入“农综治理”理念。工程区开展了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修建下山公路、田埂路3.5公里,排水渠6.9公里,对周边群众弃耕地进行了平整深翻,栽植护岸林13公里、绿化行道树1800余株,建立起了更加稳定的生态安全屏障。